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潍坊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文革”后的两年内,党内出现了思想上的徘徊局面,以邓小平为首的领导人同错误思想展开大讨论,最终讨论结果得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A.实践

B.斗争

C.革命

D.守旧

2、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

A.国际环境

B.人民的积极性

C.党的领导

D.客观经济规律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的开端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在平津战役中,傅作义作出的贡献是和平解放了:

A.锦州

B.沈阳

C.南京

D.北平

5、下面两幅图片体现了我国国防力量的发展变化,此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构建联合作战体系 B.积极开展军备竞赛

C.实施科技强军战略 D.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6、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总设计师林鸣是我们所有兴化人的骄傲。这所大桥的建成极大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点是

A.都设立了经济特区 B.都成立了特别行政区

C.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都由中央政府行使主权

7、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

C.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

D.“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

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我国各民族的关系是

A. 大杂居

B. 小聚居

C. 以汉族为主体

D. 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10、海尔企业在国内发展壮大之后,不满足只做“小池塘里的大鱼”,想要走向国际化,2001年中国的一件大事给其提供了机遇,这件大事是(  )

A.建立经济特区

B.加入WTO

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D.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

1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伟大领袖是(  )

A.毛泽东 B.江泽民 C.邓小平 D.周恩来

12、1966年我国组建了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一支导弹部队,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

A.空军 B.火箭军 C.陆军 D.战略支援部队

13、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发文"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与该新闻报道有关的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14、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是

A. 江泽民

B. 胡锦涛

C. 习近平

D. 李克强

15、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两幅图片,其反映的主题是

 

 

A. 为巩固新生政权而斗争

B.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6、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 北海舰队 B. 华东军区海军 C. 东海舰队 D. 南海舰队

17、1960年春,他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井喷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他是

A.焦裕禄

B.邓稼先

C.雷锋

D.王进喜

18、“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迁,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

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读“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可知,1956年年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时间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A.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D.社会主义个体经济

20、西藏和平解放使西藏人民“苦变甜“。西藏和平解放是在( )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2、_____________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_______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2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 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________________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25、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6、方针:“百花齐放”“______”。

27、载人航天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蒿素发明者___________杂交水稻发明者___________

28、______年12月,______全会在北京召开。

29、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交接入列;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___

30、1950年10月,毛泽东派遣以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开放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依据所学回答问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指出国家迈出对外开放步伐的重大举措。并回答这一举措的重要作用。

(2)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地区不断向纵深推进,请列举两例史实加以说明

(3)1980-2019年,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为了更好的参与经济全球化,新世纪初我国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2、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是指哪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开始进入什么阶段?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什么?这是我国第一部什么类型的法律。

(3)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4)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铁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等英雄模范,其中解放军好战士和党的好干部分别是指谁?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领导人是谁?他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大事是什么?

(2)请你为材料一图片取个最恰当的名字。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数千年来的封建压迫,100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起被中国人民葬入坟墓。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从此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代”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4)根据上述材料,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国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对梯花、蔬菜及其他农业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而个体分散的农业生产力未能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满足工业和域市的需求。同时,农村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劲状态,对工业尤其是拖拉机、拇种机、收割机等重工业产品的需求板少。

材料二  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恢复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私人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等诸多矛盾不利于国家整个的有计划经济建设的进行,因此,公私合管显得十分必要。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什么社会问题?为什么说我国实行农业合作化很有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了什么独创性政策?

(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