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应用、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复分解反应
B.验证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置换反应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复分解反应
D.向生石灰中加入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蓝:,化合反应
2、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将海水进行蒸发结晶可得到粗盐;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SO、Ca2+、Mg2+等杂质,有如下操作:①溶解;②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NaOH溶液;⑥蒸发结晶;⑦过滤。下列操作顺序不合理的是
A.①②⑤③⑦④⑥
B.①③②⑤⑦④⑥
C.①⑤③②⑦④⑥
D.①③⑤②⑦④⑥
3、已知:。将硫化亚铜(Cu2S)和铜粉的固体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1.6g。再将所得固体在高温条件下与CO充分反应,生成13.2g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O2的质量为1.6g
B.灼烧后生成SO2的质量为3.2g
C.原混合物中Cu2S和Cu的质量比为5:2
D.若将CO换成C粉,则生成CO2质量为13.2g
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的溶液
B.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5、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出现白雾
B.电解水时,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木条复燃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6、家庭生活和化学实验室都是化学实验的场所,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探究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B.验证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C.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D.鉴别硬水和软水
7、门捷列夫说:“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将镁片投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试管外壁发烫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8、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潜水
B.急救
C.灭火
D.气焊
9、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水银
B.一氧化碳
C.高锰酸钾
D.稀有气体
10、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B.等质量的钠、铝、铁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铁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D.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11、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是因为
A.它是气体
B.它在高温低压下能变成干冰
C.它溶于水
D.在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12、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称得装置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m1,引燃白磷,冷却后称得装置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白磷必须要过量
B.实验过程中气球会一直膨胀变大
C.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m1=m2
D.反应生成 P2O5的质量等于该装置中白磷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13、归纳推理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到花香、品红扩散、尘土飞扬等现象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C.镁燃烧后测得固体质量增加,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氢气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则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的一定是氢气
14、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乙、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2 | 37 | 20 | 4 |
反应后质量/g | 32 | 待测 | 15 | 4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W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Z、Y的质量比为5:1
D.反应后Y的质量为12g
15、2023年10月26日我国用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运送到太空,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由碳、氢、氮元素组成
B.偏二甲肼中含有
C.偏二甲肼中、
、
的质量比为1:4:1
D.偏二甲肼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6、下列物质中不含盐的是
A.洗涤用的纯碱
B.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
C.医疗上做钡餐透视用的硫酸钡
D.建筑用的熟石灰
17、“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平衡,实现“零排放”。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节约用水
B.种植树木
C.节约用电
D.直接排污
18、向微型实验仪器井穴板的4个井穴(已编号)中分别滴加盐酸、醋酸、硫酸铝和氯化铵四种溶液各3滴,再各加1滴紫色石蕊试液(所有试剂用量共约0.8m),观察到四种溶液均变红.由本实验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pH<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②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③用微型实验仪器做实验可节省药品
④微型实验可减少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A.有机高分子材料
B.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C.物质分类
D.合成材料
2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铁丝
B.木炭
C.硫粉
D.红磷
21、以下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现象 | 解释 |
A | 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 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
B | 湿衣服在太阳下干得更快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C | 打开香水,闻到香味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
A.A
B.B
C.C
D.D
2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沾到手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B.制糖工业上常用焦炭脱色制得白糖
C.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D.用pH试纸测得唾液的pH为7.35~7.45
23、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量排放CO2形成酸雨
B.发展氢能是开发清洁能源
C.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D.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
24、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 化学反应前后, 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一定改变
B.科学思维:化学反应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则质量不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黄铜和铜片相互刻画,探究纯金属及其合金硬度的高低
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后的废液集中处理,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25、小涂同学参加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时,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部分性质检验。以下是他的实验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紫色石蕊溶液
B.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C.加热石蕊溶液
D.熄灭酒精灯
26、下列图标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27、如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操作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玻璃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请改正图中存在的二处明显的错误:①_____;②_____。
