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天文学家发现黑洞喷气可以通过分散和加热星际气体来影响星系中的恒星形成,这一发现有助于加深对银河系演化及命运的理解。 。黑洞喷气通过在大面积上分散和加热大量气体来影响星系中的恒星形成。

①气体会因重力被吸进质量巨大的黑洞

②在银河系中心就盘踞着这样一个黑洞

③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位于该星系中心

④但又能摆脱重力影响喷射出来而形成一种黑洞喷气现象

⑤此次天体物理学家对星系IC5063的观察研究表明

⑥天文学家已经知道一些星系的演化会受其中心特大质量黑洞的影响

A. ⑤③①④⑥②   B. ⑤①⑥③②④   C. ⑥②⑤③①④   D. ⑥③①④⑤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骊山华清池景区推出智能电子导游项目,每位游客都可以领取一部电子导游器,享受一对一讲解服务,这项服务丰富了景区的旅游品质和文化内涵。

B. 2017 年12月18 日,中国空军编队首次飞越对马海峡,赴日本海国际空域训练,检验远洋实战能力。

C. 一旦某个节日被赋予某种特定的含义,商家就可以根据和利用这些含义,在一系列设计、销售、生产活动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D. 受近地面湿度较大以及降温的影,陕西甘肃部分地区再度出现大雾天,这给当地交通运输带来不便。

3、古代的死刑在什么季节行刑?    (    )

A.春初

B.夏

C.夏末

D.秋冬

4、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B.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下列诗句中哪项不是描写乐器的?(  

A.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B.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C.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D.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魏景超:用心守护植物健康成长

魏景超(1908~1976),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193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园艺系。1933年。他参加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研究生考试,名列全国第一。1937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任职,在水稻病害研究、真茵分类学及植物病毒学研究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大学毕业后就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金钥匙”奖,并成为“斐陶斐”学会会员。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利用可利用的时间和设备,放弃节假日休息,参加暑期学校学习、参观实验室和农场、访问老教授,以获取知识,汲取经验和新的见解。在学校里,他更是抓住学校资源,勤奋刻苦。图书馆里,他埋头钻研;实验室里,他观察切片、制作标本,孜孜不倦。爱恩、善学、勤问的他。努力摄取国外新知识、新技术,汇集大量的宝贵文献与读书笔记。可惜的是,回国正值抗日战争期间,魏景超积累了四年的书籍、笔记随交运的美国轮船一起在日机轰炸下沉于太平洋底。

回国后执教于金陵大学的魏景超,面对国内农业教材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边执教边精心编写讲义、教材。外出采集标本、调查农作物病虫害情况、拍摄照片、绘制讲解图表等,身体力行。他先后讲授过普通和高级植物病理学、作物病害、真菌学、细菌学、植物免疫学和病毒学等课程。出版有《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真菌重要目、科、属分类检索表》等优秀教材、书籍。

魏景超十分注重课前准备工作,细致地整理授课内容、思路,并结合当时最新研究成果的讲解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确保课堂的高效授课。课堂上,他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实验室里,他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操作,及时指正规范;野外实习时,他认真传授观察作物病情和采集标本的知识。他注重因材施教,对低年级学生侧重基础知识的把握,对高年级学生侧重独立探索、学习的能力培养。对跟随他研究学习的十几个学生,他按各人的进修计划进行个别指导,耐心细致,诲人不倦。抗日战争期间,他常到外校兼课,将其所得资助家在沦陷区或家境困难的同学,竭力培养农业人才。他要求年轻助教作充分的课前准备,上课时还经常跟班听讲,对缺点加以指正,给予必要的示范。严谨的态度、躬亲的姿态,用“心”教学的魏景超对学生和其他老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水稻病害方面,魏景超先后发表8篇重要的学术报告及论文。他实地调查试验,足迹遍布江、浙、沪、闽、粤、桂、皖等近10个省市地区。他编写了《水稻病原手册》,详细记载了我国已发现和国外报道过寄生于水稻的约250种微生物,对重要病原茵简要说明其诱致的症状、发病因素和防治方法。该书作为诊断稻病的工具书,多年来为国内外同行所采用或引用。

