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讨伐封建主义檄文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作者是( )
A.李大钊
B.郭沫若
C.茅盾
D.鲁迅
2、对新文化运动的正确评价是
A.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B.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C.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3、为反驳日本右翼教科书对侵华史实的歪曲,八年级(2)班设计了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
A.难忘九一八 B.激战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血战台儿庄
4、1978年12月的《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这表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
A.文化建设
B.经济建设
C.政治建设
D.思想建设
5、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以1944年一场著名的登陆战为背景,谱写出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这场登陆战是
A.敦刻尔克大撤退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中途岛战役
6、学习过有关解放战争期间的历史内容,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推荐几部影视作品给大家,其中正确的是 ( )
A.《虎门销烟》 B.《大决战》 C.《甲午风云》 D.《西安事变》
7、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导致“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是( )
A.定都天京
B.天京事变
C.金田起义
D.永安建制
8、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于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发动金田起义
C.创办《时务报》
D.编写《资政新篇》
9、1915年,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10、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袁世凯称帝
B.宋教仁遇刺
C.清政府被推翻
D.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 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 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 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2、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现象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A.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 B. 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C. 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D. 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长辈来证婚
13、某学校组织历史知识竞赛,试题中有以下关键词:华清池、兵谏、和平解决。这组关键词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
A.局部抗战开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D.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14、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①蔡元培 ②陈独秀 ③鲁迅 ④胡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15、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在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安排下,香港民主人士秘密北上进入解放区的有20批,其中119人参加了新政协。这一行动的目的是(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在港民主党派的组织工作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把握时机积极寻求香港回归
16、邓世昌率领将士同仇敌忾,为国捐躯是在( )
A. 黄海大战中 B. 威海卫大战中 C. 丰岛海战中 D. 平壤战役中
17、邓小平曾说:“深圳是面对香港的,珠海是面对澳门的,厦门是面对台湾的,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这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
A.多层次
B.全方位
C.宽领域
D.阶段性
18、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A.五大发展理念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和谐社会
D.“三严三实”
19、下图漫画《扯线木偶》反映了20世纪初,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与列强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最能反映这种变化的条款是( )
A.赔款白银4.5亿
B.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C.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0、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列史事和历史解释不确切的是( )
A.清末状元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了许多工厂
B.孙中山在《新青年》发刊词上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C.1905年,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被废除。与此同时,我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D.《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后影响很大
21、志愿军堵机枪的英雄___,严守潜伏纪律的英雄__。
22、经过:________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后,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英军于1841年初强占________;英军进攻虎门炮台,________等战死;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________率众抵抗,力竭牺牲;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2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____。
24、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凌晨,日本舰队对中国军舰发动袭击,一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爆发了。这一年是农历________年,史称________战争。
25、(题文)维新思想的传播: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__》和天津的《________》。
26、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____(地点)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____(地点),之后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27、第一个横渡大西洋的人是________。以________为首的雅各宾派当政后,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28、“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一愿望实现是在 ______ 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是 ______ 。
29、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________》,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0、1915年,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青年》和______是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31、想一想: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虽然有许多失误,即国民党存在侥幸心理,企图依靠国联,从而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作战,加上国民党军队思想混乱,派系林立等因素,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但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你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32、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洋务运动”的探究活动,小芳说“洋务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小明说“洋务运动的的代表人物是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你认为谁的说法是错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33、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什么?
34、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观察下面3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图2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率军入朝的司令员是谁?此事件的最终结果如何?
(3)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为了保证此事件的顺利进行,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文件是什么?此事件的基本完成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