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四平高考一模试卷化学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制备少量氧气

A.A

B.B

C.C

D.D

2、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3、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装置及药品

实验目的

制H2S

制氨气

制NO2

制氯气

A.A

B.B

C.C

D.D

4、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D

a

Na

Al

Fe

Cu

b

NaOH

Al2O3

FeCl3

CuO

c

NaCl

Al(OH)3

FeCl2

CuCl2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8题,共 40分)

5、如图所示,一密闭容器被无摩擦、可滑动的两隔板ab分成甲、乙两室;标准状况下,在乙室中充入0.6mol HCl,甲室中充入NH3H2的混合气体,静止时活塞位置如下图。已知甲、乙两室中气体的质量之差为10.9g

1)甲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2)甲室中NH3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6、以下10种物质:①Cu,②稀硫酸,③HCl,④,⑤溶液,⑥,⑦,⑧NaCl固体,⑨固体,⑩。按照表中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的序号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

序号

条件

物质的序号

(1)

电解质

_____

(2)

非电解质

_____

(3)

能导电的物质

_____

 

7、I.SO2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Mn(H2PO4)2•2H2O。常用稀硫酸酸浸软锰矿,同时通入SO2,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SO2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Ⅱ.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min

4

8

12

18

25

n(O2)/mol

0.70

0.50

0.40

0.32

0.32

(2)下列说法能够判断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标号)。

A.v(SO2)=2v(O2)

B.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C.SO2和O2的浓度之比为2:1

D.SO3的百分含量不再发生变化

(3)上述反应体系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的时间段是_____(填“0~4”、“4~8”、“8~12”“12~18”或“18~25”)min。

(4)0~8min内,用SO3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mol•L-1•min-1,12min时,SO2的转化率为_____

(5)若起始时容器内压强为p0MPa,则平衡时,容器内压强约为_____(用含p0的代数式表示,保留2位有效数字)MPa。

8、某可逆反应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0~3分钟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C均为气体,B为固体)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2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5mol·L-l·min-1

B.当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反应限度

C.当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时,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反应限度

D.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60%

9、燃料的热值

热值是指一定条件下_______的可燃物_______所放出的热。常见的燃料中,热值最大的是_______,其次是_______

10、阅读下列短文并填空:

纯碱是基本化工原料。工业上获得纯碱的方法主要为:将通入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小的从溶液中析出,加热NaHCO3晶体即可获得。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于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此法将合成氨法、氨碱法工艺联合,同时得到了纯碱和两种产品,大大缩短了生产流程,降低了成本,实现了中国人自己制碱的梦想。

(1)在上述短文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下同),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酸式盐的是___________,可用于人工增雨的是___________

(2)“加热NaHCO3晶体即可获得Na2CO3”,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角度看,该过程发生______反应。

(3)在上述短文中,涉及有氧化还原反应。请找出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1、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是一种___________色的气体;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以制备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次氯酸盐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可生成次氯酸,从而发挥漂白和消毒作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漂白粉的漂白和消毒原理___________

(3)二氧化氯(ClO2)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的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一种制备ClO2的方法是用SO2通入硫酸酸化的NaClO3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ClO2在杀菌消毒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亚氯酸盐(ClO),需将其转化为Cl-除去。下列试剂中,可将ClO转化为Cl-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FeSO4                    b.O3                    c.KMnO4                    d.SO2

(4)84消毒液与氯气相比具有贮运方便等优点,用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备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的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则生产100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保留整数)。

12、I.作为国之重器,火箭的发射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就像汽车、飞机需要添加汽油、航空煤油一样,火箭专用燃料被称为“推进剂”。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和强氧化剂,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液态肼和足量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已知,则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kJ。(计算保留1位小数)

(3)上述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

II.“长征五号”被称为“冰箭”,这缘于长征五号“肚子”里满满的深低温液氢液氧燃料,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研制理念。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发展氢能正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

(4)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整个过程实现了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B.过程II吸收能量

C.III发生的反应:

D.过程的总反应: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13、膨松剂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碱石灰不与氨气反应,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常用浓硫酸吸收氨气。

