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闲瑕(xiá)时甚至睡梦中,他身处的环境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
B.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zhì)热的火焰。
C.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谛(dì)了。
D.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山泉在呜咽(yè)。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电磁波辐射的最大危害在于这种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的杀手是无形的。 ,日常工作、生活中普通电器带来的低强度电磁波辐射,这种辐射污染不像农药中毒、噪音污染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地损害着人体。
A.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B.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C.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D.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书斋(zhāi) 肿胀(zhàng) 妇孺皆知(rú) 如释重负
B. 诧异(chà) 字帖(tiē) 目不窥园(kuī) 大廷广众
C. 粗拙(zhuó) 屏嶂(zhàng) 慷慨淋漓(kǎi) 鞠躬尽瘁
D. 涉猎(shè) 挚友(zhì) 扑朔迷离(suò) 锋芒必露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霎(shà)时 镌(juàn)刻 巧妙绝纶##dot## (lún)
B.龟(jūn)裂 斡(wò)旋 锃(zèng)亮 ##dot## 潜滋暗长(qián)
C.拙(zhuó)劣 沼(zhǎo)泽 褪(tùi)色 草长(zhǎng)鹰飞
D.拾(shè)级 纤(qiān)维 驰聘(chěng ) 接踵(zhǒng)而至
5、下列有关文学文体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它主要描写新闻事件中的片段,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
B.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传记要求基本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应该基本准确。
C.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这类作品,或是记录历史,或是叙写现实,其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空虚构。
D.转述一般是信息的传递,要求传递得准确、完整,不改变事实,把握重点,不遗漏要点,并要求根据转述的对象,改变人称、时间、空间等。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堕落(duò) 彷徨(páng) 赋予(yǔ) 多髯(rǎn)
B.箬篷(ruò) 壬戌(xū) 眼眶(kuàng) 俶尔(chù)
C.差互(cī) 阡陌(xiān) 腐蚀(shí) 粗糙(cāo)
D.簌簌(sù) 连翘(qiào) 蓦然(mù) 掸去(dǎn)
7、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8、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 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 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1】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愿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 B. 不闻爷娘唤女声 阿姊闻妹来
C. 策勋十二转 军书十二卷 D. 朔气传金柝 雄兔脚扑朔
【2】翻译下面句子。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4】谈谈你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
9、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请从炼字角度品析诗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2】请结合诗中具体诗句,说一说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
10、(题文)温哥华冬奥会精彩纷呈中国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寒假归来,团支部决定办一期“聚焦冬奥会”的壁报,作为壁报组成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小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根据内容把标题补齐(要求字数与前半句相同)。
短道速滑孤军奋战,( )
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比赛可谓一波三折、惊险刺激,中国队只有18岁小将周洋最终滑进了决赛。她要面对的是一个八人参加的大决赛,其中包括三名集团作战的韩国选手,以一敌三,似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接下来的两分多钟,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韩国人果然采用了惯用的夹击和轮流领滑战术,但是凭借着超强的信心和超群的实力,孤军奋战的周洋给了人们一个巨大的惊喜。她在倒数第三圈就把所有的韩国选手甩在身后,最后以绝对的优势率先冲过终点夺得冠军。周洋的这枚金牌不仅使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的金牌数量历史性的达到了3枚,同时也创造了另外两个纪录,她打破了韩国选手连续两届垄断,也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冬奥会冠军。
【2】(小题2)比赛结束后有记者问周洋:“奥运会冠军对你意味着什么?”周洋回答:“可能会改变很多,以后会更有信心,也会让我爸妈生活得更好。”周洋的此番表态经媒体传开后,各方纷纷发表评论。请你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并从中提取两条对获奖感言的主要意见。
材料一:一项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2856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9.9%的人认为周洋的获奖感言“发自肺腑,真实感人”,73.4%的人表示周洋的“对父母的孝顺和责任感,值得学习”,45.4%的人同意“爱家才能爱国”。
材料二: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说:“孝敬父母感谢父母都对,心里面也要有国家,要把国家放在前面,别光说父母就完了,这个要把它提出来。”他表示,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德育教育。
意见一:
意见二:
【3】(小题3)壁报的最后一部分是“我的看法”,请你就“感谢父母与感谢祖国矛盾吗”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11、腹有诗书气自华
(1)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 , 。”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2)在《登飞来峰》一诗中,作者以“浮云”为喻,表达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的诗句是: , 。
(3)《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奇妙的比喻描写月光洒满庭院的句子:
, , 。
(4)《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
(5)登高远眺,万物皆于脚下。这时的你心中便自然会涌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气概。(用《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12、阅读积累。
(1)《朝花夕拾》中以下的篇目没有涉及到“长妈妈”这个人物的选项是(______)。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藤野先生》 C.《五猖会》 D.《阿长与<山海经>》
(2)下面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______)。
A.保尔13岁时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B.书中描写了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等。
C.“保尔”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D.她是一个聪明、美丽、善良、敢于斗争的女人,在保尔的影响下,她向顽固的父亲造反,思想要求进步,但她贪图安逸生活,不能吃苦。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妻子冬妮娅的形象。
(3)选段:
“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对“神父”如此愤恨的原因是:_________
13、陵园的设计方案是通过竞争入选的。当时对送选的40余份设计图纸,采取了密封评议的方式。有许多中外建筑师参加,但入选的前三名都是中国建筑师。首奖是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钟有“示警”和“自由”的涵义,它象征着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革命的意义和贡献,同时又与陵墓所在地的钟山相吻合。这一构思反映了设计人立意的深刻与精妙,令人叹服。在具体设计方面,他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采取了中西合璧的手法和技术,特别是汲取了我国古代建筑中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中轴对称的总平面布局、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很好地表现了陵园的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的不朽精神,在后来的实际使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陵园工程于1926年1月动工,3月26日奠基,至1929年基本完成。同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由北京香山碧云寺运来安葬,但末期工程直到1931年10月才全部竣工。陵园用地面积2000多亩,前后施工6年,使用的经费按当时的币值计400余万元。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
【2】选文中哪些文字表明国内外人士对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敬仰?请摘录在下面。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至1929年基本完成”一句中“基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5】根据语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吕彦直的钟形设计被选中的原因是什么?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金络渡
①这条奔淌在湘东大山中的河,叫野马河。嵌在野马河中段南北相对的两个小渡口,都叫金络渡。金络渡的摆渡人,叫钟水生。
②钟水生五十好几了,大脸盘黑里透红,身板宽厚、挺直,只是短发间泛出星星白霜,透露出些许“老”的消息。
③日子如流水,钟水生怎么也想不到,高中毕业后入伍当了四年海军,转业到地方,本可以在城里安排工作,却自愿回老家来摆渡,一口气当了三十年的“河军”!
