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最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较中,我们丢失了自己。
②我们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比成绩、比结果、比地位、比职称、比权势、比财富等等,不一而足。
③也就是说,不管哪种结果,都会让我们变得不平静。
④前者往往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后者往往使我们变得不快、郁闷,甚至燃起嫉恨之火。
⑤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强于别人,一种是自己弱于别人。
A.①②⑤③④
B.②①③⑤④
C.②⑤④③①
D.②⑤①④③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 )
A.《左传》——道家经典
B.苏轼——北宋文学家
C.表——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水浒传》——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
3、下列对于范仲淹和欧阳修的陈述,错误的两项是( )
A.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谥号“靖节先生”,世称“范文忠公”。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B.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好友滕子京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C.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欧阳修,范仲淹是这个运动的支持者。而范仲淹发起的“庆历新政”,也得到了时为谏官的欧阳修“上书言事”。他们两个政见一致,既是政治上的同盟,又是生活中的好友。
D. 唐宋八大家中宋六大家中的欧阳修,除自己外,其余五人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均出自他的门下。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天的西湖,草长莺飞,风声鹤唳。漫步在西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B.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C.在王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李金同学突然就恍然大悟了。
D.作为一名外交家,他的睿智和妙语连珠,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5、刍甿乘马
刍甿之市,见市子之骑而都①也,慕之。顾无所得马,归而惋形于色。一夕乃梦骑乐甚寤而与其友言之。其友怜而与俱适市,僦②马与之,骑以如陌。马见青而风③,嘶而驰,駜④然而骧⑤,蹩⑥然而若凫。刍甿抱鞍而号,旋于马腹之下,马跃而过之,头入于泥尺有咫。其友驰救之免。归乃谓其子曰:“知命者有大戒,惟慎无乘马而已!”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都:美盛;漂亮。②僦:租赁。③风:放逸, 走失。④駜:马肥壮力强貌。⑤骧:马首昂举。⑥蹩:躲躲闪闪地走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刍甿之市/居庙堂之高 B. 其友怜而与俱适市/安陵君其许寡人
C. 归而惋形于色/云归而岩穴暝 D. 蹩然而若凫/烨然若神人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一 夕 乃 梦 骑 乐 甚 寤 而 与 其 友 言 之。
【3】选文中刍甿的愚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阕主要描写了塞下风景之“__________”,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
【2】请谈谈你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理解。
7、某校九(3)班开展“文学与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
通知
各位同学:
为了弘扬和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班邀请了知识渊博的马教授于2020年5月20日在本班教室开展以“文学与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同学们按时参加。
2020年5月18日
九(3)班班委会
①通知的内容有一处表述不完整,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
③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①请将下列代指年龄的词语,按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A.垂髫 B.弱冠 C.襁褓 D.束发
_________________
②《范进中举》中“世先生同在桑梓”,“桑梓”指的是____;《无题》中“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青鸟”指的是____。
(3)活动中,马教授出了一道趣味题:在不考虑平仄的情况下,以“祖冲之”为上联,最适合用作下联的一项是(_____)
A.秦始皇 B.朱元璋 C.李时珍 D.孙行者
8、古诗文默写。(请规范书写)
(1)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大雪三日,______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
(4)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着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三篇短文
【甲】清欢
林清玄①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阙词,非常喜欢,主要是爱极了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那么,“清欢”是什么呢?
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
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圆通寺的山下,我们常常沿着上山的石阶,走走,坐坐,停停,看看。我们顺手拈下山道两旁熟透的木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觉清香胜蜜,心里遂有一种春天才会有的欢愉。
后来,朋友到国外去了。我又去了一趟圆通寺,寺院的门口摆满各种摊子。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里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有两摊是卖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飘去。……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便沉默地转身离开了。
难道现代人的欢乐,就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吗?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了呢?
