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2、光绪、直统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被证书(有新郎、新妇、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姓名),由证婚人宜读,介绍人(即媒妁)、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主婚人宜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
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②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涌入
③传统婚礼过程中陈规陋习太多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昨天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段话指的是
A.国共合作
B.皖南事变
C.重庆谈判
D.北平和平解放
5、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有关秋收起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1927年八七会议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B.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
C.起义中毛泽东决定进军山区 D.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6、下面不属于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7、近代历史上,西方侵略者为掩盖其行为的非正义性,常常利用一些事件作为借口。下列是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A.虎门销烟
B.“马神甫事件”
C.“亚罗号事件”
D.义和团运动
8、太平天国运动遭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指( )
A.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C.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D.敌人的长期封锁围困
9、钱乘旦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这一历史事件( )
A. 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B. 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
C. 以建立共和国为目标 D. 提倡民主与科学
10、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下列历史事件与该城市有关的是( )
A.金田起义 B.百日维新 C.武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1、毛泽东说:“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2、之所以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主要是因为三大改造的完成
A.使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我国占据了主导地位
B.标志着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标志着“一五”计划的任务提前完成
D.标志着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消灭
13、有学者认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这场社会变革,不但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了资金,而且提供了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这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材料强调的是三大改造的( )
A.背景
B.目的
C.经过
D.影响
14、2009年4月3日,影片《高考1977》在全国上映,影片描述一批知识青年面对1977年高考恢复时发生的故事。高考制度虽然在中断了11年之后得到恢复,但这11载光阴就这样白白地浪费了。高考制度中断的历史背景是( )
A.土地改革时期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5、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祭文反映出( )
共产党祭黄帝陵文(节选) |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
国民党祭黄帝陵文(节选) |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爰诛不庭,华夷永判。仰维功业,广庇万方;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猷,群情罔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 |
A.抗战全面爆发,加深了民族危机
B.日本侵华加剧,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蒋介石放弃反共,团结各方力量抗日
16、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 )
A.独立自主
B.改革开放
C.自由平等
D.民族复兴
17、2005年3月,《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这反映,我国以国家法强调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C.台湾实行高度自治
D.两岸政治对话的开展
18、电影《八佰》塑造了一群中国官兵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的英雄事迹。指挥这次战役的爱国将领是
A.姚子青 B.谢晋元 C.赵登禹 D.佟麟阁
19、1961年上海市工业总产值比1960年下降37.3%,1962年继续下降18.9%;钢产量指标从1960年的250万余吨压缩到1961年的165.2万吨和1962年的120.8万吨。全市基本建设投资的降幅更大,1961年总投资额比1960年减少60%,1962年再压缩55%。这些做法
A.贯彻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改变了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
C.落实了“八字方针”
D.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20、1999年12月20日零点零分,那一刻,国歌奏响,国旗升起;那一夜,《七子之歌》响彻神州;那一天,金莲盛放,四射光芒。这一天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停止炮击金门
C.粉碎了“四人帮”
D.澳门回归祖国
21、1912年3月颁布的《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______》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阵地。
22、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___________、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和路线,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_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
2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发表《_________》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4、“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是中国政治、经济等近代化的全面起步。”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5、为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进行的两次大的军事行动是______和______。
26、传播: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________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____________的团体;不少知识分子开始向________宣传马克思主义。
27、《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币要文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8、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创办___________,走上“___________的道路。此外还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29、“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一愿望实现是在 ______ 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是 ______ 。
3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式的标志是________
31、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是谁?
(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哪里成立?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什么?
(3)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为反对他的复辟,维护共和制度进行了哪场斗争?
(4)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来纪念辛亥革命?
32、在探索中,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通路,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请列举一位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并简要说明他的事迹。
(2)“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这一农民阶级的纲领出自什么文件。
(3)甲午战后,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拉开这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4)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33、《中共八七会议全体党员书》指出:“在严重的环境之下……我们要整顿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寻找新的道路。”请指出导致“严重的环境”出现的主要原因,并用有关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从中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为了实现近代化,当时的有识之士进行过很多实践活动,积累了不少富国强兵的经验教训。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定会有所改变…商人和商业的社会地位比以往明显提高,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僚和士大夫,不但开始重视工商业,而且亲自投身于官督商办或商办企业任职。
——《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材料二 戊戌变法毫无疑问是针对中国传统体制提出了全面改革的要求。其中如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已完全突破了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这一全面体制改革的要求并非突如其来,而是从以前自强运动中的局部变法一步步逼出来的。
——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
材料三 科举的废除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精英流落到社会,他们与朝廷的关系越来越疏离。正是这种疏离感,与其他因素凑合在一起,爆发了突如其来的革命。而且新军与枪炮连在一起,学堂与文字连在一起,时当世路动荡,二者又都和激进的思潮连在一起。
——摘编自陆建德等《山雨欲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使什么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一些官僚和士大夫亲自投身于官督商办或商办企业任职,说明洋务运动在近代经济发展上有什么作用?
(2)阅读材料二,为了让资产阶级参政议政,百日维新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可摘抄原文)这一措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重要作用?
(3)材料三中“新军与枪炮连在一起”、“学堂与文字连在一起”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分别有何具体表现?“新军与枪炮连在一起”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列举“学堂与文字连在一起”的领军人物一例
(4)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化历程有何发展趋势?呈现出怎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