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津中考二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niàng)  (cuì) (gān)  然不同(jié)

B. (sǒu)   (nüè) (zhǔ) 人听闻(hài)

C. (chù)   (quán) (qiè) 惊慌失(cuó)

D. (xù) (dǎng) (tān)   不齐(cā)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ráo 绿潭(tuān

B.suō 取( 强人意(chāi

C.甲(kuī suì 辙乱旗

D.智(ruì   笑(chī 心旷神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戏剧性、剧场性、综合性是戏剧的三大基本特性;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语言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舞台说明是剧本独特的形式。

B.在古代,“方”可计量面积,“石”可计量容积,“寻”可计量长度,“更”可用作夜间计时。

C.《范进中举》是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该作品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出了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和趋炎附势、热衷仕途、好功名利禄的社会风气。

D.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武松,他在《水浒传》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智取生辰纲等。

4、下面依序填入括号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     ),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     )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     );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     )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A.驰   ɡèn          

B.弛     ɡèn     qiào     

C.驰   kěn          

D.弛     kěn     qiào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sǒng)   退(kuì)   灭(jiān) 锐不可(dǎng)

B. 留(zhì) 见(piē) 解(pāo)   惊(hài)

C. 首(qiáo)   问(jí)   井(zǎo)   黑(yǒu)

D. (shù) 户(diàn)   刻(juān) 无音讯(yǎo)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茅草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B.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C.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D.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活动,使同学们的阅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7、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最近,网上披露的小学课本插图问题妇孺皆知,成为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

B.老师经常对我们说,有些问题弄不清楚在家里可以问父母,要有不耻下问的勇气。

C.夏天,我们仰躺在晒台上,海阔天空地讲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D.最近,邻居的奶奶病了,还听说她那远嫁外省的女儿被人骗走十几万元,真是祸不单行啊。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文言文阅读。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 ):确实。④浣衣:洗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阡陌交通

(2)偶骑步行

(3)余而慕之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甫 行 数 里 见 四 野 禾 苗 油 油 然 老 幼 男 女 俱 耘 于 田 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4读了这两篇短文后,你觉得两位作者在文中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是否相同?请说说你的理由。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古诗词赏析。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写出了泰山     的特点。

2请解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联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诗句原意:

衍生意义: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初二年级组开展了“狼”专题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春晖文学社社长的你积极参与其中。

【成语积累】

(1)活动中,小王搜集到两幅图片,可他却猜不出与图相关的狼的成语,你能告诉他吗?

【通知纠错】

(2)针对是否应该护狼,文学社决定举行一次辩论赛。小华以文学社名义拟写了一则通知,通知中有两处不妥,请指出。

通知

校文学社定于12日下午两点举行关于是否应该护狼的辩论赛,希望文学社全体成员准时参加。

2018年1月11日

【口语交际】

(3)因为第二天有英语考试,文学社成员宋黎向你请假,希望留在教室里复习,不去观看辩论赛。你该如何拒绝他,才能使他心悦诚服?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根据原文填空(5分)

  《陋室铭》中,作者用         交代了自己的交友标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个性,从而说明了陋室不陋。

在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化甩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达诗人攀登人生顶峰抱负的诗句是:

杜甫《春望》一诗中,   两句移情于物,感时伤世,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使至塞上》中将塞外景象写得开阔鲜明、气势雄浑,被人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语句   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突出了特定位置江岸的特征和江水的态势。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阅读名著《呼兰河传》回答下面问题。

(1)有二伯性情古怪,请列举至少两件事。

(2) “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上面描写的这个人是谁,读完整篇小说,她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讨分数的人

一阵小跑声过后,一个男生小声而急促地叫我,我立定问他:“有什么事吗?”

他期期艾艾地说:“我……我能到你的办公室去说吗?”我点点头。他进来后,小心翼翼地关上门,将手上卷着的画纸摊开在我面前说:“老师你看,我觉得自己画得挺好的,为什么只有65分呢?我看他这张还没我的好呢,可是他都70分呢。”他把同桌的那张画也摊了开来。

啊,原来是来讨说法的。这是一张美术作业,临摹书上的一幅写意国画《梅花麻雀图》,算是期中考试了。

两张画摊在桌上,我给他“你这张,梅花点得还蛮像样,麻雀的形体姿态也不错,可偏偏是‘点睛之笔’不准确,眼睛画偏了,这不是犯了常识性的错吗?他这张也有缺点,梅花浓淡深浅缺少变化,但作为画面主体的麻雀画得还是挺到位的……”

他听明白了,似乎也服气,但还不走,磨磨蹭蹭地抓了一会儿头皮后,终于说出了要说的话:“老师,你这次能不能开开恩,送我5分,下次还你,行不行?”我笑了起来,教书好些年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你说说看,我为什么一定要送你5分呢?”

“你表扬过我的,说过我画画蛮好的。”

“啊,我表扬过你?”

“是的,你表扬过我两次。一次画素描头像,你说我暗部画得蛮透气,没有闷掉;还有一次画水彩,你说我天空染得蛮透明,没有弄脏。”

“可是这次你只能得65分呀,再说这是考试,老师应该公正,是不是?”

