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本台记者采访到的医学专家表示,新型抗生素类药的临床试验即将启动,标志着我国对急性传染病的治疗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B.《主持人大赛》凭借丰厚的内容和全新的传播策略,从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激发了人们对主持文化、诵读艺术的广泛讨论和认识。
C.在骑有氧单车运动健身时,因为周期性的有氧运动能够促使骑车锻炼者消耗相当多的热量,所以减肥、塑形的效果都会比较显著。
D.《人世间》的平民视角和悲悯情怀,通过一个个可亲可感的人物全景展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都让小说具有某种“史诗”品格。
2、下列各句中,顿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懂得什么?
C.我国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D.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3、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勾当(gōu) 富饶(ráo) 弄巧成拙(zhuó) 风驰电掣(chè)
B.庇护(bì) 归省(xǐng) 贻笑大方(yí) 摩肩接踵(zhǒng)
C.婆娑(suō) 挑逗(tiāo) 强聒不舍(guō) 含英咀华(jǔ)
D.拘泥(ní) 恫吓(dòng) 鳞次栉比(jié) 风雪载途(zài)
4、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
例句: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A. 七十者衣帛食肉 B. 填然鼓之 C. 王无罪岁 D.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虽然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瞬息可达的网络时代,但是人与人面对面近距离的交流却能达到冷冰冰的网络交流所无法达到的巨大作用。
B. 通过数字实现量化,对我们的生活、工作确实有一定帮助。但是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切记不要被数字“绑架”,更不要迷信数字。
C. 日前,高中阶段的许多学生成绩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是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对头、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造成的。
D. 中方希望美国能够进一步提高恶名市场名单出台程序的透明度,以公正、善意的态度客观评价中国企业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本报评论(评论员钟声) 韩国企业乐天集团近日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意味着主动挤入东北亚战略博弈的复杂局面。不少抗议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韩国民众对此表示极大愤怒。但是,韩国一些媒体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本国民意上,更没有顾及本国及地区安全的大局,而是忙不迭地揣测中国是否“封杀”乐天。他们心里装着鬼,所以心很慌。其实他们很清楚,中国人民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
众所周知,美韩推进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安全利益关乎一国根本。韩方一方面破坏邻国的安全利益,另一方面还指望同邻国正常做生意,这样的如意算盘怎么可能打出名堂?在整个国际关系史上都找不出先例。
中国欢迎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依法保障有关企业在华合法权益,这是一贯的政策立场。然而,外国企业在华经营成功与否,最终却要由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消费者来决定。乐天集团主动选择配合“萨德”部署,就是把韩国政府往损害邻国战略安全利益、恶化地区局势的错误方向推,就是一心一意要为自己的错误讨一颗苦果吃。相应而来的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中国消费者自发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乐天做出坚决回应,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显然,乐天给“萨德”入韩铺路的决定,是典型的误国之举。此举不仅无助于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还制造了新的冲突点,令整个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况且,绑上美国反导“战车”的韩国,很多事情将由不得自己做主了。一旦爆发激烈冲突,韩国不可能不受重创。
韩国媒体现在用“坐立不安”“战战兢兢”来形容乐天当下的心境,恐怕一方面是看准了乐天在中国规模达8万亿韩元的各种项目和业务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明白韩国的“苦日子”将随之而来。去年7月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以来,中韩合作的民意基础明显受到了损害,中韩不仅政治关系遇冷,而且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往也受到了影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韩国继续执意推进“萨德”部署,两国间各领域合作势将遭遇更大困难。
中国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也不会有丝毫含糊。韩国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否则注定要为此承担责任。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3月4日)
材料二
本报记者 倪浩 魏辉 中韩经贸关系倒退10年是有可能的,辽宁社科院副院长对《环球时报》表示,在涉及国家重大利益问题上中国不会让步。如果韩国继续一意孤行,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2016年韩国经济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国内政治动荡双重打击,呈现严重低迷状态。寻求与中国合作,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萨德”入韩,引发中韩关系大倒退。10年前的2006年中韩双边贸易额是1 300亿美元。如果韩国不改弦更张,中韩经贸关系肯定受损,甚至会出现“硬着陆”。也就是说,减少1 000亿美元是很有可能的,那就是“一夜之间回到10年前”。
(选自《环球时报》2017年3月4日)
材料三
湖北日报讯 韩国民众与民间组织分别在韩国国会以及乐天百货商场门前举行示威,抗议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要求乐天集团拒绝提供部署“萨德”用地。
参加示威的金泉市民对策委员会共同委员长刘先喆说,“萨德”系统不能保护韩国安全,部署“萨德”只会使韩国成为半岛“火药桶”和冲突“前沿”。“这是‘假安保’,真的安保政策应该是通过六方会谈要求朝鲜弃核。”
刘先喆认为,乐天集团这次是否提供“萨德”用地,将成为判断其是否真正属于国民企业的标准。“如果乐天屈服于韩国国防部的压力,将犯下卖国罪行,乐天应该做出明智的决定。”
(选自《湖北日报》2017年2月23日)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萨德入韩”的问题,都对其持反对的态度,而且都认为此次“萨德入韩”将会对韩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
B. 材料一认为此次“萨德入韩”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韩国的一些媒体妄意揣测中国会不会封杀“乐天”,从而没有注意本国民意。
C. 三者都对“萨德入韩”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报道,并且均暗示读者,对该事件的妥善解决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D. 相比于材料二与材料三的消息报道,材料一虽然属于新闻评论,但是对“萨德入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同样具有新闻价值。
【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 相对而言,《人民日报》的观点更有可信度,材料二和材料三仅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因此它们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
