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包括六篇回忆性散文,鲁迅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夹杂着有趣的议论和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B.《五猖会》记述了“我”儿时盼望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与痛苦,表现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花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D.《无常》生动描绘了无常“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性格,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中国运动队员在旗手雷声的带领下神采奕奕地走进会场。
B.他虽然才十五岁,但书注水平竟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得不令人刮目相待!
C.“低碳”生活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并逐步成为社会生活新时尚。
D.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现在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
3、下列加点字注音、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紧绷(bēng) 负荷(hè) 舷窗(xuán) 千均重负
B.红晕(yùn) 轮廓(kuò) 俯瞰(kān) 五脏六腑
C.遨游(áo) 炽热(zhì) 严谨(jǐn) 奈人寻味
D.稠密(chóu) 烧灼(zhuó) 模拟(mó) 惊心动魄
4、下列语法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你家母让我告诉你这个周末你一定要回家。”这句话表达得体、准确。
B.“园子里盛开着鲜艳的花。”“他今天穿了一件花衣服。”这两句话中的两个“花”字意思相同。
C.“一个人为自己所热爱的目标而奋斗时,即使困难重重,也会百折不挠的去克服它。”这句话中“一个”为数量词,“热爱”为动词,“目标”为名词。
D.“狭窄——宽敞、锋利——迟钝、寂静——安宁、渊博——肤浅”这四对词语都是反义词。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吟唱(yín) 炽热(chì) 憎恶(zèng) 颠沛流离(pèi)
B.呜咽(yè) 哺育(bǔ) 亘古(gèn) 悲天悯人(mǐn)
C.门框(kuàng) 荒僻(bì) 愧作(kuì) 锲而不舍(qiè)
D.俯瞰(kàn) 迸溅(bèn) 耻辱(chǐ) 妇孺皆知(rú)
6、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长河落日圆”“山河表里潼关路”这两句诗文中的“河”指的是“黄河”。
B.《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里面的父亲指的就是曹操。
C.《史记》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代共三千余年的史事,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傅雷家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傅雷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生活。
7、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姐姐虽然在这次高考中落第了,但她并没有放弃。
B. 这部电影枯燥乏味,只看的人恹恹欲睡,哈欠连天。
C. 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游客络绎不绝。
D.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断的搬家,让他苦不堪言。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丘舍去 (舍弃)
B. 相委而去(舍弃)
C. 期日中 (期望)
D. 元方入门不顾 (看)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相委而去/而顷刻两毙
B.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下车引之
C. 则是无信/学而不思则罔
D. 逝者如斯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待了故事的起因。
B. 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 “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 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破阵子”是本词的____,词的作者辛弃疾是____派的代表作家。
【2】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华经典诗词是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A(娴雅文静 闲淡宁静),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她如甘霖B(滋润 滋长)着干涸的心田,如花朵点zhuì( )了寂寞的生活。走进这个世界,能提高我们高尚的情操,诗化我们多彩的生活。
(1)根据要求写汉字或注音。
干涸 点zhuì
(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A、B两处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能提高我们高尚的情操,诗化我们多彩的生活。
11、古诗文駄写。
(1)绿树村边合, ___________________ 。 (孟浩然《过故人庄》)
(2)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4)《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大约走了三英里路之后,我们来到了一座长房子面前。那座房子是先用木材插在地上,再用枝条编织建成的。房顶很低,上面盖着草。这时我开始感到安心了一些,就把几件玩具拿了出来(旅行家们通常带一些这样的玩意儿把它们当礼物送给美洲等地的印第安野人),希望这家人家的人会因此而高兴而好好地款待我。那马对我作了一个姿势要我先进房去。
(1)这段文字节选自________。
(2)“我”所到达的这个国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美丽的颜色》选段,完成小题。
①那一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但是比埃尔和玛丽并不总是照道理。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沿着这个远离市中心的街区的热闹街道,走过工厂、空地和不讲究的住房。他们到了娄蒙路,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
②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么?”
③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④“看哪……看哪!”这个青年妇人低声说着。
⑤小心翼翼地走向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他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⑥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摩她的头发。
⑦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1】第⑧自然段“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这句话中,“零星的宝贝”指的是什么?这样称呼它有什么作用?
【2】文章最后一段说“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为什么她会水远记得这一晚和这种奇观?
【3】当居里夫人他们提炼出镭之后,居里夫妇都十分平静,只是静静地欣赏他们的科研产物,观赏它美丽的颜色,请结合选文和以下材料链接谈谈他们为什么会是这种表现?
【材料链接】
居里夫人他们在发现镭后,为了使镭尽快地服务于人民,他们拒绝申请专利权,立即公开了提取镭的方法,即使那时他们自己的生活还很艰难。居里夫人一生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但她却毫不在意。她让小女儿玩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只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世上最快乐的事情
黄蓓佳
①很多年前的一天,夕阳西下的黄昏,一个长胳膊长腿的瘦高女孩蜷坐在老屋的门槛上。她穿着毛蓝布长裤,紫花小褂,额前的刘海儿整齐而又浓密。她拱起的膝盖上摊着一本厚厚的小说,是那个年代风靡全国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
②那个黄昏,她的姨娘风仆仆地从长途汽车站出来,一路打听,找到了她家的门。姨娘的身影遮住了女孩眼前光线的刹那,女孩迷蒙地抬起头来,竟没有丝毫的惊喜。她把膝盖上的书本合上,让姨娘看清封面,然后问出一句话:“你看过这本书吗?”
