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盛夏时节,蝉躲在梧桐树上鸣叫,此情此景,你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2、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______有成______ 跃跃____________ 目______口______
出______划______ ______平______静 龇牙____________
(1)小嘎子开始还_____;被小胖墩摔了个仰面朝天后,大家都________了。
(2)海面上_________,小猴子却___________和人们嬉戏。
(3)孙膑____________地给田忌____________,田忌赢了这场比赛。
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词。
长长的(尾巴) 一(位)仙人 清晰地(展现)
弯弯的________ 一________鲜花 紧紧地________
高高的________ 一________鱼塘 高兴地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jun4 qiào xiān yàn piāo sàn shuō huǎng
( ) ( ) ( ) ( )
chàng dǎo wā jué jià shǐ zhǔ tuō
( ) ( ) ( ) ( )
jiā tíng bō làng xùn sù shuǎi diào
( ) ( ) ( ) ( )
zūn shǒu shuì xǐng
( ) ( )
5、我会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才_____( )_____( ) 王_____( )_____( )
丁_____( )_____( ) 古_____( )_____( )
6、课外阅读。
宿建德江①
[唐]孟浩然
移舟②泊③烟渚④,日暮客⑤愁⑥新。
野⑦旷⑧天低树⑨,江清月近人⑩。
【注释】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②移舟:划动小船。③泊:停船靠岸。④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⑤客:指作者自己。⑥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⑦野:原野。⑧旷:空阔远大。⑨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⑩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中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这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对第一句诗“移舟泊烟渚”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的描述,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诗中,“移舟”是划动小船的意思,“泊”字点出题目中的“宿”字。所以这一句在全诗中起到点题的作用。
B.“烟渚”二字写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环境,渲染了全诗的气氛。
C.作者羁旅夜泊,体现出日暮无归的莫名惆怅,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好准备。
【3】阅读全诗,再按要求作答。
(1)写出诗中的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属于__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题所填的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曾勾起许多诗人、词人的创作情思。请你写出两句含有“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解释词语:
但使:_________________ 教:_________________
【2】“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咏水仙
(英)华兹华斯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见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 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
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 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 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 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 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
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 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 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跃; 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 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
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
(选自《情感的流淌 名家诗歌 外国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照样子,写一写。
无穷无尽(ABAC 式):______、________
粼粼湖波(AABC 式):______、________
【2】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 此外文中还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4】第一、二节通过诗人对水仙的描写,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谈一谈你读了这首诗的感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一匹出色的马》片段
一个春天的傍晚,妈妈牵着妹妹,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外去散步。我们( )一条小河走。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 )层层波纹。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 )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1】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文段中的括号内,只填序号。
①泛起 ②拂过 ③沿着
【2】根据文段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我们一家一共有三口人出去散步。 ( )
(2)我们一家是将近晚上的时候出去散步的。( )
(3)我们一家是在郊外的一条小河边散步。 ( )
10、关于《中国诗词大会》
(材料一)
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 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下是“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
(材料二)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
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将诗词创作的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对于中国诗词大会,( )的群体关注度最高。
A.19岁以下 B.19-24岁 C.大于或等于50岁 D.35-19岁
【2】人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关注度随着 的变化而 ( )
A.年龄的增长 递增 B.年龄的降低 递减
C.年龄的增长 递减 D.年龄的降低 递增
【3】下面诗句属于“写境”的一项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国维认为可以将诗词创作的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
B.《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师范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
C.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
D.年龄在35-49岁的人对中国诗词大会关注程度不超过10%。
【5】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至少说出两点)
观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游 山 西 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此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现存诗作近万首,是我国诗歌史上最“多产”的作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传世。
(2) 小小释义员。
①莫笑农家腊酒浑。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③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诗意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的杉树林
冬天来了,西北风hū xiào ér lái( ),吹起地上的落叶,吹动了树枝上还悬挂着的残叶。有时天空还飞舞着雪花,被衫树叶铺盖着的地面上,树干上,远处近处的屋顶上,都蒙上一层白雪,大地变成了fěn zhuāng yù qì( )的世界。我们和往常一样来到杉树林,高兴的玩了起来,有的堆雪人,有的掷雪球,空中回荡着喊叫声、打闹声……
【1】给文中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铺( )盖,它的另一个音是( ),组词:( )
树干( ),它的另一个音是( ),组词:( )
【2】缩句:树干上和远处近处的屋顶上都蒙上一层白雪。
13、快乐阅读
紫色树,紫色花,紫花开了结紫瓜。
紫瓜柄上长小刺,紫瓜里面装芝麻。
谜底: (用拼音写出谜底)
14、课内阅读。
海滨小城(节选)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発上总是坐满了人。
【1】这段话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2】照样子,写词语。
许许多多(AABB式)______ ______
【3】“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一句中的“绿绒大伞”是指______。
【4】你最喜欢文中哪句话,用“﹏﹏﹏”画出来,写下喜欢的原因。
15、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词句段运用。
(1)鹅大模大样的出场。(改为比喻句)
________
(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腿粗壮有力。(照样子写一事物)
___________
(3)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照样子写写其他的季节)
___________
(4)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窗,攀上了窗口。(选一组写连贯的动作)
爸爸游泳 小男孩打羽毛球 妈妈下班回到家
_______
17、改写句子。
(1)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家里的课外书认真地读完了。(改写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1.天上的月亮弯弯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爱的汤姆很不情愿地把大鲈鱼放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我们不应该遵守规定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有一次经常看见他打扫教室。(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依照例句,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转述句。
例: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
例:洪水把房屋冲倒了。 房屋被洪水冲倒了。
1、大禹把洪水制服了。 ________________
2、老百姓被洪水害苦了。 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________给我带来了快乐
要求:谁给你带来了快乐呢?是家庭、学校?还是某一动物、植物呢?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用词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