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句荟萃。
1.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诗中有景。苏轼醉书西湖雨后美景:“_______,_______”。诗中有情。贺知章晚年回乡,感慨万千:“_______,_______”。诗中有理。朱熹游春,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_______,_______”。诗中言志。郑板桥泼墨挥毫,借竹抒怀:“_______,_______”。
2.现代著名文学家老舍的文字清新优美, 耐人寻味。如,他在散文《草原》中写道:“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__________。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处翠色欲流,________。”
3.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威武雄壮、大气磅礴。“_______,_______”总领全诗。“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写出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写出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路不拾( ) 生灵涂( ) 直言不( ) 应接不( )
1.画“ ”的成语的近义词是( )。
2.我还能再写两个形容国家兴盛,社会安宁的成语( )、( )。
3.画“﹏﹏﹏”的词语对应的俗语是(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饱满——(______) 匆匆——(______) 忸怩——(______)
4、形似字组词。
歉(_______) 缝(_______) 惭(______) 灌(______)
谦(_______) 逢(_______) 渐(______) 罐(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毽子 ( )的心情 ( )的眼睛
( )地扑上去 ( )地闭上眼睛( )地叫
6、古诗词阅读。
墨 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梅花是坚贞高洁的象征,古人赞美梅花的诗有很多,我知道《墨梅》是__代诗人兼画家_______所作。
【2】《墨梅》中,直接描写墨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赞美梅花品德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朵朵花开淡墨痕”写出了墨梅的_______,诗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只留清气满乾坤”写出了墨梅的_____,诗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运用了_____的写法,通过写墨梅_____的特点,表现了作者_____的高尚情操。
7、古诗对比阅读。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1】两首诗描写的节日不同,《元日》描写______,《除夜雪》描写______
A.除夕 B.元宵节 C.春节 D.重阳节
【2】两首诗描写的景象不同,《元日》描写了______的景象,《除夜雪》描写了______的景象。
A.热闹欢快、万象更新 B.宁静祥和、喜盼丰收
【3】两首诗描写的天气不同,《元日》中的天气是________,《除夜雪》中的中的天气是________。
【4】两首诗描写的习俗相同,都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节日习俗,除此之外,《元日》还描写了________的节日习俗。
【5】用“/”给下列诗句标上恰当的朗读停顿。
春风送暖入屠苏 灯前小草写桃符。
【6】请你根据《元日》中描写的习俗,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所描写的节日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品读诗句,想象画面。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你认为诗句中哪个字或者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诗句后,尝试想开去: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9、(题文)阅读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_______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
爬的敌人,脸上露出____________。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罢,
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 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____________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__________的声音!这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2. 给这段话加上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
3. 从五壮士英勇跳崖的事件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想?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大地妈妈的孩子
大地妈妈有四个孩子。老大带来的是满园桃花和红装,老二带来的是满池荷花和绿装,老三带来的是飘香的桂花和金装,老四带来的是高雅的梅花和银装。有了四个孩子带来的礼物,大地妈妈开心极了。
1.选一选。
A.桂花和金装
B.满园桃花和红装
C.梅花和银装
D.满池荷花和绿装
老大带来的是( ),老二带来的是( ),老三带来的是( ),老四带来的是( )。
2.我能猜出大地妈妈的四个孩子的名字分别是 、 、
、 。
3.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11、阅读天地。
画画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
我先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非常茂密。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上湛蓝的天空。天空中还飘荡着一朵朵洁白的云。接着,我在森林里画了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很有趣。
最后,我给图画取了个名字:《小鸟的家》。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 )句话。
【2】我在白纸上画了( )、( )、( )和( )。
【3】用“ ”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庐山
朋友,你到过庐山吗?庐山秀丽的风景一定给你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你最喜欢的也许是“险峰”,也许是“花径”,也许是“仙人洞”。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庐山的云雾。你听了也许会发笑,云雾谁没见过,不就是迷蒙蒙一片吗?不,我所见到的庐山云雾却是别具一格的。
我随爸爸妈妈来到庐山脚下,抬头向上仰望,啊,多美呀!一座座山峰好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绿衣仙女,手拉着手站在那儿,笑着向游人致意。我们乘着汽车,在银蛇般的盘山公路上向上奔驰。车才行到半山腰,天忽然变得阴沉沉的,如丝的细雨落了下来。这时,山上起了雾,到处变得迷蒙蒙一片,整个庐山好像披上了一层层薄薄的白纱,真给人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神秘感。
