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吉林中考一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不同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悍,南方特有一种婉约的柔美。江南水乡小镇便是典型,犹如遇见了戴望舒笔下的《雨巷》这般。徘在悠长的小巷,古朴的石板路,两边的黑瓦白墙,刻画着斑驳流失的年轮。小桥流水,渔舟唱晚,在这碧波涟漪中,我撑一架竹着怀古的情伤,一路叹息,一路结着幽怨的惆怅。

A. biāo huí   gāo zài

B. piāo huái gāo zài

C. biāo huái hāo zǎi

D. piāo huí   hāo zǎi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错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 它与《孟子》《春秋》《中庸》合称为“四书”。

B.《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是作家、诗人、历史学家。

C.《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朝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D.《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是蒲松龄。

3、对《登幽州台歌》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

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

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如果觉得前途一片惘然,你就要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朝着它持续不断地前进。

B.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C.工作组成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直面困难,从不拈轻怕重,为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D.重庆“网红”洪崖洞、轻轨“穿楼”李子坝等景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5、下列加点的词语或者成语运用有错的一项是( )

A.备受关注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首播后,众网友呼朋引伴争赴“盛宴”。

B.点赞道德模范,自觉接受心灵洗礼,择善而从,我们的人生之路一定能够走远走好。

C.北京电影学院公布了艺考成绩,他凭着花枝招展的表演,获得了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

D.今年春天,受强冷空气影响,很多景点出现了罕见的雾凇现象,让游客喜出望外

6、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歌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变化,烘托了诗人苦闷的心情。

C.诗人运用了“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施展才干和报负的强烈愿望。

D.最后一句中的“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运用了用典、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7、助词是起辅助作用、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不全属于助词的一项是( )

A. 山,好大

B. 雨却这么大,花瓣儿纷纷零去。

C. 我已经是大人

D. 像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凡木之生,不材则已,材则为栋梁,为舟楫,为凡什器;树之乎廊庙,泛之乎江湖,陈之乎五都之市,尽其用而无憾,谓之曰幸可也。其次不为人用,而产于山林,植于园囿;华以春实以秋荣悴开谢以其时。不尽其用,而且遂其生,谓之曰幸,亦可也。其下薪之,槱之,斩之,刈之,萌蘖之生,又从而践踏之。彼其机既欲遂而不能,而其气脉脉绵绵,又若续而不绝;雨旸所被,嘆湿所薰,朽败之余,于是乎蒸出而为芝菌。人见芝菌之生,则啧啧夸曰瑞物。呜呼!物诚瑞矣,而以木言之,其幸也与?其亦至不幸也与?

(节选自管同《灵芝记》,有删改)

[注]①槱(yǒu)之:做积存备用的木柴。②萌蘖(niè):发芽。③旸(yáng):出太阳。④嘆(hàn)湿:干湿。⑤芝菌:灵芝。

【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杂然而前者/之乎五都之市

B.又若续而不/精妙

C.不其用/食之而不能其材

D.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焉至土石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安求其能千里也?”以反问语气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痛心之情。

B.甲文以“伯乐相马”的典故入手,以古讽今,简陈事实,详说道理,情理并蓄。

C.乙文中,作者认为树木被制作成房梁、船只、日常器具等是幸运的,因为树木发挥出了木材的作用。

D.乙文划线句正确断句为“华以春/实以秋/荣悴开谢以其时。”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物诚瑞矣,而以木言之,其幸也与?

【4】甲文千里马与乙文树木的悲剧命运有何共同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你认为新时代应该如何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小明在朗诵贺敬之的《回延安》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1)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三处停顿。

心 口 呀 莫 要 这 么 厉 害 地 跳

(2)朗读这一诗节,应采取的语调是(   

A.兴奋喜悦     B.慷慨悲愤   C.深沉凝重   D.激越豪壮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综合性学习

在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过程中,平湖学校九年级一班开展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征集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莫以善小而不为,一言一行俱是君子风度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举办辩论赛

在文明城创建过程中,有关单位取缔了路边摊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发表观点,阐明理由。

活动三:口语交际

有一天,你在小区内看见一位阿姨正准备将垃圾就近倒在路边时,你拦住这位阿姨说:“_________。”阿姨听后微微一笑,将垃圾送到了远处的垃圾箱里。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古诗文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岁晏有余粮。 自居易《观刈麦》

2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3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_________________,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

5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战斗激烈紧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词中通过眼前中所见,烘托出一种空旷无聊、怅然若失之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说说他们是怎样言传身教的。

①唐僧   ②傅雷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炊烟里的哲学》,回答小题。

炊烟里的哲学

①在烹饪这一码事上,有些细节,父母是很坚持的。父亲认为食物和人一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我们必须顺其性子而行,才能做出最佳的滋味。

