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001年12月,在经过了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我国加入了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贸组织 D.广交会
2、1991年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了“APEC”,它是下列哪一国际组织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如下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A.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B.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C.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D.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4、中共十四大以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大批典型企业。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实行自由资本主义
5、下列对如图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B.缩小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C.把大中型企业转化为小型企业
D.有利于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6、1970年,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给美、苏等国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这项“重大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7、从表1可以看出1927年四个月内中共党员人数锐减,其主要原因是( )
时间 | 1927年4月 | 1927年8月 |
中共党员数 | 5.7万 | 1万多 |
A.国民党的血腥屠杀
B.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长征初期的失利
D.解放战争中牺牲
8、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在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 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 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9、“跳槽”、“炒鱿鱼”、“人才招聘会”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 失业率居高不下
B. 医保制度的变化
C. 综合国力的提升
D. 就业观念的变化
10、1987年底,我国完成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的工作;2017年,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再裁减军队员额30万,裁减员额省下来的“人头费”,可以用于更新装备。我国多次裁军主要是因为
A.我国军队人数太多
B.国家经济实力不够
C.要加强军队的科技力量,提高战斗力
D.我国的国防实力已经很强大
11、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有人说,中国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你认为这一“天才创造”是指
A.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2、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本来一个人一天切三十斤羊肉,切得很薄,合营后要求提高效率,每天切五十斤,结果只好切得厚一些。羊肉老了厚了,也就不如原来的好吃了。”该材料反映了公私合营
A.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B.大大提高商品供应量
C.一定程度上存在弊端
D.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
14、“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毛泽东这段论述讲的是抗美援朝的
A.目的
B.原因
C.战术
D.意义
15、林则徐的后裔,曾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著名外交官凌青曾写诗:“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下列历史场景可印证诗中“前仇日恨今尽雪"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香港回归
C.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D.台湾问题解决
16、中国共产党推行的哪项措施,使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
A. 土地改革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六十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A. 中国工农红军
B. 八路军
C.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中国人民解放军
18、下列与抗美援朝战争有关的作品有
①电影《上甘岭》②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③油画《开国大典》④小说《暴风骤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9、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行提供宝贵实践经验的是
A.西藏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20、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开展
B. 对外开放政策首先在上海实行
C. 国有企业改革从包产到户开始
D.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2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2、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直观地描绘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材料四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迹保护。
——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材料五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7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了解我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2)了解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3)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4)了解我国对外开放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5)了解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6)以上所有材料中不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________。
23、观察《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示意图,在图上填出相关的英文字母代号:
A.亚非会议地点
B.中国重返联合国合法地位的会议地点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会议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
(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
(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25、________年,中共八大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
26、载人航天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蒿素发明者___________杂交水稻发明者___________
27、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_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__在新加坡会面。
28、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筹建和成立________,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9、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0、我国虽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一些失误,但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下图中的模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在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展览二:领袖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哪位领导人的照片?
(展览三:开放窗口)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3)请写出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一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4)结合所学知识及改革开放的成果,你认识到了什么?
32、一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建设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1949年9月,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等各界人士召开了什么会议?这次会议初步建立了哪一政治制度?
33、说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湖北均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写这封信的农民因为什么事件有了自己的土地?这在当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说明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材料中反映的相关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