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河池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陈独秀说,只有两位先生能够救中国,一位是德先生(Democracy),一位是赛先生(Science)。陈独秀口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 )

A. 民主与科学   B. 人权与科学   C. 自由与平等   D. 道德与文学

 

2、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上,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①变法维新   ②自强、求富   ③民主、科学   ④民主共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3、1919年春,胡老太爷从绍兴到上海探亲,此时,他不可能看到 ( )

A.西式洋楼里,身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行驶在南京路上

C.报童在大街上叫喊:“卖报!卖报!《申报》头条新闻——巴黎和会召开了!”

D.大孙子正在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作准备

4、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对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战争造成了朝韩分裂敌对的局面

③战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④战争的结果是将美国赶出了朝鲜半岛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③④

5、“当‘国际救援部队’一路打到北京时,这场排外救国的努力即被证明是失败了,结果各国公使馆被救,朝廷出逃。”上述“排外救国的努力”( )

A.以改良中国政治为核心目标 B.以提升近代化水平为努力方向

C.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D.使推翻专制统治成为时代潮流

6、《电讯报》(副刊)中曾经刊登一则漫画(如下图),其反映了各国决定武力征服清朝,但因各自的利益,其实各有算盘。这种局面应出现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7、为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 )

①武昌起义 ②二次革命 ③黄花岗起义 ④护国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8、安徽省曾流传一段顺口溜:“出工九点半,就在田边站,男人叼袋烟,女人做针线。”这个场景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人民公社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改革开放前期

9、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条约名称与相关战争对应正确的是( )

A.①-a ②-b ③-c

B.①-c ②-b ③-a

C.①-c ②-a ③-b

D.①-b ②-a ③-c

10、1898年,《天演论》正式出版,此后“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渐成为报纸文章的常用语,许多爱国志士爱用这类术语作为子女的名字。这主要表明《天演论》在当时中国的宣传(     

A.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

B.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C.体现了制度变革是国民共识

D.促进了报刊出版事业的发展

11、2019年1月,BBC发起了“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屠呦呦位列28位候选人名单之中。其主要原因是她

A.参与了“两弹一星”的研制

B.参加了“863”计划的制定

C.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发现了有效抵抗虐疾的青蒿素

12、洋务运动后期的口号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求富   C. 自强   D. 师夷长技

 

13、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期间

C.“一战”期间

D.抗战时期

14、会议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5、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虽遭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的镇压,但它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同时也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

A.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B.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C.必须团结同盟者才能战胜敌人

D.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勾结

16、“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是毛泽东对当时形势的分析,随后(  

A.人民解放军发动三大战役

B.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C.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D.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17、近年来历史剧题材的影视剧活跃荧屏。下列历史影片中,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走向共和》 ④《火烧圆明园》 ⑤《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④⑤③

D.③④⑤①②

18、“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 )

A. 率军收复边疆,维护国家统一   B. 坚持推行禁烟,打击英国烟贩

C. 在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D. 引进西方国家技术,创建海军

 

19、如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个版面,据图判断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东北抗日义勇军顽强抵抗

B.第十九路军奋起抗日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

20、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感受到的“变”是指(  

A.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工商业界的公私合营进入高潮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D.农村乡镇企业在全国范围推广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22、颁布时间: ______年3月11日。

23、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_______ 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图二是______ 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____________的侵占。

(3)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这两个地区分别于________ 年和 ______年回归祖国。

24、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

2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发表《_________》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6、___________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___________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7、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一举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8、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______,庆祝新中国的成立;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9、1947年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___________。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___________的序幕。

30、1947年,西北野战军在_________的指挥下,采用“蘑菇”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1947年_____________,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简述三大改造的意义

32、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戊戌变法就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这次变法是怎样发动起来的?变革的内容有哪些?

33、新中国成立后,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神圣使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51年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2)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请问1999年我国成功收回了哪一地区的主权?

(3)今天,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九二共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2015年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是谁?

(5)请你展望一下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1)材料一中“军校”指的是什么学校?“军校”的创办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引自《北伐宣言》

(2)依据材料二,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北伐战争中领导独立团占领汀泗桥的著名将领是谁?

材料三: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在极其险恶的局势下,党内思想异常混乱,一些同志和不坚定分子离开党的队伍,党员数量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与此同时,工农运动走向低谷,相当多的中间人士同共产党拉开了距离。事实表明:中国革命已进入低潮。

(3)依据材料三,指出造成共产党员人数急剧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