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上合适的词语。(要注意“的”“地”的不同用法哟!)
( )的歌声 ( )的微笑 ( )的清香
( )地听 ( )地观察 ( )地玩耍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的“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出自他和他的学生的语录集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其他名言,如_____________。
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_____我犯了什么罪_____渔夫问道_____我把你从海里捞上来_____又把你从胆瓶里放出来_____救了你的命_____你为什么要杀我_____
(2)乌鸦问_____公主____你要到哪儿去呀_____
(3)____为人类造福_____有什么错____普罗米修斯问道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填空】世间万物,各有所长:“________________三分白,____________一段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国情怀,自古有之:“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_”,“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回放】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____,浩浩荡荡地_____________。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_____________,看看_____________,看看_____________。“看道边李树______________,诸儿__________,唯戎不动。”
(3)【日积月累】好问则裕,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谬以千里。
5、看拼音,写词语。
fàn wéi nǔ lì càn làn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dài tì zǐ sè bù jǐn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解释下列词语。
生气:________________恃:_________________
【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B.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4】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A.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朝野臣民噤声现状的无限悲哀。
B.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期盼上天不拘一格降下人才的迫切心情。
C.作者表达了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更有生气的观点。
D.这首诗以祈求上天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7、读诗句,完成练习。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1】这首词描写的时间______季,地点是在______。
【2】词中描写的事物颜色非常鲜明,如鹭的颜色是______,桃花的颜色是______,箬笠和蓑衣的颜色分别是______和______,给人新鲜之感。
【3】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部分的意思,注意表现出景物的动态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的最后一句写人,生动地表现了渔夫( )的生活情趣。
A.急躁 B.悠闲 C.兴奋 D.枯燥
8、古诗鉴赏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根据诗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是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B.诗歌前两句写景,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
C.“人尽望”三个字,写诗人想象自己把天下所有人都看个遍。
D.“不知秋思落谁家”用一种委婉的语气发出疑问,表达了思念之情。
【2】“中庭地白树栖鸦”使用了______的写作手法,明写______,暗写_______。
9、阅读下文《鸟的天堂》),回答问题。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文中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找出文中写鸟的颜色的词语________ 请你找出文中写鸟的动作的词语________
【3】文中连用了两个“到处”,说明了( )
A. 鸟多 B. 鸟美 C. 鸟会唱歌
【4】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句子。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节日的大街可热闹了,到处都是________,到处都是________。
10、阅读理解
钻进牛角的蚂蚁
有一天,一只十分奇怪的蚂蚁误入牛角。
蚂蚁很小,弯弯的牛角在他看来就像一条极其宽阔的隧道。他想,走出隧道一定会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好地方。谁料,脚下的路却越走越窄,到后来小得竟然无法转身。为此,蚂蚁不得不停下来认真思考。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定掉过头来,重新开始。
这一回,他由牛角尖向牛角口进发。结果他惊喜地发现,道路越走越宽广,而且步出牛角,天蓝盈盈的,极其高远;地郁郁葱葱的,草地上鲜花盛开,美丽极了。
之后,蚂蚁逢人便说:“当你遇到无法前进的障碍时,不妨换一种方式。这就像面对一扇打不开的门一样,换一把钥匙,希望之门或许就会为你敞开。”
【1】照样子,写词语。
蓝盈盈(ABB式)
郁郁葱葱(AABB式)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对这只蚂蚁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用短文中的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类文阅读
我的童年,像彩色的梦!
