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南充中考三模试卷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食盐

C.淀粉

D.冰块

2、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

D.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3、下列几种气体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氮气﹣造成酸雨

B.氧气﹣供给呼吸

C.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

D.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4、如图是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与丙均属于氧化物

B.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C.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增加

D.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检验、性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只是体现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D.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等碳酸饮料

6、干燥洁净的空气成分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

A.21%

B.78%

C.0.934%

D.0.034%

7、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塞紧橡皮塞

B.配制溶液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8、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钢瓶中

氧分子变小了

B

金刚石很硬,而石墨较软

碳原子结构不同

C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

温度越高,离子运动速率越快

D

夏天钢轨之间缝隙变小

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A.A

B.B

C.C

D.D

9、工业上用NO生产HNO3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过程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B.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NO与O2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2

C.反应②中,生成的HNO3和NO的质量之比为21:5

D.理论上,每生产63kgHNO3需消耗48kgO2

10、如图均为教材中的实验或实验改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果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B.过程中小气球体积会一直胀大,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体膨胀

C.右边烧杯中的水先变红,该实验目的是探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11、东汉《周易参同契》中记载:“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该反应过程的主要原理之一是2PbO+C2Pb+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B.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1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

B.木炭用作燃料

C.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D.稀有气体用作焊接保护气

13、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A.糖水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液氧和氧气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

C.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分子间有间隔

D.打开白酒瓶盖可以闻到酒的香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1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N2和CO2

鉴别

分别用燃着的木条试验,观察现象

B

CaCl2和NaCl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C

CO2中混有HCl气体

检验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D

NaCl中有少量KNO3

提纯

提纯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等

A.A

B.B

C.C

D.D

15、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则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也不变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要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只能加催化剂

D.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1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0

10

32

反应后的质量/g

12

待测

10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生成乙物质的质量为100g

B.乙可能是化合物

C.在该反应中丙一定是催化剂

D.该反应中甲与丁的质量比为7:8

17、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

D.能除去泥沙和某些有色物质等

18、《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田七氨酸属于氧化物

B.田七氨酸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5:8:2:5

D.田七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9、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多样的。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生铁

B.水银

C.干冰

D.冰

2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因此带负电的微粒一定是阴离子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因此该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21、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用橡胶塞塞住试管

C.添加固体药品

D.放置胶头滴管

22、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推断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氧、硫元素

23、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C.推广私家车出行

D.增大绿化面积

24、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黄酮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C.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

D.一个黄酮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25、二氧化碳的有效转化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和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战略意义。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甲与丙的质量比为1:3

B.甲、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甲醇的化学式是CH3OH

26、白钨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元素(W)的化合价为

A.-6

B.+4

C.+6

D.+7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用数字和化学式符号表示:

12个铁原子_____

24个氢分子_____

32个碳酸根离子_____

4)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_____

5)金刚石_____

28、“节能减排”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保护人类的家园一地球,我们应作出一份努力。

(1)CO2过多排放会使温室效应加剧。下列措施不利于“碳中和”的是______(填字母)。

A.增加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    B.优化建制设计,推广节能建筑

C.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合理利用

(2)为减少CO2的排放,可以将CO2进行转化。下图为某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x的值为______

②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利用太阳能将CO2进行资源化利用。反应II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如图示甲烷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图示所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汽车的铅蓄电池放电工作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则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______(填增大、不变和或减小)

29、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D白糖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浓硫酸

(3)如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填“甲”或“乙”)。

②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字母)。向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③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_乙(填“<”、“=”或“>“)。

30、请指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_____

2)蒸发溶剂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_____

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_____

4)品尝实验药品_____

31、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全球人民共同抗疫。

(1)医学专家提出,要加强锻炼,多补充蛋白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A.青菜

B.鸡蛋

C.大米粥

(2)医生建议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其抵挡病毒的原理与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相似。

(3)公共场合可以使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其消降原理为: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4)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吸氧,是利用氧气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32、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0

4.0

2.8

反应后质量/g

5.8

X

6.4

2.8

(1)表中“X”的值为______,d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若继续进行至b完全反应,此时a的质量为______g。

33、柴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某种尾气处理技术利用氮气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污染物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

(2)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反应①涉及的含氮元素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5)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元素种类

B.分子种类

C.原子种类

34、将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序号: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⑤物质的用途

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   ,取些许胆矾固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   ,向内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   ,另取少许胆矾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试管口有水珠,这说明胆矾受热易分解   ,在农业上,胆矾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35、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1)石灰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电解水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温度为_____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A中混有少量的B时,提纯A的方法是_______

③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300g,分别蒸发等量的水,所得溶液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

④t3℃时,将A、B、C三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用“A、B、C”和“>、<、=”表示)。

36、20190322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Leaving no one behind”(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下列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流程图。

1)操作X的名称_____,试剂A_____

2)杀菌消毒过程中发生了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吸附、凝聚、杀菌等多功能的新型、高效能水处理剂。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4)许多地下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这种水叫硬水,不能直接饮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用加入_____的方法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可采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如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仪器Y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利用装置C作为制取某气体发生装置,其装置的优点_______

(3)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填“a”或“b”)处,若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表示氧气已集满。

(4)将装置G和H连接可测量氧气的体积,则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用“c”、“d”、“e”填空)。

(5)实验室利用装置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查资料得知,过氧化钠固体粉末在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如果在实验室用此反应原理来制取氧气,因反应较剧烈需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写装置字母编号)。

38、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填序号),还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利用⑨的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填“c端”或“d端”)通入。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锁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其中的铁锁经常会生锈。

(1)铁锁在哪种情况下使用易生锈?

(2)黄铜制成的锁芯不易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3)锁芯因生锈转动不灵活,可向其中加何种物质使其润滑?

40、我们知道地球表面 3/4 被水覆盖,但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世界上有20亿人口面临缺水危机。减少污染和节约用水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措施,请回答:

(1)造成水资源污染的主要途径有哪些____

(2)举出你认为能减少水污染的方法____ , ____ (至少说出两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