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4年9月,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一致通过(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坚持改革开放
3、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实际指( )
A.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4、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是在
A.1982年 B.1987年 C.1992年 D.1997年
5、现在汽车已经进入我们寻常百姓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
A.“一五“计划期间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改革开放前夕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6、“文革”中他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党籍,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恢复他的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件冤案得以平反。上文中的他是指
A.刘少奇
B.邓小平
C.周恩来
D.彭德怀
7、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英法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苏对日宣战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德国投降标志着二战的最终结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反法西斯同盟国协同作战,形成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法西斯国家貌合神离
C.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势力强大
D.美国的原子弹威力巨大
9、分析指出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 遵义会议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10、在小余的课堂笔记里出现了“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九二共识”等,由此可判断出小余学习的主题是( )
A.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1、下图所示,邮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的浓缩。下列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都是为了和平统一而设立的
C.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都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
12、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
A.莫言 B.贾平凹 C.矛盾 D.老舍
13、1950年10月,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并肩反击美国侵略的司令员是
A.彭德怀
B.聂荣臻
C.刘伯承
D.贺龙
14、“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此顺口溜反映的是
A.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B.内地和香港关系的新发展
C.中央政府与西藏关系的新发展
D.内地和澳门关系的新发展
15、在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盐碱、内涝的斗争中,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是( )
A.焦裕禄
B.雷锋
C.王进喜
D.邓稼先
1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的开端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17、“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首创于2012年,以高中生为主体,其核心是通过模拟人民政协的提案形成过程,同时模拟和体验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议事规则,以了解和体会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民参加的普选过程
C.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D.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运作方式和决策过程
18、三大改造不包括对下列哪项内容的改造( )
A.农业
B.资本主义工商业
C.商业
D.手工业
19、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 增加企业资金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建立企业制度 D. 实行公司股份制
20、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
A.“一国两制”构想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主题
D.“求同存异”的方针
21、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_______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2、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______市场经济体制;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______________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3、1978年,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邓小平的________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4、唐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
25、自2012年就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在脱贫攻坚上花的精力最多。26次国内考察,15次涉及扶贫开发,7次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以上材料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A. 全面从严治党 B. 不断为民造福 C. 全面深化改革 D. 全面依法治国
26、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概况:1971年10月,第___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7、_____的推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_____,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28、在上甘岭战役中,________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而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
29、20世纪60年代中期,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______。
30、战区建设: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个战区,即_____________、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_____________,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31、
香港回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2019年以来,反中乱港势力公然鼓吹“港独”“公投”,从事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活动。一些外国和境外势力公然利用香港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为此,国家制定并颁布了“香港国安法”。
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是在哪一年回归祖国的?是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回归前,香港被哪个国家管控?
(2)1999年12月,我国收回了被葡萄牙控制的我国领土,是哪里?
(3)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导致台湾问题的出现。但是,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确定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被称作什么?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与哪位台湾领导人会面?
(4)面对香港出现的分裂国家活动及台湾蔡当局的“台独”主张与活动,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应该怎么办?
3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33、20世纪以来,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先进的中国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据此,请列举新中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这两大梦想的具体史实。
(2)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在此过程中具有伟大转折性的会议是什么?会上作出了哪一伟大决策从而使中国开始富起来?
(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中共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目标,这是在哪次大会上提出的?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里是中国改革的先锋、闯将。万里刚到安徽那一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1978年安徽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旱,许多地方200多天没有下过透雨,当时的媒体报道:“活着的人没有见过这样的大旱。”万里十分着急。他召集省委常委们开会,研究对策。会上,安徽省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借地度荒”,即借一部分土地给社员种麦,鼓励社员多种“保命麦”。……“借地度荒”之后,在肥西县山南区诱发了“包产到户”。不久后,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又秘密把全村土地分到了农民手中,年底产量迅速提高。1979年,万里两下山南,三到凤阳,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农民说,大包干就是好,保证一年能吃饱。小岗生产队在1979年成为全公社的“冒尖队”,全年粮食总产量13.9万斤,相当于本队1966年至1970年5年产量的总和;人均产粮1200斤;全队农副业总收入4.7万元,人均400多元。“要吃米,找万里。”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国流行的这样一句民谣,表明了老百姓对于农村改革的拥护。
——摘编自《人民生活就是最大的政治 万里:中国改革的高级工程师》作者:黄金生(《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第十五期)
(1)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改革最先从哪开始?
(2)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