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萍乡中考二模试卷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或方法

A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

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D

鉴别CH4和CO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A.A

B.B

C.C

D.D

2、某研究小组成功制备了四氧化铱阳离子(IrO4+),已知其中氧元素显2价,由此可判断其中铱元素的化合价为

A.+9

B.+7

C.+5

D.+3

3、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表示相应转化中的其他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只能是单质

B.反应物Y可以用来检验CO2

C.反应①不属于置换反应

D.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发生反应②

4、走近千年文物,人们发现青铜器在含有Cl的环境中易生成CuCl,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锈蚀,锈层物质成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铜绿中含有Cu、H、O、C四种元素

B.CuCl与O2、H2O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u2(OH)3Cl

C.青铜器在锈蚀的过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在干燥、无氧的环境中有利于青铜器的保护

5、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

A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

温度升高,水银温度计示数变大

升温,汞原子的间隔变大

D

用洗洁精去餐盘上的油渍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A.A

B.B

C.C

D.D

6、已知某两种物4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观察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7、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与劳动项目相关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解释

A

在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

利用铁的导热性

B

菜炒好后关闭燃气灶开关

将燃气与火源隔离可灭火

C

冬天可用撒盐的方法除去冰雪

盐溶解于雪时放出热量

D

将菜刀洗净擦干

防止铁生锈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把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铜析出

9、波尔多液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杀菌剂,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因1885年首先用于法国波尔多城而得名。下列关于配制波尔多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

B.配制波尔多液时有热量放出

C.配制波尔多液时有蓝色沉淀产生

D.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铜和硫酸钙

10、中国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传统鞭炮里面的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S+3X+2KNO3K2S+N2↑+3CO2↑,则X是

A.C

B.CO

C.CO2

D.CH4

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量(单位:g)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8

B.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H4和H2

观察气体颜色

B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混合气体

C

除去N2中的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鉴别O2和CO2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A.A

B.B

C.C

D.D

13、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PM2.5

B.非金属单质:汞、氢气

C.化合物:一氧化碳、液态氧

D.混合物:石油、食盐水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量取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过滤泥沙

15、如图所示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6、有关生活生产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CaO和H2O反应放出热量,可用作发热包

B.煤是不可再生资源,只可用作燃料

C.石油是纯净物,炼制可得到汽油

D.炒菜时,锅底出现黑色可通过调大进气口解决

17、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化学药品时,应注意安全。下列图标不属于常见危险品标志的是

A.

B.

C.

D.

18、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1

B.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Uus

C.该元素的中子数为117

D.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

19、“新冠肺炎”疫情防护期间,下列日常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出门戴口罩

B.登记身份信息

C.测量体温

D.消毒剂生产和消毒

20、用高锰酸钾取氧气有下面一些操作:①加热;②收集氧气;③向试管中装入药品,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停止加热;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操作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③⑥⑤①②

C.③②①④⑥⑤

D.④③①②⑥⑤

2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质量比为3:2

D.甲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

22、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B.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CaO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23、2023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以下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B.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

24、把少量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硝酸钾

B.蔗糖

C.面粉

D.氯化钠

25、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直播中宇航员告诉我们,天宫中宇航员所用的氧气来自于电解水。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8∶1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侧产生的是氧气

C.由该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2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纯净的空气

B.加碘盐

C.冰水混合物

D.牛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根据NaCl和KNO3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溶解度g /100g水

NaCl

35.7

36.0

36.6

KNO3

13.3

31.6

63.9

(1)0℃时,NaCl的溶解度为______g /100g水;由上述表格可知,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______。(写一个)

(2)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______

(3)按照下图进行实验,各步操作均已充分溶解,忽略实验过程中溶剂的挥发。

I、实验过程中需用到玻璃棒,作用是______

II、a和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______b(用“<”“>”“=”填空,下同);a和d中溶剂质量:a______d;如c和f上层清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t℃的最小范围是______

III、e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b中是否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______(填“是”“否”“不一定”)。

28、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纪录。

(1)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的铝合金材料用于返回舱蒙皮、支撑锻环、结构件及航天员座椅。铝合金属于_______(填材料种类)

