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明确指出“钢铁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是整个工业的纲,是整个工业的元帅”,要求其他部门“停车让路,让钢铁元帅升帐”,提出“全力保证实现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化
3、《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到,:“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是:( )
A.邓小平 B.袁隆平 C.邓稼先 D.小岗村
4、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一国两制”构想 D. 改革开放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那么我国最初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开始于
A.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 B.开辟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D.将海南岛列为经济特区
6、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作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而她的美丽庄严,依然撼动每一个参观者的心,它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东罗马帝国
7、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
②国民大革命;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新中国的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 135 B. 145 C. 134 D. 235
8、下列流行语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
①“经济特区”②“公私合营”③“包产到户”④世贸组织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9、某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松绑”“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 全行业公私合营
B. 以阶级斗争为纲
C. 国企改革
D. 农村改革
10、某会议期间,广东代表蔡延锴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使“人民有了各项权利”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1、下图邮票发行于建国十周年,这十年间,中国取得的建设成就果包括
①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③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④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不包括
①朱德
②陈毅
③刘少奇
④宋庆龄
⑤李济深
⑥贺龙
⑦张澜
⑧高岗
A. ①④
B. ②⑥
C. ③⑤
D. ⑦⑧
13、“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四十五年间“中国的面目”发生的变化有
①完成了“一五”计划
②研制成功了“两弹一星
③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解放
④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4、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新宪法的颁布
C.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15、我国各民族能相互团结、共同繁荣,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
A. 各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
B. 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革命
D. 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6、下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私有制经济 |
国民收入 | 92.9% | 7.1% |
工业总产值 | 100% | — |
商品零售額 | 95.8% | 4.2%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17、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是( )
A. 完成三大改造 B. 包产到户 C. 设立经济特区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8、某班同学分组进行实践调研活动,下面是每组的研究内容,据此可知他们调研的主题是( )
组别 | 研究内容 |
第一组 |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交锋记 |
第二组 |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视频资料 |
第三组 | 《告台湾同胞书》文献资料 |
A.卓越的外交风采
B.祖国统一大业进程
C.港澳回归祖国
D.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9、下列语句反映抗美援朝的是
A.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B. 战士仍单衣,夜夜杀倭贼
C.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20、关于中国铁路事业,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①京张铁路是中国人主持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 ③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④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一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_________的大讨论。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2、五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23、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和________。
24、______年12月,______全会在北京召开。
25、中共_____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26、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名称写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1)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的河流名称。
(2)英雄黄继光牺牲的战役发生地点。
27、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
28、漫步太空:
(1)1999年11月,_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____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9、在下面经济特区示意图中填出:A.珠海B.汕头
30、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_____”。
31、列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
3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前所未有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力度,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58岁的王根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县的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发展有特色的作物种植走上脱贫致富新路,开始种植万寿菊。“虽然只种了2亩多,就拿到了6000多元”,他微笑着告诉记者。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什么制度?在哪一年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哪个?
(2)20世纪末,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怎样的战略?起到了什么作用
(3)为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写一句关于民族团结相处的标语。
33、照片、地图、示意图是了解历史的好途径。看下面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站在中间拿着文稿正讲话的是谁?
(2)图二,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司令员是谁?
(3)看图三找出一五计划期间,我们辽宁省取得的成就。
(4)看图四举出我国在这一时期取得的“两弹一星”科技成就。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材料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工业化程度迅速提高,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现在,我们是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为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1)材料一中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致力于改变工业落后局面的举措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哪两大运动?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并指出其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