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是一位同学的学习笔记,空缺处应该补充的内容是( )
主题:民族危机的加剧 |
时间:1901年 |
内容: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等等 |
影响: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中国近代史开端
B.中国近代化开始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廷沦为洋人朝廷
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学生爱国运动
C.工人和学生的革命运动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孙中山直接领导的 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成果
C.都被袁世凯镇压 D.最终都取得成功
4、李鸿章认为,要改变中国贫弱的现状,"必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想的是
A.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C.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D.创办福州船政局
5、《中华民国史》写道:“1905年,孙中山建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齐心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当时成立的“大团体”是
A.强学会
B.兴中会
C.中国同盟会
D.中国国民党
6、中国近代,确定把香港岛和台湾割让给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
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B.《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7、“地主”一词从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
A.1912年
B.1949年
C.1952年
D.1954年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的“一个中心”指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9、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 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香港、澳门回归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10、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以下事件全部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 )
①北伐胜利进军,基本推翻军阀统治 ②建立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
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④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对某事件评价说:“它不是几个将军的私人冲突,而是由于民族敌人无厌的侵略所激起的伟大政治斗争的焦点,是全中国的反日运动,特别是西北军反日运动之最尖锐的表现。”他所评论的“某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巴黎和约”的签订
C.七七事变
D.九一八事变
12、一个英国商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只要每个中国人衣服的下摆长一寸,就够曼彻斯特所有的工厂生产几十年。”这揭示了( )
A.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B.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化
C.曼彻斯特纺织厂生产能力有限
D.中国纺织生产落后
13、据新华社报道,流落异国他乡的圆明园7件大理石柱,将在2014年秋,从挪威一家博物馆回归中国,这些石柱精美的纹饰和高超的雕工代表了清代乾隆时期的最高水准。那么,这些石柱流失海外是在(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14、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一期感觉不足后,进行的近代化探索主要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5、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A.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D.新中国工业化起步
16、下图是设计师卢天骄2001年设计的志号为特8-2001的特别发行邮票。这枚邮票的名称有可能是
A.中国改革开放33周年
B.中国步入新世纪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建立经济特区
17、某学者说:“它所终结的,不仅仅是个王朝,更是一个长达数千年的王朝时代……此后,中国经历了一个由‘宫廷政治’向‘议会政治’的转向。”它是指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18、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文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 )
A.农奴制——资本主义制度
B.奴隶制——封建制度
C.农奴制——封建制度
D.奴隶制——资本主义制度
19、从19世纪60年代起,为发展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民主
B.科学
C.自强
D.求富
20、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条约》的签订
B.虎门销烟
C.吴淞战役
D.三元里抗英
21、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坚强意志跟冲天干劲,带领钻井队艰难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被称为“铁人”的是________。
22、
(1)该图中的宪法是( )年,在( )会议上通过的。
(2)它是我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
23、请根据下列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在虎门销毁鸦片的民族英雄—— ______ 。
(2)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 ______ 。
(3)发表《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的政治家—— ______ 。
(4)创办《新青年》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一 ______ 。
25、____(人物)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____(人物)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26、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获利最多的国家是_____国,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
27、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进行____并签订《双十协定》。
28、《_________》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7年胡适在上面发表《_____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支取代文言文。
29、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采取的创举是 ______ 。
30、__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______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近代以来,中国屡遭侵略,你认为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近代以来,中国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你认为中国人最需要学习西方的哪一方面?为了学习这一方面,什么运动兴起?
(3)你认为中华民族能实现伟大复兴吗?请说说理由。
32、看时间轴,回答问题: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则于A点召开。这次会议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之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请任举一例)。
(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结论是在年代尺上哪一点年份上提出的?提出者是谁?
(3)上题中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请以C点代表年份发生的历史史实予以证明(任举两例)。
33、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并分析一下,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原因是什么?
34、回顾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的危亡殚精竭虑,为中国人民的崛起奋发图强。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三:北洋政府的镇压,激怒了中国的工人阶级,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人大罢工席卷全国,这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运动的领导阶级是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他们发表宣言,积极营救被捕学生,号召社会各界奋起抗争,对社会进行根本的改造。
(1)材料一中这三个人物分别是哪三个历史事件的英雄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习到什么精神?
(2)材料二中“中国欲自强”创办了哪些企业?(军事、民用各一例)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该事件的性质是?该事件的影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