其实,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凡人多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如是说。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乙】寂寞
梁实秋②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选自《雅舍小品补遗》,有删节)
【丙】寂寞
龙应台
我曾经三十天蛰居山庄,足不离户。坐在阳台上记录每天落日下山的分秒和它落下时与山棱碰触的点的移动。有时候,迷航的鸟不小心飞进屋内,拍打着翅膀从一个书架闯到另一个书架,迷乱惊慌地寻找出路。在特别湿润的日子里,我将阳台落地玻璃门大大敞开,站在客厅中央,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云,看着这朵云,从山峰那边慢慢飘过来、飘过来,越过阳台,全面进入我的客厅,把我包裹在内,而后流向每个房间,最终分成小朵,从不同的窗口飘出,回归山岚。
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离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老鹰独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
我细细在想,寂寞,是个什么状态?
寂坐时,常想到晚明张岱,他深夜独自到湖上看大雪,他显然不觉寂寞——寂寞可能是美学的必要。但是,国破家亡、人事全非、当他在为自己写墓志铭的时候呢?
张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
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张岱“鸡鸣枕上,夜气方回”时,“遥思往事,忆即书之”“五十年来,总成一梦”时怕已悟得。
(选自《目送》,有删改)
【注释】①林清玄,1953年出生,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②梁实秋(1903—1987),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雅舒小品补遗》创作于1928—1948年。
【1】梁秋实说“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从而到达自己想要追寻的境界。请联系三篇短文,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文章 | 古人的诗文 | 境界 |
林清玄的《清欢》 | ①_____________ | 以清为欢 |
梁实秋的《寂寞》 | 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 | ②_____________ |
龙应台的《寂寞》 | 张岱的“遥思入事,忆即书之” | ③_____________ |
【2】有人说,甲文中林清玄倡导“清欢”是入世的,积极的;而乙文梁实秋谈“清福”是避世的,消极的。请根据你对他们的了解,谈谈你的看法。
【3】乙文与丙文中同是写“月”与“树”,你更喜欢哪一句?请作赏析。
A.“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
B.“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高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
【4】龙应台说“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那么如何在“无边无际无着落”的寂寞中感知“清福”,修得“清欢”呢?请联系三篇短文概括回答。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滋养我们的诗意人生
古典诗词,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到穿梭街头的外卖员、科研一线的工程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字,沁润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餐一食中对生活的体悟,阖家团圆时对幸福的期盼,寒来暑往间对自然的亲近,桃李花开处对师长的感恩……都让生活充满了诗意的惊喜。
无论多大年纪、何种职业、身处怎样境遇,人们都渴望得到精神慰藉。只要喜欢诗意的生活,每个人都能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悦中,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希望里,在李白的豪迈、杜甫的沉郁、陶渊明的恬淡中汲取营养,用古老诗句激活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建构精神沃野中的希望家园。
面对内蒙古草原的美酒羔羊时想起“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品尝彩云之南的菌子时吟哦“石罅青蛇湿,风楗白菌干”……这是诗词赋予生活的独特美感。A。从看似遥远的诗文中寻找情感共鸣,我们就能更好认识自然的风花雪月、感受人生的离合悲欢,将积淀千年的智慧作为参照系,在困境中、迷茫时,从中寻找攻坚克难的底气、心怀天下的志气、寒梅立雪的骨气、踏浪前行的勇气。
从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到深邃厚重的经史子集,B。传统文化是我们背过的古诗,是从小学到大的文言文,传统文化是你、是我,是我们每个人的筋骨肉和精气神,我们的存在过程就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尽管欣赏古典之美不限人群,但理解古人哲思却存在“门槛”。悠远的历史,迥异的生活,古奥的文字,以及词句中的微言大义,都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文化节目的热播,为初学者叩开了解传统文化的大门,而与千古圣哲神交,还需积年累月、一以贯之的努力。
从李贺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到白居易的“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古人曾想象过站在地球之外回望地球的景象。如今,这样的诗意想象已走入现实,中国人已经可以在自己的空间站里长期驻留。读过古人这些诗词,对中国空间站的宇宙级浪漫或许会有更深的理解。当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体悟诗词之美并从中收获进步时,诗词就不再是读书时的“死记硬背”、考试时的“绞尽脑汁”,而将化作我们的生活情趣、处世智慧。