④这个县原本偏僻,还穷,而这块地方又是本县的最冷清处。野马河上不可能花大钱去架一座钢筋水泥桥,但河两岸总有人要来来往往,于是金络渡就成了一个常设机构。摆渡人是由镇政府聘请的合同工,乘客过河不需要付船钱,也算是一种福利。
⑤钟水生的父母、妻子和孩子,把农活家务活包揽了,让他一门心思当好早出晚归的摆渡人。早上出门,父亲总是嘱咐他:“家里的事,你不要操心,你就当好摆渡人”每一次他都会连连点头,带上家里给他准备的午饭和茶水赶往渡口。
⑥又是草长莺飞的春天。野马河上的雾气,渐薄渐淡。隔河相对的两个渡口,这时都静了下来。野马河不宽,但水流得很急,河滩一年四季潮乎乎的,不管是穿鞋的还是赤脚的,都得走过这段十多米的河滩路,才能上船。从早上六点到现在,渡船穿梭般一来一去,渡人多少,便留下多少双沾泥巴和不沾泥巴的脚印。上年纪的老人和学生伢妹子的脚印都不会沾上泥巴,因为他们是钟水生一个一个背上船的。
⑦钟水生除了寒冬腊月穿长筒套鞋外,其余的季节都是赤脚,裤管高高卷起。当所有的人上船后,他洗干净脚上的泥巴,在船尾操起双桨,高喊一声:“坐稳了哟——开船了!"
⑧这一幕旷日持久,又平常又真切。
⑨老人说:“水生呀,我的儿孙都没你这样的耐得烦。”小学生说:“穿再漂亮的鞋子,也不会弄脏,谢谢钟爷爷。”钟水生灿烂地笑了说,“应该的,应该的,我小时候上学和回家,都是由摆渡人背来背去的,我是比着他的样子学哩。”有人问:“那个摆渡人是谁呀?”“他叫宫子山。我叫他宫大爷。”“宫大爷该过九十了吧?”“他老人家不在了。三十年前那个春天,野马河发大水。他为救一个坐船不慎落水的妇女,卷进了一个大漩涡里……那个被救起的人,就是我娘。那一年,宫大爷六十五岁,我二十二岁。”
⑩钟水生把渡船弄得干干净净,然后坐在船头喝茶。阳光下,听着河水流动的声音,他又想起了在潜艇上当海军的日子。
⑪一次,在潜望镜里,他看见一条刚死去的鲸鱼。后来舰长告诉他,死去的鲸鱼会创造出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可以维持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是寂寞海底最温馨的“绿洲”。动物学家把这个悲壮的过程,叫做“鲸落”。正如英雄故去,他的精神不死,会滋养一代一代的后继者。
⑫钟水生尽心尽责地当了四年海军。转业的时候,摆渡人宫大爷为救他娘牺牲了。在宫大爷的追悼会上,钟水生的父亲对他说:“水生,你回老家来吧,当摆渡人。人家嫌这工作不赚钱,还又苦又累,镇政府着急找不到合适的人,为了你娘捡回一条命,为了死去的宫大爷,为了过河的父老乡亲,回来做这件事吧!”
⑬就这样,钟水生成了野马河上的摆渡人。
⑭桨声里的野马河,流了三十年,潮涨潮退,周而复始。钟水生知道,他也会有划不动船的那一天,好在他两个儿子,都在本乡本土做泥工、木工,都很乐意做摆渡人,谁来干由他说了算。想到这里,钟水生不由得笑出了声。
⑮忽然有一天,省报记者到这个县来采写扶贫攻坚的新闻,无意中听说了钟水生和金络渡的故事,于是兴致勃勃地采访后,写了一篇人物特写在报上登载,题目是《鲸落金络渡》。
【1】请按照时间顺序概括钟水生的故事,把相关内容填写在下面表格中。
时间 | 钟水生的故事 |
高中毕业后 | ①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 | 他回乡当了摆渡人 |
三十年间 | ③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_ | 他将让儿子接替他 |
【2】第⑨段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3】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可以删掉,你是怎么认为的?谈谈你的看法。
15、请以“家乡新变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③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