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景德镇小升初二模试卷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枸: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劲: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恰当的搭配词语。

  )的芦花     )地哭着     )的浮云

  )的眼睛     )地看着     )的苇絮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地道结构独特

人民创造奇迹 

1.设施_____

2.村村相连出口_____

3.能攻能守_____毒气

4.巧妙防备_____无线,联络方便

4、写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 )

(2)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 ) ( )

(3)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 )

(4)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 )

5、我会写,我会填。

“远”字共(   )笔,第四笔是(   )。

“习”字的声母是 ,韵母是 ,组词

“义”字的笔顺是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字词。

乃: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A.这首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春雨,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和灵性,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B.本诗的中间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

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夫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D.本诗最后两句写想象中的雨后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好”雨的喜爱与赞美

【4】我们常用“___________”这句诗来形容春雨,也用它来赞美教育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精神。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胜日寻芳泗水滨中的“胜日”指的是________

2无边光景一时新中的“一时”指的是________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中的“等闲”指的是________

4《春日》是诗人漫步在泗水河畔,享受踏青的乐趣。诗中的哪两句诗你觉得最富有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饮湖上初晴后雨

【1】默写古诗。

【2】诗中的“西子”指________

【3】下列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正。

B.亦:也。

C.欲:贪心。

D.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4】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西湖________和雨天的景象。

【5】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比作______,突出了西湖的_______

【6】在诗中,诗人_________(谁)用奇妙而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美。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中描写雨中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①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②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③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④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⑤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⑥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⑦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⑧列宁问:“会飞回来?”

⑨“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选自《灰雀》

【1】理解下面的句子和加点词,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A.“自言自语”的意思是自己跟自己说话。

B.虽然列宁当时在和男孩对话,但是这句话他只是说给自己听的。

C.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担心和惋惜。

D.列宁自言自语的目的是想触动男孩,使男孩认识并改正错误。

【2】读句子,完成下面的题目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读这个句子时,我们应选择______的语气

A.吞吞吐吐

B.毫不在意

10、课内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桶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问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坚定______ 欺凌______

反义词:崛起______ 清晰______

2“有志者”的意思是_________,“此生”指__________,“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_______

3“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竞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中的“如此抱负和胸怀”是指________

4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那是1975年3月的那一天,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给总理做手术,手术已完,正忙着包扎刀口。

身体虚弱的总理,在手术床上睁开眼睛,对身边的同志说:“把李冰同志叫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的李冰,刚出手术室,听说总理叫,又急忙返回。总理见她来到身边,叫道:“李冰。”

李冰难过地应了一声,见总理声音细微,便低下头去侧耳倾听。

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  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  李冰声音有点嘶哑  她万万没想到总理病情处在这样危重的时刻   仍想着万里之外的矿工  总理呵  您放心吧  这件事我会处理的

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  马上就去  总理话音断断续续  十分吃力

“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千万要好好休息。”李冰强忍着泪,低着头,退出手术室。

在走廊上,她再也控制不住激动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

(1)给课文空白处加上正确的标点。

(2)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肃静:____________________                  

侧耳倾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松(        )       热闹(        )       

强壮(        )       响亮(        )

(4)缩写句子。

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给总理做手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后一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想象一下,李冰这时会想些什么?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

泥人张(节选)

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瞅,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人说:“人家在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啥样,他捏的啥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

只见人家泥人张似乎没听见,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 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

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像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不过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1读一读,体会下面动词的妙处。

只见人家泥人张似乎没听见,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人张是在什么情况下捏海张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曲线画出写泥人张捏得逼真的句子。

4泥人张捏的泥人很逼真,你会想到哪些成语呢?请写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海张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泥人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画线句子是对海张五的什么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纸的发明(节选)

①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②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有以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说明性文本《蛛网的秘密》

蛛网的秘密

①蜘蛛靠它的网而生存。

②在蜘蛛肛门有六个纺织器,能产生多种不同的丝线。在显微镜下对它们观察,会看到这些纺织器犹如人们灵巧的手,拉丝,梳理,合丝为线,如流水一般。

③蛛丝是多种腺体的共同产物,它是由许多根不同的,更细的丝混纺而成。丝线是一种骨蛋白,在体内为液体,排出体外遇到空气,立即硬化为丝。最细的蛛丝直径只有四十万分之一厘米,一条环绕地球一周的蛛丝,只有168克重。

④在人们的心目中,蛛丝好像是不堪一击的,其实不然,跟同样直径的钢丝相比,蛛丝的强度还要大一些,水下有些蜘蛛网,甚至可以网住小鱼。

⑤美国科学家最近指出,蛛网也是一种语言符号,这种密码在生物语言中或许是最为神奇的,通过这蛛网,蜘蛛可以和邻居聊天,引诱猎物就范

【1】选文说明的对象是(          

A.蜘蛛

B.蛛网

C.钢丝

D.显微镜

【2】第③④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分别是(          

A.打比方  作比较

B.举例子     作比较

C.列数字   作比较

D.列数字   举例子

【3】联系上下文,“就范”一词的意思是(          

A.靠近某种物品

B.听从支配和控制

C.经不起一打

D.做为模范或榜样

【4】结合选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蛛丝很细,是不堪一击的。

B.假如没有网,蜘蛛就不能生存。

C.蛛丝在体内是一种液体。

D.蜘蛛利用蛛网和邻居聊天,捕食。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缩成七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件事情难道不是你的错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的操场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雨冲毁了河上的小桥。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择一个词语,仿照例子用至少三个动作描写来表现它。

惊喜       伤心       着急       自豪

例: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他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做题。

(1)业精于勤荒于嬉,     (补充名言) 

(2)        ,江枫渔火对愁眠。选自《    》。(补充诗句并填空) 

(3)猎狗被老麻雀吓退了。(改成字句)

(4)小鸟儿叫着。(扩写句子)

(5)不偏倚:     (解释词语) 

(6)一边……一边……   (造句) 

(7)老师让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修改病句)

 

18、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小兴安岭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军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喂!让开,让我先上车!(改为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用加点的字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明站了起来。(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很重。(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心灵中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问我:你了解什么是诺贝尔奖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仿写句子)

老师教给我,要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看图写话。

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图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又说了些什么。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