③这个蜷坐在门槛上的女孩就是我。那年我7岁,读小学二年级。
④我11岁那年,“文革”开始。“文革”剥夺了我们那一代人读书的权利,然而我对于文字的渴望却像被野火烧过、春风中又生长的野草一样,蓬蓬勃勃不可遏止。我的父母都是中学老师,我家书架上仅有的几百本书,短时间内被我如饥似渴却又是囫囵吞枣地读了个遍。记得那书架上最齐全的一套书是初一到高三的语文课本,借助于课文后面的详细注释,我似懂非懂地读完了整个中学时代必须阅读的古代文选,至今还能够记起其中的某些篇章。有几册《世界历史》和《世界地理》,是我最感兴趣的读本。因为它们,我较早地意识到世界不仅仅是我生活的那个小城,它要广阔得多、神奇得多,也丰富得多,值得我们穷尽一生努力去追寻和探索。
⑤我父母工作的学校是一所很不错的县中学。县中图书馆在我童年的心目中曾经是一处圣殿一样的地方。“文革”开始的那一年,“圣殿”被打碎了,成千上万册的图书馆被揪出来示众,然后拖到操场上一把火烧毁。图书馆主任火中取栗,偷偷运回家一纸箱书。主任的儿子跟我小学同班,因此我沾了他的光,我们像老鼠偷鸡蛋一样,把箱子里的小说一本一本地搬运出来,在一双双黝黑的小手中辗转一圈之后,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回箱子中去。那个图书馆主任可能比较“崇洋媚外”,弄回家的小说大都是世界名著,我对于外国文学的兴趣,便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有很多的书,传到我手中的时候已经缺头少尾,看了半天都不知道书名和作者名。及至10年之后我上了大学,外国文学开禁,我在北大图书馆发疯一样地阅读名著时,时不时会在心里惊叫一声:这本书我小时候不是读过吗?然后我深深地埋下头去,额头紧贴着书页,嗅着那股陈年纸散发出来的潮湿的气味,心里涌出一阵老朋友失而复得的狂喜。
⑥19岁,我在农场插队。一个飘雪的冬夜,农场宣传队集中在场部排练节目时,忽然停电了,礼堂里一片漆黑。一个只读了三年小学的农场工人对我们说:“我来讲个故事吧。”
⑦他讲的是《茶花女》。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这是一个奇迹:在那个年代,那样的乡村,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的农场工人能够绘声绘色地讲述法国家的一本小说。那个冬夜从此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我记得我落泪了。一生中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悲剧作品的魅力。几年之后,我买到了《茶花女》的小说,听过了《茶花女》的歌剧,看过了《茶花女》的电影,不止一次地聆听各种男高音领唱的华丽异常的《饮酒歌》。我从一切形式的《茶花女》中寻找那个雪夜的感觉,试图重温为玛格丽特命运流泪的幸福。然而再不可能了,人的一生不会两次趟过同一条河,所有最好的都是唯一的。
⑧还是在那个年代,有一段时间我从插队的农场被借调到南京工作,一位好心的老师知道我喜欢书,借给我一本《基度山恩仇记》。不是小说的全部,只是四卷本中的第一卷。回到宿舍通宵看完了书,天亮之后我整个人就傻掉了,我神魂颠倒,走路如同踩着棉花,恍恍惚惚,不知今夕何夕,此处何处。此后的好几年中,我生活目标里增添了很重要的一条:疯狂寻找《基度山恩仇记》的后面三卷。我询问过很多人,得到过无数次否定的回答。唯其如此,得到这套书的念头越加炽烈,无形中竟成了我走上文学之路的动机之。一直到1979年,我在北大读书时,外国文学解禁,我和班上的同学轮换着在海淀新华书店通宵排除,买到了好几套心仪已久的文学名著,我才得以和我的“梦中情人”相遇。那天我是一路小跑奔回宿舍的,我旷了一整天的课,躲在宿舍里读这套四卷本的书,从开头读起。读完最后一个字,合上发散着油墨香味的书本,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一种隐隐的忧伤和失望:我再找不回从前迷狂和喜悦了!我已经是一个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我读过了太多的外国名著,我不再单纯,有了跟从前不同的阅读品位,因此我不再可能感觉到从前读这本书的快乐。人的成长过程原来是要用很多消逝的东西来换取的。
(选自《读者》2015年第17期,有删除。)
【1】根据所给示例,概括本文讲了哪几件事情?
示例:7岁时我坐在门槛上看小说,连姨娘来了也不招呼。
【2】联系上下文,根据提示,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
(1)我的父母都是中学老师,我家书架上仅有的几百本书,短时间内被我如饥似渴却又是囫囵吞枣地读了个遍。(用词的妙处)
(2)我们像老鼠偷鸡蛋一样,把箱子里的小说一本一本地搬运出来,在一双双黝黑的小手中辗转一圈之后,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回箱子中去。(修辞手法)
【3】说说①②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
【4】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人的成长过程原来是要用很多消逝的东西来换取的。”这句话的理解。
【5】读完这篇文章,作者所说的“世上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作者曾说“从前感动过我们的作品,今天还会感动更多年轻的读者。希望在你们的一生中也能留下一些有关读书的温馨记忆,将来在你们年老的时候,回味曾经读过的那些文字,承认这世上有一种美好是可以永存的。”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哪部作品曾经感动过你,给你留下了怎样温馨的、美好的记忆?
15、按要求作文
爱,是人世间最凝重的感情,她的重量无法衡量。
请以“爱的重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