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安顺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那么建国初期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和大陆统一(  )

①香港 ②台湾 ③澳门 ④新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其广泛传播的表现有

①出现了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②知识分子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

③出现了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哪一事件反映出美国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存在矛盾( )

A. 中美签订《望厦条约》   B. 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C.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 中美签订《辛丑条约》

4、“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2000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始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5、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是

A. 四渡赤水   B. 飞夺泸定桥   C. 翻越大雪山   D. 南昌起义

6、1947年,中共中央指出:“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为此,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采取的政策是(     

A.“平均地权”

B.打土豪,分田地

C.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D.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 《中外纪闻》 B. 《民报》 C. 《新青年》 D. 《每周评论》

8、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是它比辛亥革命大大向前跨进一大步的地方……”。这种“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指(       

A.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D.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9、“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批斗,失去人生自由,这一事件反应了( )

A. 民主与法制被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 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 造反派之间夺权

10、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1、2015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向印度总理莫迪赠送中文和印地语的《大唐西域记》等礼品,莫迪回赠了释迦牟尼舍利罐的复制品等。上述内容涉及的古代宗教是( )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12、《燃烧的土地》中描述了这样一场战役:“第88师第524团中校团副谢晋元率1个营据守四行仓库,掩护部队转移。以后,在与本军完全隔绝的情况下,孤军奋战至30日,方在英军劝导下退入租界”,材料中描述的场景属于(       

A.武汉会战

B.太原会战

C.淞沪会战

D.徐州会战

13、如下图的影片情节中,主人公争分夺秒,克服困难,确保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顺利升起。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抗日战争胜利

C.解放军占领南京

D.举行开国大典

14、毛泽东“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________上提出的(  )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5、阅读书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在下书籍中最可能出现的故事情节

 

A义和团在廊坊围困侵略军

B.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接着攻占汉口和汉阳

C.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贺胜桥

D.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

 

16、金秋十月,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回望历史,伟大的党诞生于哪个城市

A. 北京

B. 上海

C. 武汉

D. 广州

1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是

A. 七七事变后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 九一八事变后

D. 南京大屠杀后

18、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由于当时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中国经历了两年多的徘徊时期。打破错误思想的束缚,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准备工作,该“准备工作”是指(     

A.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B.明确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

C.平反“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冤假错案

D.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下图内容是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

A.背景和人物

B.方式和意义

C.时间和意义

D.方式和背景

20、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黄花岗起义

D.义和团运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地区)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武昌起义爆发的地方

B中华民国的首都

22、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的高潮。

23、观察如图请将下列战役名称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方框内。

(1)邓世昌壮烈殉国的地点A

(2)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方B

(3)这次战争的各个战役在地域上有何特点?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会议的名称。

(1)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会议——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会议——

(3)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

(4)“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5)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会议——

25、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完成下列表格中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的相关知识内容。

  战   争

  不平等条约

  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影响

  鸦片战争

(1)《

(2)

 

(3)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中日甲午战争

(4)《  

(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26、下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_______

A五四运动 第一阶段的中心 B五四运动第二阶段的中心

27、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所有制。

28、英勇抗击侵略,不怕牺牲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写照。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将领_______奋起反击,中炮牺牲。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29、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推翻了________

 

30、________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________译述《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下图回答:

(1)张謇创办实业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了什么道路?

(2)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哪些方面的阻碍?

(3)结合图片说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32、从公元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内,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根据相关知识请回答:

(1)写出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发动的几次侵华战争(至少三次)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又是哪个?

(3)从中国近代屈辱史中,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33、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城市在近代饱经沧桑,是近代中国的缩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853年太平天国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首都,颁布的土地分配文件是什么?

(2)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这个政府的性质是什么?

(3)抗日战争中,南京被日军攻陷。日在南京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其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4)解放战争中哪次战役解放了南京?它的解放标志着什么?

(5)用史实说明“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选择其中的一个“点”作答)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寇深矣!祸亟矣!同胞们,起来,一致的团结啊!我们伟大的悠久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服的。起来,为巩固民族的团结而奋斗!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而奋斗!胜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万岁!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材料二: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材料三:见下图。

材料四:1946年中期以后,蒋(介石)决定用军事手段来解决共产党问题,以便证明如果不是受美国调停的妨碍的话,他可轻而易举地消灭敌人。胜利将证明他的判断正确,并表明美国人要中国建立联合政府的浪漫之梦不切实际。

——《中国近代史》(徐中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宣言》的发表和材料二蒋介石的谈话,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三,探究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回答,蒋介石对共产党发动全面军事进攻的标志是什么?蒋介石为认为可以凭借什么手段解决共产党问题?结果如何?

(5)上述国共关系的历程给我们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