“可是我这次已经向我爸说过我美术考得不错,否则老爸要说我吹牛,又要打我的……”

“65分已经超过及格线了,以后再努力一下就是了。”

“不不不,老师,我实话告诉你,这次期中考,几门主课我都没考好,语文65分,英语刚及格,数学只得了55分。我爸气死了,用皮带抽我,用脚踢我,说我没有一门考得像样。我说我副科蛮好的,美术至少能考70分……老师,你看——”

他撩起一条裤腿,露出了几条青紫的伤痕。我不再多说,拿出一张宣纸,让他重画一幅。半小时后,我用朱笔在他的画上写了个“70”,很醒目。出门时,他向我鞠躬,又轻轻问了一句:“老师不会告诉其他同学的,对吗?”我含笑。

多年以后……

我在地铁月台上等车,一旁座椅上的一个男子向我微笑行注目礼,而后站起来说:“您不是教我们美术课的老师吗?”

“你是?”我记不得他是哪位了。

他说:“我就是当年那个向你讨分数的学生呀!”于是我想起了20多年前的那一幕。月台上,我俩相互把上述故事一点点补充完整。

我问他现在在哪里工作,他说了一家公司的名称。

“那么,你现在是否经常向你的老板要求加薪?”我和他开起了玩笑。

他笑了,有些腼腆地说:“我们公司人不多,我当家。”

“啊,那你就是老板了,你后来学的什么专业?”

“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搞软件设计。”

“你过去数学好像不怎么好,怎么选了这一行?”

“老师,你还记不记得,那次在办公室里你对我说过一句话。你说,你这么聪明,想得出讨分数的人,怎么可以数学不及格?”

我说过吗?记不清了。可是他却一直记着,并为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1说说文中“我”两次“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我笑了起来,教书好些年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

(2)我含笑。

2结合文章,分析“父亲”和“我”的教育方法及特点。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男孩的形象

4说说文章结尾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2分)

丝路织锦

青玄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结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肯定,并沿用至今。从这条中西汇通的著名通道之命名可见,丝织品是当时中国沿途输出最具代表性的商品,织锦也是最能体现当时技术和艺术风格的物品之一。

织锦的织法技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织锦的纹样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古代中国,中原地区最早最传统的织锦是平纹经锦。早在西周早期的墓葬中就已出现,后来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也发现不少此类织锦。随着中原的丝织品大量流入新疆及西域地区,当地的织法技术得以改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公元四五世纪以后,丝绸之路日渐繁盛,西方织物的图案和设计开始影响中原丝织品,越来越多的具有西方元素的纹样和图案开始出现在织锦和刺绣上。有可能是内地工匠看到了或是从他人的描述中听闻了胡化织物的需求,主动设计了一些可能为西域所接受的甚至是带有西域纺织品特点的织锦,再将其送上了丝绸之路;也有可能是西域一带日渐发达的丝绸生产技术回流并逐渐影响了中原地区。总之,羊、鸟、麂、象、狮子等各种动物图案·与伊斯兰教有关的新月纹样.以及深目隆鼻的胡凡骑射、饮酒形像等!,都在西北地区出土的中国织物上有所体现。

隋唐之际.中原织锦的平纹经锦向斜纹经锦转变,图案,团花纹样和善草纹样开始大量出现,由此形成了中国丝织图案的一大转折,可以说,在胡风的影响下,西城的动物纹样与中原的花卉线条完美结合,运渐形成了中国丝绸斜纹经锦的新样。

初唐时期,联洙纹锦开始深入中原内地,除了沿途丝路可见,西安地区也有出土。与此同时,联珠纹样的形式开始;样化,常常与其他的装饰性纹样组合形成新的纹样,常见的有两圈联珠的组合卷云与联珠的配合、联珠-花蕾的配合,盛唐之后,符合中国审美的花卉取代了联珠纹样并与西来的动物纹样相结合,形成了崭新的图案样。联珠团花幻多变的饱满女晶腻,层次也更丰富·斑展成宝花纹样,这可能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陵阳公样”’西方文化与艺术交融的结果。

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积淀了胡化风格的丝蜩文物戒妙:主要是擐韩,少量为缔、墟和批靖。邵一方方虽残旧却仍艳丽的抿锦上所表现的胡化风格,或强烈最瘫静,或模糊或清晰,默默沉淀,摧眼夺目·仿佛讲述着车为凡扣的历蔓细节,也再班向世人表明·塞上鸵铃、太蘸孤烟妁鲑辆之路,不仅但是中古时期中西贸易的主阵地,重是中西文化最向汇流的遣琏。

【1】从织法上看,织锦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1】细读第段,概括盛唐之后织锦的特点。

【1】第段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1】下列表述与原文内熔相符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是二条以长安为起点,直到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丝绸

B中原丝织品上的西方元素纹样和图案是西域丝绸生产技术回流影响的结果。

c丝绸之路途出土的丝绸文物有不少,主要是织锦·少量为绮、缓和刺绣一

D丝绸之路是中古时期中西贸易的主阵地,它促进丁东西方文化与艺术的交融。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题目:春天里的故事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立意自定,篇幅不少于600字。②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内容充实,书写工整、美观。③文中若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