(3)缺少的玻璃仪器名称为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
(4)过滤结束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
(5)过滤结束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应该_____。
28、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们茶杯内的纱网可以将茶叶与茶水进行分离,便于饮用,这种设计所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填操作名称)。
(2)硬水会给日常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降低水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
(3)“84消毒液”是一种高效含氯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NaClO的原理是,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
29、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物质。请从①一氧化碳;②氯化钠;③碳酸钙;④钛合金:⑤氮气;⑥金刚石中,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一次)。
(1)常用作保护气是_____;
(2)有毒气体的是_____;
(3)可用于调味品的是_____;
(4)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
(5)可用于制造人造骨是_____;
(6)可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
30、根据图示信息回答问题。
(1)氧的核电荷数为_____。
(2)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3)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_____(填“易得”或“易失”)电子。
Ⅱ、溶解度可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图1是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
(4)t1℃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t2℃时,将33g KNO3固体加入到_____g水中完全溶解且所得溶液恰好饱和。欲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
(6)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__的方法提纯。提纯后对剩余溶液和析出的晶体描述正确的是_____(填选项序号)。
a.析出的晶体中一定只含有KNO3 b.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
c.剩余溶液中一定含KNO3和NaCl d.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Ⅲ、不同温度下,气体的溶解度曲线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
(7)根据图中曲线变化情况,可以总结出气体溶解度受压强影响的变化规律是_____。
(8)若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 (填选项序号)。
A.小于40℃
B.等于40℃
C.大于40℃
D.无法确定
31、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如图1所示(“—”表示相邻的两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箭头前面的物质可以转化为箭头后面的物质;部分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没有标出)。图2所示的是部分物质的相关信息;I、J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H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的大。
(1)F的化学式是 。
(2)物质I俗称 。
(3)写出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4)写出H→E的化学方程式 。
3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在_____℃时相等。
(2)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至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
(3)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较快的物质是_____。
(4)晶体甲中混有少量的杂质乙,需提纯晶体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3、用化学符号(化学用语)表示:
(1)两个镁原子____________
(2)硅元素___________
(3)铝离子________
(4)三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
(5)两个亚铁离子______
(6)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
(7)标出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8)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______
(9)氢氧化铁的化学式是________
(10)硫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4、鸡蛋腐败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H2S),硫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氢硫酸。硫化氢气体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在点燃条件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和一种无色液体。把硫化氢气体通入浓硫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H2SO4=SO2+S↓+2X 。
(1)写出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化氢气体与浓硫酸反应时,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硫化氢气体不用浓硫酸吸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效防止硫化氢气体污染空气,可用_________溶液吸收(填一种具体物质的化学式)。
35、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梅江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并最终将其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俗称)是______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 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 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_____水(填“硬”或“软”)。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6、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请从①氧气②干冰③甲烷④不锈钢⑤石墨这些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
(1)可以制造餐具的是______。
(2)可作燃料的是______。
(3)可制冷剂的是______。
(4)可用于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
(5)可以用于航天、潜水的是______。
3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实验,请回答:
(1)实验1中,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为___。
(2)实验2中,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
(3)实验3中,用嘴吹灭蜡烛,其灭火原理是___。
38、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_______,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_______;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
(4)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下列_______(填序号)后,溶液变为蓝色。
A 酒精溶液 B 火碱溶液 C 稀硫酸 D 氯化钠溶液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是_______。
39、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精密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定时间 | 5:05 | 5:10 | 5:15 | 5:20 | 5:25 | 5:30 | 5:35 |
pH | 4.95 | 4.94 | 4.94 | 4.88 | 4.86 | 4.85 | 4.87 |
(1)所降雨水是否属于酸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测定的期间内,雨水的酸性是增强还是减弱________。
(3)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个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和一个电镀厂,这些工厂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另外,这一地区的生活燃料也主要是煤,还有液化石油气。请分析造成这一地区降酸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其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普通干电池采用石墨作电极材料,是利用其优良的______________性;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