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 周年华诞
A.61 B.71 C.81 D.91
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的性质是
A.一场拔乱反正运动 B.一场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运动
C.一场文化学术研究运动 D.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3、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让“土地还家”的法律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改法》
B.《古田会议决议》
C.《中共七大决议》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4、学校准备编写校本课程教材《中华英豪现代中国人物传记》,某章节目录拟定为《最可爱的人》,下列人物中适合入选的是( )
A.阿沛·阿旺晋美 B.董存瑞 C.邱少云 D.袁隆平
5、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
A.1967年
B.1970年
C.1973年
D.1964年
6、我国海军的主要兵种不包括( )
A.水面舰艇部队
B.潜艇部队
C.海军陆战队
D.第二炮兵部队
7、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平反冤假错案
C.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8、从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
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9、1952年,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等一批工科类高等院校。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有计划地整顿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的目的
D.改变高等院校的区域布局
10、结合所学,根据以下表格内容,你判断所述事件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1、我们能够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应付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不断追寻中国梦,从根本上依靠
A. 伟大梦想和奋斗目标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 五大发展理念
D. 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12、1961年,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C.制定一五计划
D.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1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出现这一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①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②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③城乡人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④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5、下列不属于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的是( )
A.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B.修建兰新、兰青、包兰铁路
C.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16、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理论成果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17、莫言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水瓶打碎……”这一情境应该发生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18、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这不能表明( )
A.中国已位列发达国家 B.中国理论被世界接受
C.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中国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19、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实行改革开放
C.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都明确了经济建设的任务
20、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珠海 B、深圳 C、汕头 D、厦门
21、“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________,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2、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________,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23、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
24、________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5、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____》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6、在上甘岭战役中,________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而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
27、20世纪60年代在兰考治理“三害”的“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____;20世纪90年代被当地藏民称为“活菩萨”的援藏干部是____________。
28、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9、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_________的大讨论。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30、导弹部队的发展
(1)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____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2)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
31、做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实行什么的历史性决策?
3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重点是什么?新中国外交上的胜利生产了怎样的影响?
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会议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谁?《共同纲领》的颁布实施有何意义?
34、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己经确定,并将继续加强。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
材料二:2019年12月20日上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別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休育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1)材料一党和国家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管理上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澳门回归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和澳门采用相同方式回归的是什么地方?它们的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