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欢跳于锦簇耀眼的花丛中,和蜂儿嬉戏,和蝴蝶追逐……那,就是童年的我。
松软的海滩上,有位正在拾贝壳的小姑娘,她睁着一对黑钻石般的眼睛,惊奇地发现,离开了大海,玲珑剔透的贝壳就失去了光泽。她赶忙把一小堆五颜六色的贝壳放入海水里……那也是童年的我。
满山红叶如火一般耀眼,一片片枫叶落到地面,把大地染得通红。一位小姑娘手拿一束枯叶,皱着眉,歪着头,站在爸爸的肩上,要把那手中的落叶安到树枝上,显得那么诚挚,那么郑重……那,还是童年的我。
北国的雪花像鹅毛一样轻,一样白,飘落到哪里,哪里就银光闪闪。广场上,融化了的积雪又冻得像镜面儿似的。一位年轻的妈妈拉着自己的小女儿,鼓励她勇敢地滑行,要她像海燕一样勇敢、坚强,学会在冰上自由飞翔。她会意地点点头,放开了妈妈的手,向前滑去。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了,再爬起来……然而,“小海燕”终于展开了柔嫩的双翅。妈妈甜蜜地笑了,小姑娘也笑了,笑得像妈妈一样甜……那,依然是童年的我。
充满新奇,充满幻想,充满温馨,我的童年,使我永远难忘。啊,童年,你是我记忆中的明珠,心灵上的彩虹!
【1】(自主拟题)根据本文表达的中心,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积累展示)读到“满山红叶”,我想到了四字词语“__________”;读到“北国的雪花”,我想到了四字词语“__________”。
【3】(句子品析)文中画“ ”的句子中,“小海燕”指“_____”;“终于展开了柔嫩的双翅”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取信息)作者把童年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材训练)作者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我”_______之情。
12、阅读儿歌,回答问题。
夏夜真迷人夏夜夏夜真迷人,田野好像音乐厅,小青蛙,在敲鼓;小蟋蟀,在弹琴;吸引一群萤火虫,提着灯笼赶来听。
你知道谁是观众吗?在正确答案后面的圆圈里打“√”。
蟋蟀○萤火虫○青蛙○
13、阅读。
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是哲人的木乃伊,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选自《读书使人优美》,有删改。)
【1】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关键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第②段对表达自己主要观点有什么好处?(多项选择)( )
A.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B.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C.为引出下文自己的观点作铺垫,使读者在触目惊心的同时更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3】下列选项中,对第⑤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
A.使用一连串的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B.体现出“读书可以让人会心微笑”。
C.用语生动,极富感染力。
【4】简要分析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两则材料中,如果让你选择作为证明文中观点的材料,你会选哪一个,为什么?
材料一:《韩诗外传》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闵子骞拜孔子为师。刚开拾时,闵脸色干枯,但过了一段时间竟变得红润起来,使孔子大为奇怪。据闵子骞说,他在没读书之前,一心想着要做达官贵人,因此寝食不安,险色为之枯槁。如今静心读为人处世之书,能辨是非、知美丑,因而心平气和,临事不惊,脸色自然变好。
材料二:苏东坡曾说:“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增”,又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道出了人的气质来自于多读书,它会由心到形,影响到你的容貌,使你的眼光更加有神,面庞更加光彩,举止更加高雅……这种美态比起外表的美貌,要耐看得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三国演义》中的经典人物、经典故事还有很多,请你积极阅读下面的《空城计》,回答问题。
空城计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情节内容。(不超过10字)
______________
【2】从选段内容看,诸葛亮面临着怎样的危急情势?其中不恰切的一项是( )
A.敌我力量悬殊。
B.敌军来势凶猛,没有任何准备。
C.身边别无大将,众官“失色”。
D.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3】选段展示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
15、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_____________
(2)我们在山顶上插上了标志着胜利的队旗。
_____________
(3)我读完了那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
16、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小猴和小兔是好朋友。(改成反问句)
2、爸爸,请您给我们摘几个桃子,好吗?(仿写句子)
( )请您(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例子: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它的味道很特别。
1.难道这里的景色不美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你不想父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说:“我要回唐山去,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改为转述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大约三十个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5)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用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做完了作业。(改“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在生活中还存在不少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请你针对这些不良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题目自拟,注意格式哦,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