2024-2025学年(下)吉安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等,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邓小平的话强调了制造“两弹一星”的(     

A.原因

B.性质

C.影响

D.条件

2、《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其中,“中国开始走向世界”是指(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加入WTO

D.提出“一带一路”战略

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A.“求同存异”方针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一个中国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方针是

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 以阶级斗争为纲

C. 打倒一切,怀疑一切

D. 抓革命、促生产

5、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佟麟阁

④雷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6、2018年上半年以来,中美双方贸易战风起云涌,严重影响着两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回顾史实,中美双方关系正常化开始于

A.兵乓外交 B.基辛格秘密访华

C.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7、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一些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又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这反映出(     

A.少数民族真正实现了当家做主

B.各民族的差异被消除

C.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

D.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实行赎买政策

B.廉价收购

C.实行股份制

D.自愿互利

9、为梦想,凝聚共识;为梦想,汇聚力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意义是

A. 实现丁工作中心的转移

B. 实现了思想的大解放

C. 建成了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D.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10、每当国歌响起,我们不禁会忆起中华民族曾遭受的凌辱。我国的国歌是

A. 《黄河大合唱》

B. 《义勇军进行曲》

C. 《我的中国心》

D. 《祖国颂》

11、如图是清朝疆域示意图,空白处应填(       

A.巴尔喀什湖

B.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C.喜马拉雅山为界

D.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12、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

B.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

C.体现了中国在超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

D.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13、下面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黄炎培《天安门歌》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4、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B. 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 进行文化大革命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5、江泽民同志曾这样评价“汪辜会谈”:“汪辜会谈是成功的,它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这里的“历史性一步”是指

A. 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

B. 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话创造了条件

C. 促使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对遏制“台独”势力的扩张起到了积极作用

16、近年来,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

A. 中国梦的实现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

C. 综合国力的增强

D.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7、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雀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 吴天来 B. 邓稼先 C. 王进喜 D. 焦裕禄

18、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9、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农业

20、以下是对一位楷模的评价他是一代巨匠,谱写中国强国之梦;又是两弹元勋,照亮世界历史天空。刻苦钻研敢探索,无私奉献独吃苦。他跨越国界,献身事业,亮过千颗太阳。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雷锋   D. 焦裕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2、与“杯酒释兵权”故事有联系的皇帝是________

 

23、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4、中国近代史上,社会各阶级颁布了法律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文献。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想建立“大同”的理想社会;

(2)孙中山颁布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3)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25、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起来的标志是________

26、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食道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7、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2006年,_____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

28、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

①时间、地点: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________,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________

③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

(2)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______

(3)失误:

①时间:1958年,全国掀起“______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影响: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________

(4)调整国民经济: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工农业生产得到________,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29、   将右边任务字母代号填入左边对应的括号内。

   两弹元勋   A、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B、邓稼先

   杂交水稻之父   C、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D、雷锋

   油田“铁人”   E、袁隆平

30、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概况:1971年10月,第___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3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民主法制建设,让我们回顾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什么时期?请举出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典型事件?

(4)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33、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是历史的遗留问题,请回答:

(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分别处于哪个国家统治之下?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

(4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这次回归是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这个国家是在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的?

(5)请你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为例,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从1921年到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阶段;而1949年到今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3月23日上午,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我们进京赶考的日子。”

材科二: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启动了以跟踪国际科技发展、缩小国内外科技差距,力争在有优势的高技术领域有所突破的高科技计划。

材料三:2007年,中央财政已安排“两免一补”资金181亿元,免除了全国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从2008年起,逐步向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材料一中的1949年3月开始的60多年时间,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哪些成绩?概括说明其中4项即可。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实行哪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2013年“神十”飞天圆满成功,此项成就属于该计划中的哪一领域?

(3)材料三体现了我国的哪一个发展战略?并简要说明材料二、材料三所反应内容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