(2)返回舱下落过程中,神舟十三的主伞打开,用于降低返回舱的速度,可以称之为巨大的生命之伞。因为返回舱很重,为确保这把超级大伞发挥作用,推测伞面的材料应该是_______(填序号)。

A.细腻丝滑的蚕丝

B.吸水透气的纯棉

C.超级结实的特殊合成纤维

(3)治炼金属铝的原料是铝土矿,先将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铝处理成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高温分解得纯净的氧化铝,氧化铝通电分解制得金属铝,同时得到另一种单质。氧化铝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____,电解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____

29、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30、有下列的物质:①烧碱 ②石墨 ③活性炭 ④熟石灰 ⑤甲烷 ⑥金刚石 ⑦干冰 ⑧大理石,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可做冰箱除臭剂的是________;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可用做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

 

31、202025日长征五号B——火箭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4月中下旬执行首次发射任务。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制造火箭使用了铝合金、钛合金、聚四氟乙烯、聚氨酯橡胶、新型陶瓷等材料,其中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_

2)钛合金常用于制火箭外壳,钛冶炼时有如下反应,该反应需要在氩气中进行,所利用的氩气的性质主要是______

3)长征五号B——火箭采用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

①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方法制取氧气,该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 物理化学)变化。

②工业上可用下列反应制取氢气: . 、Ⅱ .

反应Ⅰ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___

③若用C14H30表示煤油,煤油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好化学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铝可以压制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_________

(2)武德合金常用于制电路保险丝,原因是_________

(3)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3、已知A、B、C、D、E、F分别为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钠溶液、稀盐酸、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氯化铁溶液中的一种。小明同学为鉴别以上六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Ⅰ:观察颜色

发现只有E溶液呈黄色,其余为无色。

Ⅱ:将无色溶液两两混合

F与D,有气体生成;D与B,有白色沉淀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E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2)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小华认为小明的实验无法鉴别出两种物质,它们是______。为一次鉴别二者,可选用以下试剂或用品中的______(填序号)继续实验。

a.石蕊溶液 b.硫酸铜溶液 c.pH试纸 d.氯化镁溶液

34、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返回地球。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1)月球土壤中含有锑元素,锑在新兴的微电子技术中具有广泛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锑属于金属元素 B 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g

C 锑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 D 三氧化二锑的化学式为Sb2O3

(2)冶金工业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到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如图2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微型装置。

①实验前配制澄清石灰水时,发现向氢氧化钙固体中加入足量水后,溶液底部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请根据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用文字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

②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

(3)某化学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锌、铁和银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铜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的固体中,金属的可能组成情况有_______种。

②若硝酸铜溶液过量,反应结束后所得到的固体质量大于原固体质量的原因是_______

(4)由于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对金属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小张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与铁锈反应,当铁锈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219g稀盐酸,反应后得到235g溶液(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

35、某兴趣小组按图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的气体主要性质为___________

(2)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水夹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且倒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___________,不用木炭代替红磷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6、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具有碱和碳酸盐的化学性质,则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有氧化铜、氢氧化铜和碳酸铜固体的混合物15.1 g,测得其中铜与碳的元素质量比为8: 1 ,将该混合物与100.0g稀硫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12.9 g硫酸铜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铜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如图是制取气体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小红用装置D收集了一瓶氧气,测得氧气浓度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写一条)。

(2)装置BC均可作氢气的发生装置,其中装置B中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______;若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关闭弹簧夹,反应停止后,液面可能位于______(填“1”“2”或“3”)处。

(3)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毒的大气污染物,溶于水会形成酸。某同学用装置E、F组合收集 H2S能用装置收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______(填“大”或“小”);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

38、下表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某同学进行了如图的溶解实验。

温度

溶解度g/100g水

物质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

(2)上述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

(3)实验中升温和搅拌的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仔细观察后回答相关问题:

(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电子。

(2)微粒的符号为__________

(3)1117号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填选分子、原子、离子”)

(4)上表中所列出的6种第三周期元素中共有__________种非金属元素。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向右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Ar属于不同种元素,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一种阳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可能相似,下列各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

AMgHe   BFCl   CHeAr

 

40、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