我们来到山顶,雨过天晴。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我向远处眺望,不禁吃了一惊,难道我是误入了仙境?那对面山上的云雾几乎把山淹没了,隐隐约约露出一点儿山顶。云雾好似波涛汹涌的大海,浪涛一个接一个地滚滚而来,好像要把我们吞没,真是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我觉得传说中的八仙随时都会出现,乘着龙船在这云海上行驶。几位年轻人看到这壮观的景色,兴奋得一蹦三跳,欢呼着,奔跑着。谁知,更有奇观在后头,转眼间,那云雾像被一种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一阵风似的迅速向一侧移动,被它遮盖的大山立刻变得清清楚楚,以它雄伟的风姿展现在游人面前。
啊!庐山的云雾真是千变万化,奇妙莫测,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别具一格: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亭亭玉立: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在文中画出一个既使用了比喻又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
【3】作者是按 顺序写庐山云雾的,用“﹏﹏﹏”画出表示这种顺序的句子。
【4】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填序号)
(1)“我向远处眺望,不禁吃了一惊,难道我是误入了仙境?”作者感到吃惊的原因是(______)
A.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
B.“我们”所在的山顶白云飘飘,对面山上的云雾却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2)下列描写云雾的句子属于静态描写的一项是(______)
A.到处变得迷蒙蒙一片,整个庐山好像披上了一层层薄薄的白纱。
B.云雾好似波涛汹涌的大海,浪涛一个接一个地滚滚而来,好像要把我们吞没,真是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C.那云雾像被一种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一阵风似的迅速向一侧移动,被它遮盖的大山立刻变得清清楚楚,以它雄伟的风姿展现在游人面前。
【5】苏轼曾写了有关庐山的特点的诗,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我们靠自己
小蜗(wō)牛有一天问他的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真是累死了!”
“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gé)的支撑(chēng),只能爬,爬又爬不快。”妈妈说。
“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
“因为毛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
“可是蚯蚓弟弟没有骨头,也爬不快,更不会变,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
“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也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所以我们有壳啊!”蜗牛妈妈安慰(wèi)他说,“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1】照例子,写词语。
例:又重又硬
又( )又( ) 又( )又(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因为蜗牛的_______________,所以他们背着又重又硬的壳。
(2)因为毛毛虫姐姐____________,所以她不用背又重又硬的壳。
(3)因为蚯蚓弟弟_______________,所以他不用背又重又硬的壳。
【3】用“因为……所以……”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他们请小鸟评判,小鸟想了想,说:“河那边长着许多果树,你们先去把果子采来,我再评定谁的本领大,好吗?”
猴子和大象来到河边,猴子叹了一口气说:“这下完了,我只好空手回去了!”
大象说:“不要紧,我个子高,力气大。你跳到我的背上,我背你过河。”
过了河,大象望着满树的果子犯愁,卷起长鼻子说:“唉,这么高的树!我只好空手回去了!”
猴子说( )别这样说( )你不知道我是爬树冠军吗( )
猴子爬上树,摘了许多果子扔下来。大象伸着长鼻子,把果子一个一个捡起来。
【1】在( )处填入合适的标点。
猴子说____别这样说____你不知道我是爬树冠军吗____
A., B.。 C.?”(后引号) D.:“(前引号)
【2】查字典,填空。
“猴”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音节为____。
A.9 B. C.H D.hòu
E.hóu F.8
【3】小鸟出了什么题来评判谁的本领大( )
A.过河采果子
B.游泳谁更快
【4】猴子和大象各自遇到了( )难题?
A.过不去河和摘不到果子
B.摘不到果子和过不去河
15、句子乐园。
1.我们 快乐的 时光 一起度过 (连词成句并加上合适的标点。)
2.星期天人们都去公园赏花 (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3.你在练习 。(把句子补充完整。)
4.老奶奶____ ____问:“你冷不冷?” (填上合适的词语)
5.你既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呢?(变成陈述句)
6.作业被我写完了。(改为“把”字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肚子里发出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挂上一点儿鱼饵,河里的鱼,不管什么样的,都能钓上来。(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照样子,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叶和小美听得入了神。(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 强子把鬼子带进山里捉迷藏。(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叫得那么响,怎么还能听到别人的喊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乌云和大雨一起从空中倾泻下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爷爷讲故事。(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哪!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
(1)风筝飞上了蓝天。(扩句)
。
(2)我们必须讲卫生的好习惯。(改病句)
。
(3)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下来。(改成比喻句)
。
(4)万丈阳光把他的脸照得红红的。(改成被字句)
。
(5)南沙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缩句)
。
21、第四单元:齐心协力保家园
要求:观察课本第四单元“我的小笔头”中的图画,你有什么感受?它会不会引发你很多遐想?
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心自由飞翔,去编织一个绿色的故事,表达你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