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B.废除农奴制度,使俄国成为一个西欧式的大国
C.对外扩张,与西欧国家争夺欧洲霸权
D.建立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帝国
2、1956年9月8日,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在沈阳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历史。《人民日报》头版进行了报道:“这种飞机……提前一年零五个月完成了试制任务。”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苏联援华的落实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中共八大的理论指导
3、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戊戌变法下列法令中,对封建顽固势力最具威胁的措施是( )
A. 改革政府机构方面 B. 兴办私人企业方面
C. 训练新式军队方面 D. 开办新式学堂方面
5、“三千学子闹京华、天安门前作动员、东交民巷外遭遇、狂热焚烧赵家楼”。材料描述的是(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6、六朝时,扬州(广陵)屡经战乱,俗称“芜(荒芜)城”。唐中后期,扬州成为江南物产的集散地和中外富商巨贾的荟萃之所,繁荣冠天下,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六朝对江南的开发
B.江南市镇经济繁荣
C.长安和洛阳的衰败
D.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7、两宋时期,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是( )
8、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封建庄园、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亚非古代文明
B.欧洲古典文明
C.欧洲封建国家
D.亚洲封建国家
9、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饱含戚继光
A.精忠报国,收复中原之念
B.文韬武略,宣扬大国之威
C.大义凛然,肃清倭患之愿
D.赤胆忠心,驱逐荷夷之志
10、据香港某大学在2004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回归前48%受访澳门市民以正面形容词描述自己对澳门回归的心情;而在回归后,76%受访澳门市民认为澳门社会改变很大,对于自己转变为中国国民的身份,64%受访澳门市民表示因此感到自豪。这反映出( )
A.“一国两制”,对澳门社会实际影响并不大
B.澳门社会制度实现了平稳过渡
C.“一国两制”促进了澳门社会的平稳发展
D.香港人民十分关心澳门的回归
11、景德镇陶瓷制品以其“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的独特之处独领风骚600多年。景德镇成为我国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始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2、古希腊人往往通过神话故事表达对现实生活的追求与渴望。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也大量选择古希腊神话作为创作题材,这是因为他们( )
①推崇古希腊文化 ②借助希腊文化弘扬人的价值
③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④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和压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毛泽东报道的这次战役解放了下列哪个城市( )
A. 徐州 B. 北京 C. 北平 D. 南京
14、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元朝创设的
A.行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15、“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工作事关民族兴衰存亡,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近代英雄人物( )
A.魏源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16、清《建始县志》记载:“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盛世景象下,隐含的问题是
A.人口增加
B.种的包谷越来越多
C.山多田少
D.过度的开垦种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7、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8、“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下列对“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理解正确的是
A.它让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它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9、法兰克人原本只是日耳曼诸蛮族中从人数到文明程度都不起眼的一个族群,在克洛维的出色领导下成为高卢大地的统治者,后来的查理曼帝国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克洛维最重要的谋略和权术是率法兰克人皈依了
A.犹太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0、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
A.卫青 霍去病
B.张角 周瑜
C.陈胜 霍去病
D.卫青 张角
21、1951 年,___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促进了民族大团结,这也是___________制度在西藏的成功运用。
22、乔达摩・悉达多在公元前6世纪创立了_____;我国南北朝时期开凿了许多石窟,以宣扬该宗教,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_____。
23、在黄河流域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三个部落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实行____;到了夏朝,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实行________。
24、提出“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领袖是________;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家是________。
25、______的成立,使全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1911年10月10日,______起义爆发。
26、下图中的人物是人赞誉为“ 一代天骄” 的_______________。
27、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_____既是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会。
28、秦朝为抵御匈奴的侵扰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唐太宗处理与吐蕃民族关系采取的方式是______。
29、907年,朱温建立____政权,唐朝灭亡;960年赵匡胤发动____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北宋建立。
30、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绞肉机”之称的战役是____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是________。
31、五四运动后期,哪一群体成为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的哪些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简述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
32、2021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班计划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是竞赛筹备小组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准确答案。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压迫奴役的屈辱史,哪一历史事件结束了中国被奴役的命运,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了?哪一事件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新中国建立起来?
(2)新中国成立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2001年我国取得的一项重要的外交成就是什么?
(3)“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国复兴之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的“他”指的谁?
(4)2012年11月,是谁提出了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3、工匠精神既是历史的启示,更是时代的呼唤。能被称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在其心目中对于自己制作出来的产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辨析以下工匠,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王胡夫的①高146.5米,塔基各边长230米,用230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石头约重2500千克。石块之间没有任何黏着物,靠石块的相互叠压和咬合垒成。
材料二:②认真研究蒸汽泵,虚心向他人学习,刻苦钻研。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制成能够有效利用热能的改进型蒸汽机。
材料三: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③和助手对一千六百多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几千次试验。1879年10月,他用一根经过碳化处理的棉线作灯丝,研制成功了经久耐用的电灯泡。
(1)材料一中的①是工匠们修建的哪一建筑?是什么造就了这一恢弘成就?
(2)材料二中的②是谁?他的成就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的③是谁?使用的新能源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工匠”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三大主权遭到了破坏: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同时,中国的司法主权也遭到破坏。当一个国家已经不能全部独立地拥有领土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时,这个国家的主权完整就遭到了破坏。这就是鸦片战争对中国最大的危害。由此,清政府也开始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材料二 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体制,已开始解体。1899年全国进出口货值264748千海关两,出口货值195785千海关两,两笔共达460533千海关两。这就是说,中国经济已基本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使用机器的近代工矿企业陆续出现。据统计,1895年全国近代工矿企业总数达200家,资本总额5004万元,工人总数91350~98060人。近代交通运输业和近代商业也陆续出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卫文《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三大主权遭到了破坏”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鸦片战争造成了中国经济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