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鲜明地确立了自己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
A.三民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列宁主义
D.毛泽东思想
2、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口的门户吴淞,年近七十的老将江南提督率众抵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挥旗督战,力竭牺牲,此人是( )
A.关天培
B.陈化成
C.葛云飞
D.琦善
3、19世纪七八十年代,接受清政府的任命,收复新疆并建议在新疆设行省的是
A.李鸿章
B.林则徐
C.左宗棠
D.曾国藩
4、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标志“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的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抗战胜利 C.完成土地改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马克思说:“推动这次大爆炸(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马克思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因为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妥协行为不满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英国的武装侵略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6、历史学家将中世纪基督教会控制下的欧洲称为“思想上的黑暗时代”,这是因为
A. 教会控制了文化实行神学教育
B. 教会权利凌驾于国家权利之上
C. 教会控制欧洲三分之一的土地
D. 教会征收高额赋税包括十一税
7、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中国梦就是(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解决经济危机
C.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D.推翻三座大山
8、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三大战役首先在哪儿打响
A.中原
B.西北
C.东北
D.山东
9、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 )
A.封建军阀的势力强大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资本主义制度适合中国 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
10、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英国人斯蒂芬森的发明?( )
A.
B.
C.
D.
11、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 )
A.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
B.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
C.国民素质的优劣
D.军事武器的优劣
12、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表中史实与推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左宗棠收复新疆 | 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
B | 公车上书 |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
C | 义和团运动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D | 台儿庄战役 | 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
A.A
B.B
C.C
D.D
13、“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以上是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在《告全体将士书》中所说的话,可以看出他们发动西安事变的理由是( )
①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
②抗议蒋介石向日本侵略者妥协的对外政策
③逼迫蒋介石下台
④反对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4、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 )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D.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15、19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几个读书人”包括:
①李鸿章②康有为③梁启超④严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截至1958年8月底,河南遂平县10个基层公社创办各种大学570多所,基本上做到了每个社员都上大学,黑龙江省于1958年在全国率先宣布已消灭了文盲。材料中的现象说明
A.我国实现了教育现代化
B.国家十分重视高等教育
C.发展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D.“大跃进”影响到了教育领域
17、今年是“南方谈话”发表30周年,下列哪一著名论断出自“南方谈话”?(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四个全面”
D.“三个代表”
18、山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控制着山东的军阀是
A.皖系军阀
B.直系军阀
C.奉系军阀
D.桂系军阀
19、1913年,袁世凯刺杀宋教仁,该事件直接引发了
A.护国战争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20、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权利做自己的发展之梦,但是做好自己的梦,必须让别国也能睡好觉。以下外交政策和活动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
A. 独立自主 B. 称霸世界
C. 经济封锁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______的大城市;从总体上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______的特征。
22、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 )建立。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 )、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23、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件相对应的人物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2)两弹元勋:
(3)兰考县委书记:
(4)“四五运动”人民群众悼念的人是: 。
24、1875 年,清政府任命_____为钦差大臣,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25、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失误说明人世间没有__________的事业,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26、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离不开中国。根据提示写出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的名称。
(1)1991年我国加入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
(2)2001年6月中、俄等六国在上海结成的新型区域性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3)2001年12月加入的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
27、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于2015年更名为________
28、1860年10月,主凶________联军火烧圆明园,________成为帮凶,趁火打劫。
29、1935年在北平爆发的“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0、中国近代史上的开端是(战争):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31、从19世纪中期开始,古老的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一系列侵略,根据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示中A处涉及的战争是什么?该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B处所指的是哪一战争?此战争中英法联军在清政府都城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什么?“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指的是哪一阶段的战争?(写出对应的字母)
(3)结合所学,分析以上战争均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32、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98年前,一艘南湖上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中国革命从此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有了正确的航向。
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什么?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那次会议?
(3)大会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谁?
(4)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33、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沙俄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请回答:本次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列举两点中国丧失主权的表现。沙俄得到更多的好处具体指什么?其中增开天津为商埠的又是那一不平等条约?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时人(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二 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材料三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张謇的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历史背景,说明当时“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什么会纷纷破产?
(2)材料二反映了1895—1898年间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材料指出1898年以后纱厂亏损的国内、国外原因。
(3)材料三中张謇代表当时中国社会哪个阶级的利益?概括指出该阶级对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