实验一:检验膨松剂成分

在玻璃管中加入该膨松剂,按下图连接好装置(铁架台略去,下同)。点燃酒精灯:

(1)关闭铁夹2,打开铁夹1,观察到现象:___________,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2)打开铁夹2,关闭铁夹1,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说明产物中有氨气;

(3)充分加热后,玻璃管中仍有固体,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是___________(化学式)

实验二:测定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量

用下图装置测定该膨松剂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4)8g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ABC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DE;加热过程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停止加热后,应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测定氨气的质量:将上图装置中___________(填字母)的连接顺序对调。另取8g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氨气的质量。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进一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该膨松剂质量良好。

(反思与评价)实验II中,若没有装置E,造成测定结果可能会___________(偏大不变偏小”)

四、计算题(共1题,共 5分)

14、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 xC(g)+2D(g);5 min后测得c(D)=0.5 mol·L1c(A)c(B)=35,C的反应速率是0.1 mol·L1·min1

(1)A5 min末的浓度是____________;

(2)v(B)=____________;

(3)x____________

五、解答题(共2题,共 10分)

15、氧化还原滴定实验与中和滴定原理相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也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手段。

Ⅰ.用溶液滴定20.00mL浓度约为溶液。

(1)该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最好选用______(填标号)作指示剂。

A.酚酞       B.石蕊       C.甲基橙

(2)实验所用仪器如图所示仪器甲盛装______(填“NaOH”或“”溶液。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盛装溶液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终点读数为______mL

(3)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出现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待测液浓度值)偏低的有______(填序号)。

a.量取标准液的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b.取醋酸的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仍残留一定量水

d.当滴定结束时,俯视碱式滴定管读数

Ⅱ.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测定粗品中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称取6g粗品配制250mL的溶液待用.用酸式滴定管取溶液于锥形瓶中,然后加入过量的KI溶液并酸化,加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配制的溶液滴定至终点(反应为),消耗溶液25.00mL。

回答下列问题:

(4)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并酸化,被还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5)用溶液滴定至终点的现象为______

(6)粗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7)若在取溶液时有部分溶液滴到了锥形瓶外。则测定结果______(填“偏高”“偏氐”或“不变”)。

16、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我国科学家在以H2为还原剂清除NO、CO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可以制H2

已知:2H2O(l)=2H2(g)+O2(g) H1=+571.0kJ•mol-1

2Fe3O4(s)=6FeO(s)+O2(g) H2=+313.2kJ•mol-1

则3FeO(s)+H2O(1)=H2(g)+Fe3O4(s) H3=___kJ•mol-1

(2)H2还原NO的化学方程式为2NO(g)+2H2(g)N2(g)+2H2O(g) H<0。

①研究表明上述反应历程分两步:

Ⅰ.2NO(g)+H2(g)N2(g)+H2O2(1)(慢反应)

Ⅱ.H2O2(1)+H2(g)2H2O(g)(快反应)

该总反应的速率由反应___(填“Ⅰ”或“Ⅱ”)决定,反应Ⅰ的活化能比反应Ⅱ的活化能___(填“高”或“低”)。

②该反应常伴有副产物N2O和NH3。以Pt作催化剂,用H2还原某废气中的NO(其他气体不反应),270℃时H2的体积分数对H2—NO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随着H2体积分数的增大,N2的体积分数呈下降趋势,原因是___

(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为1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N2O4,发生反应N2O42NO2H<0,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t)的变化如表。

t/s

0

20

40

60

80

c(N2O4)/(mol/L)

0.100

0.062

0.048

0.040

0.040

c(NO2)/(mol/L)

0

0.076

0.104

0.120

0.120

①0~40s,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

②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充入N2O4___mol,才能使再次达到平衡时,NO2的浓度为0.24mol/L。

(4)H2还原CO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0,在密闭容器中,以浓度之比1:2通入CO和H2,反应经历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如图所示,则160℃时,v___v(填“>”或“<”)。若起始时c(CO)=amol•L-1,则38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用含有a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