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克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06年,同盟会员领导的在萍乡、浏阳、醴陵地区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这是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它的领导人是(  )

A.刘道一 秋瑾 B.章炳麟 蔡绍南 C.蔡绍南 邹容 D.刘道一  蔡绍南

2、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机关刊物是( )

A. 《民报》   B. 《万国公报》   C. 《湘学报》   D. 《知新报》

3、“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家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材料出自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天演论》

4、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 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 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A. 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B. 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C. 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 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5、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苏联撕毁合同   ③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西方某些国家错失疫情防控良机,上演让中国付出“新庚子赔款”的闹剧。近代史上,列强曾强迫清政府签订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史称“庚子赔款”。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1956年,毛泽东在武昌横渡长江时,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正在全面施工。当毛主席看到初具规模的大桥时,非常激动动地吟诵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磅礴诗句。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是(     

A.重庆长江大桥

B.万州长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南京长江大桥

8、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下达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发动了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9、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诗人总理”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诗作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首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人民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B.香港被割占

C.澳门被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0、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发起“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暑期考察活动,准备考察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的暴行。在下列地方中,你建议他们最好去

A. 广东虎门   B. 山东威海卫   C. 北京圆明园   D. 江苏南京

11、八大以后的十年取得成就中,哪方面尤为突出?(     

A.纺织

B.造纸

C.石油

D.冶铁

12、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13、1890年,一位清朝基层官员在谈到火车时,发出这样的感慨:“火车能够装载很重的货物,却花的运费很少,如果各地都来效仿,对民生发展一定不是一点儿的好处”此论调说明

A.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得到广泛的响应 B.越来越多的人看到铁路交通的优点

C.京张铁路投入使用促进了思想解放 D.清朝基层官员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14、下图是一历史爱好者在浙江嘉兴南湖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为这副照片选择一个主题词,你会选择(  )

A.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 革命圣地延安精神

D. 抗战胜利举国欢庆

 

15、抗击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①关天培坚守虎门 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③左宗棠收复新疆   ④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A. 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④

 

16、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下列主张符合基督教的是(  

A.忍受苦难

B.众生平等

C.因果报应

D.信奉安拉

17、下图宣传画最早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后

18、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主要指(     

A.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到建立市场经济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19、关于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能够从下图中得到的信息是( )

欧洲和亚非文明发源地

A.东方人传统保守,西方人冒险进取

B.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C.东方文明产生较早,西方文明出现相对较晚

D.东方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

20、1937年底,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达30多万人。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

A. 天津   B. 武汉   C. 徐州   D. 南京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42年江南提督______在吴淞率众抵抗来犯英军,力竭牺牲。1912年,_____以同盟会为基础组建了国民党。

2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____

2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______

24、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5、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26、列强罪行: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________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27、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地点

B、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历史具有生死攸关意义会议召开的地点 

C.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28、新文化运动的最为重要阵地是《_____》和________

29、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革命运动包括____________和镇压反革命。

30、在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合作:在第一次合作期间进行的_______,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合作取得了_______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探索中,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1)洋务派为挽救清政府江河日下的统治,提出了什么口号?

(2)甲午战后,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拉开这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戊戌变法又被称为什么?

(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哪个?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32、在中国近代史上,台湾和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回归——分离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是哪一年被日本侵占去的?原因是什么?

(2)台湾又是什么时候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又是什么?

(3)今天,海峡两岸骨肉分离,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你有何感想?

33、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请回答:

(1)19世纪 90年代,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

(2)概括出材料中所表达的主张。

(3)为实现这些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