(《人民日报》2023年2月)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典诗词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
B.人的年龄、职业、身处环境尽管有差异,但人们都渴望在诗歌中得到精神慰藉。
C.《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文化节目,能够帮一些初学者了解传统文化。
D.人们能在日常生活中体悟诗词之美并从中收获进步,诗词将为我们的生活增加情趣和处世智慧。
【2】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还原到原文的AB处,并简述理由。
①走进诗词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要从历史文脉中汲取精神力量。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3】请你在“阖家团圆时对幸福的期盼,寒来暑往间对自然的亲近,桃李花开处对师长的感恩”这三个场景中,任选一个,引用恰当的诗句,写一段话,展现你诗意人生。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部分中学生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诗耳熟能详,但是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拖延现象却屡见不鲜。拖延是个人在明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现实生活中认为自己患拖延症的人不少,调查表明:50%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心理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当拖延行为成为一种牢固的行为习惯时,那就是患上了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会给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患有拖延症的人往往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不断地否定自我,严重的还会伴有焦虑症、抑郁症。
【材料二】
拖延症常见的类型如下图:
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有的人因害怕失败,不想承担失败的后果而拖延;有的人因过于追求完美,害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拖延;有的人本身就懒惰,不愿做事情;还有的人是受负面情绪影响,行动受阻。其次,也有外界因素,如任务过多或者难度过大,超出了个人的能力,会让人拖延或逃避任务;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也往往会导致拖延行为。
【材料三】
哈佛大学人才学家哈里克说:世上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当下,过大的工作压力会让人产生及时行乐、能拖就拖的想法。再加上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刷微博、刷微信、淘宝、玩游戏等等,让我们感到轻松愉悦,但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当发现时间不够时,我们就会出现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和轻松状态不停地交替转化,最终造成拖延。
那么,如何克服拖延呢?答案是:行动起来!
管理学家总结了一条行动力公式,叫“POA=(P×A)/O”,POA是Power of Action,P是Partner,A是Acceleration,O是Objective, 即“行动力=(伙伴×方法)/目标”。
【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患拖延症的人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并会患上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
B.拖延是个人在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把计划做的事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C.任务过多或者难度过大以及娱乐方面的诱惑等都是造成拖延症的外界因素。
D.过大的工作压力会杀伤人的积极性,让人产生及时行乐、能拖就拖的想法。
【2】下面是一位拖延症学生某个周日的观察记录,请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他有几种常见的拖延症类型和可能导致他拖延症的原因。
观察记录 |
8点:起床,吃早餐。 9点:家长叫他做作业,他说时间还早,要休息一下。 11点:家长再催,他依然说时间还早,作业肯定能做完。 12点:吃午饭,午休。 15点:开始做作业。 15点20分:跑去吃水果、用iPad听音乐。 17点:还在听音乐,家长问他作业是否完成,他说离明天上学还早呢,不着急。 22点:还未完成作业任务,家长想检查作业,他说都怪你们一直打扰我,让我不能专心写作业! 第二天上学,老师给家长发来短信:您的孩子又没交作业! |
【3】克服拖延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强行动力。请结合材料三中管理学家提出的“行动力公式”,谈谈怎样增强行动力。
12、任务二:
作家迟子建在新作《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说:“经风吹雨打活下来的花,往往盛开得最绚烂;历世事凛冽仍火热的心,往往会被命运善待。人生就是一场向死而生的修行,越是想哭的时候,越要笑得更大声。挺过去,走下去,在苦难中欢歌猛进,就是生而为人最大的勇敢。”
亲爱的同学,上面这段文字哪句话治愈了你?请你任选一句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立意自定:③不许抄袭、套写: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