B. 三段材料来源不一,但都选择了在“萨德入韩”这一时期发布相关新闻,说明三者都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C. 对于“萨德入韩”一事,材料三选择的采访对象是韩国人,由此可以看出它和其他两则材料有不同的感情倾向与政治立场。
D. 为了适应不同的读者需求,三家媒体在用词和修饰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相比之下,《人民日报》的风格义正辞严,更为恰当。
E. 三家媒体发布关于“萨德入韩”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萨德入韩”问题的看法。可见,三者都是国家的喉舌,服务于民。
【3】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此次“萨德入韩”事件会对韩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浩瀚无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夜归鹿门歌》中写诗人归鹿门所见景象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菩萨蛮(其二)》一词中表达今日“莫还乡”的缘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次北固山下》一诗“含不尽之见于言外”,其中饱含辩证哲思的两句是“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先后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两句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历经金人入侵战火的人们淡忘当年的屈辱岁月、而今安于异族统治的痛心与批判。
(3)韩愈的《师说》针对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指出如果不及时纠正错误态度,必将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后果。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借鸟声表达家国之悲;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以鹰之卓然不群寄托自我追求;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以鹤表达山高。
(2)《赤壁赋》中,用侧面描写体现音乐哀伤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苏词“月有阴晴圆缺”异曲同工,都写出了月亮的圆缺变化。
(2)君子如玉,玉器是古人装束的重要配饰。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以玉声摹写水流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典诗歌中的“猿叫”具有多重文化意义。既有代表愁苦悲凉的哀鸣,如杜甫的“__________”;也有衬托自由轻快的清啸,如李白的“__________”。
11、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项庄舞剑,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鸿门宴》)
(2)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 。(《采薇·诗经》)
(3)云无心以出岫,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5)___________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遥怜小儿女,_________________ 。 (杜甫《月夜》)
(7)___________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正初奉酬研象州刺史邢群
杜牧①
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
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
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
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
【注】①当时杜牧由京官外放到睦州任刺史。②严光:字子陵,东汉隐士。③刀尺:剪刀和尺子,比喻做官后大权在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于正月初一,是诗人酬答歙州刺史邢群而写作的,诗题交代了写作时间和缘由。
B.新州峰峦峻峭,重岩叠嶂,溪水环绕,山清水秀,环境幽静,汉代严光曾在这隐居垂钓。
C.诗人希望能在这幽静地方有一方独处的田园,栽种梅花,可以用来寄托自己有限的人生。
D.这首诗前四句写山水风光,后四句抒发情感。写景为下文抒情作铺垫,景与情完美结合。
【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依律私杀耕牛者罪。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仅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寻拜监察御史。尝建言曰:“国家岁赂契丹,非御戎之策。宜练兵选将,务实边备。”又请重门下封驳之制,及废细赃吏,选守宰,行考试补荫弟子之法。当时诸道转运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请罢按察使尝建议无事时徙兵内地不报至是,请罢河北屯兵,分之河南兖、郓、齐、濮、曹、济诸郡,设有警,无后期之忧。借曰戍兵不可遽减,请训练义勇,少给糇粮,每岁之费,不当屯兵一月之用,一州之赋,则所给者多矣。不报。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其在三司,凡诸管库供上物,旧皆科率外郡,积以困民。拯特为置场和市,民得无扰。吏负钱帛多缧系,间辄逃去,并械其妻子者,类皆释之。迁给事中,为三司使。数日,拜枢密副使。顷之,迁礼部侍郎,辞不受,寻以疾卒,年六十四。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时诸道转运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请罢/按察使尝建议无事时徙兵/内地不报/
B.当时诸道转运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请罢按察使/尝建议无事时徙兵/内地不报/
C.当时诸道转运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请罢按察使/尝建议无事时徙兵内地/不报/
D.当时诸道转运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请罢按察/使尝建议无事时徙兵内地/不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庐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谓之庐墓。
B.补荫,指通过考试对因故被取消荫封的官宦子弟予以补封,是我国古代一种选官制度。
C.待制,原为皇帝咨询近臣称号,宋时成为高级官员头衔,此处表示百姓对包拯的敬畏。
D.地券,旧时买卖或典当土地所立的契约,用以载明土地的面积、价格及坐落、四至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包拯至孝守礼。为奉养父母,包拯多次辞官,父母亡故后,他依礼制守丧,守丧期满依然不忍离家就职。
B.包拯为官清廉。端州前任知州用大肆敛取的当地特产砚台进贡,包拯到任后立即终止了这一行为,离任后没带走一块砚台。
C.包拯刚毅正直。为解决河水泛滥问题,包拯不畏权贵,强行拆除贵族势力跨河修建的楼台、花园、水榭,最终疏通了河道。
D.包拯熟识军务。他一方面反对贿赂契丹,力主加强军备;另一方面建议分兵各州,训练义勇,节省开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2)吏负钱帛多缧系,间辄逃去,并械其妻子者,类皆释之。
【5】包拯侦破盗割牛舌案,令盗贼惊服。请你说说包拯的断案逻辑。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决赛中,37岁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名校硕士毕业生,成为总冠军,引发社会热议。对此,雷海为认为自己受到关注是国为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传统文化,是一种好现象:有人认为雷海为夺冠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他还是个送外卖的:也有人认为,虽然雷海为只是个外卖小哥,但他丰富的内心和充实的精神生活是无人能及的。
对以上几种观点,你有何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