②比如说,处理辣椒和蒜头,他们不喜欢用搅拌机代劳。辣椒,必须用传统的杵臼,一下一下用力地舂;蒜头,必须用大大的菜刀,一下一下重重地剁。父亲说,辣椒和蒜头,都不能舂得、剁得太大或太细,必须粗中有细、细中有粗,咀嚼时,尝到一些小小的颗粒,辣味和辛味才能像涟漪一样,一圈圈地在舌面上荡开。如果使用搅拌机的话,辣椒和蒜头,都成了一堆面目模糊的“泥浆”,用这些“泥浆”去烹饪,味道平平,无法造就那种“扬起千堆雪”的层次感。

③父亲说:“每种瓜果蔬菜,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我们要让味蕾切实地感受到生命强韧的味道。”

④成长后,我才发现,在父亲的炊烟哲学里,其实蕴藏着许多教育孩子的道理。

⑤每年的大年初一,父亲总在阳光还没有泼到床上便早早地起身了,为全家大小烹煮罗汉斋。白菜、发菜、腐竹、面筋、冬菇、竹笋、黑木耳、胡萝卜、白果等等,一股脑儿放在大锅里熬煮。腐乳浓郁的香气像霏霏细雨密密麻麻地落满一屋,饥饿的空气里孕育着一股等待的感觉。

⑥中午,煮好了,所有的孩子端坐桌前,每人一大碗罗汉斋。在袅袅的香气里,父亲要我们每个人说出新年的愿望。

⑦小孩子嘛,无非就是说说希望学业进步或是要听父母的话这一类讨喜的话。可是,父亲不要这些陈谷子烂芝麻,也不要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他要我们切切实实地想,旧的一年我们的大毛病是什么,新的一年要朝什么方向努力。

⑧孩子经过一番努力思索之后,总能说出一些比较具体也比较诚恳的话。比如,我就曾经这么说过:“以后,爸爸妈妈骂我的时候,我必须在开口之前,先想想我的过错是什么,再想想怎样去纠正。不经思考便胡乱顶嘴,是没有礼貌的,也是不对的。”

⑨这时,父亲听了我的“忏悔录”,频频颔首,微笑应道:“自己说过的话,一定要记得啊!”这些话,就像是“紧箍咒”一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严格地管束着我,每每我要张口顶撞时,这个 “紧箍咒”便会适时地跳出来,封住我的嘴。起初当然是不习惯的,就像有人刻意在我张口时用毛巾捂住我的嘴巴,有一种难以透气的感觉。可是,渐渐地,这便成了我的一种“自我反省”的方式,而这样的一种方式,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然后,铸造一个新的自己。

⑩父亲没有一副唱歌的好嗓子。但是,一进厨房,残缺不全的音符便会跌跌撞撞地从他的喉咙里蹦出来,它们无比快活地跳进锅内、跑入汤里、落在盘子中,叮叮咚咚,铮铮。这些音符,活泼地穿梭在沾满了油的烟气里,像吸尘器一样把厨房的许多杂音都吸掉了。肉啊,菜啊,海鲜啊,里面掺和了快乐的音符,因而也变得神采飞扬,散发出熠熠的光彩。

父亲把食物的香气注入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把快乐的元素掺杂在内,镶嵌在我们长长的一生里。

(选自2019年第8期《读者·校园版》)

【1】请简要概括文章第⑤~⑩段的内容。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腐乳浓郁的香气像霏霏细雨密密麻麻地落满一屋, 饥饿的空气里孕育着一股等待的感觉。

【3】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文中父亲的“炊烟哲学”对你有什么启发? 写出任意三点。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可放弃的努力

①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放弃的,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②你是否知道大鱼和小鱼的习性?大鱼喜欢吃小鱼,小鱼总是躲避大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大鱼和一条小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大鱼要吃小鱼,飞快地向小鱼游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璃隔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大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小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大鱼也不再尝试去吃小鱼了!大鱼失掉了去吃小鱼的信心,放弃了努力。

③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会犯大鱼那样的错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老虎奶,但是都没成功。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路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大,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

④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证明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都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竟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里,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

⑤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大的改变,数十年前被认为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今天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

⑥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路上,有时候障碍的确存在,甚至很多;但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或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不可逾越。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⑦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是:胜利者屡败屡战,决不轻易放弃努力;失败者偶遇挫折,却很快放弃了努力。

⑧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

⑨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举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论点?

【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4】请你为本文再补充两个证明中心论点的例子,叙述要简明扼要。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让我们难以忘怀。那定格在记忆中的的画面,又曾怎样拨动着你的心弦?请以“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