在真菌分类学上,魏景超亦有卓越贡献。1948年,魏景超重新鉴定了番茄漆腐病的病原菌,更正了其所属类别,还澄清并鉴定了豇豆和大豆叶斑病病原茵。晚年的他辗转在病榻与书桌之间,日夜辛劳长达6年,完成了《真菌鉴定手册》,填补了我国真菌鉴定工具书的空白。

在植物病毒学研究方面,魏景超历来重视科学研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早在上世纪40年代初期。他在成都附近调查烟草和番茄病害。之后又致力于华东地区十字花科蔬菜花叶病的考察、研究,阐明了常见病害的症状、病原、寄主范围及防治方法。尤其在油菜病毒研究方面,总结出油菜远村育秧、避蚜防病毒的有效措施。

晚年身患重病的魏景超,仍心系国家。1956年江苏省昆山县油菜田发生严重病害之际,他在同志们搀扶下仍然在田间跋涉,观察油莱病情,同行者无不感动。  

“以振兴中国农业为己任”,上下求索,魏景超用躬行的一生诠释了践行者的姿态。

(摘编自李姝昱《魏景超:用心守护植物健康成长》)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魏景超素质超群,参加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研究生考试,名列全国第一;大学毕业后获“金钥匙”奖,成为“斐陶斐”学会会员。

B. 魏景超四年留美期间带回的资料因日机轰炸而随美国轮船沉于太平洋底;任职金陵大学期间,他边执教边编写讲义教材。

C. 魏景超曾到多个地区采集标本、考察研究农作物病虫害情况,田间跋涉,身体力行;晚年带病辛苦工作6年,著作颇丰。

D. 在真菌分类研究中,魏景超也经历了失败,但他不气馁,鼓足劲头继续干;对出现的错误,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纠正。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魏景超留美期间,深感振兴农业才能解决民生问题,利用可利用的时间和设备,抓住学校资源,埋头钻研,努力摄取国外的新知识、新技术。

B. 魏景超回国后任教于金陵大学,授课准备充分,内容新颖,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资助困难学生,竭力培养农业人才。

C. 水稻病害研究方面,魏景超发表8篇重要文章,在近10个省市地区实地调查试验.他编写的工具书《水稻病原手册》,多年来为同行所重视。

D. 真菌分类学研究方面,魏景超重新鉴定了番茄漆腐病的病原菌,澄清并鉴定了豇豆和大豆叶斑病病原菌;晚年填补了真菌鉴定工具书的空白。

E. 植物病毒学研究方面,魏景超调查了烟草和番茄病害,考察研究了华东地区十字花科蔬菜花叶病,尤其在油菜病毒研究方面取得了有效突破。

3本文突出了魏景超多方面的宝贵品质,请就其中一个方面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2)_________________,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

(4)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间关莺语花底滑

(2)其间旦暮闻何物?  

(3)   此时无声胜有声。

(4)鸷鸟之不群兮,  

(5)屈心而抑志兮,  

(6)芳与泽其杂糅兮,  

 

9、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_________《书愤》)

(2)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论语>七则》)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曲两种旋律、音色交错出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陋室铭》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揭示全文主旨。

(2)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裙,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诗人追求高洁品质,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

(3)杜鹃,因其啼声哀婉,往往能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和《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一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11、(1)古典诗词中常有“落日”意象,如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出唐代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耻于从师的心理。

(3)《红楼梦》中的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写山峦众多,随着诗人行踪的变化而忽高忽低。“千山高复低”既暗示了鲁山之高,又间接表现了诗人山行的愉悦之情。

B. 诗人在山中行走,所见的山峰也不断变换美好的形态。“好峰随处改”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C. “径”而曰“幽”,“行”而曰“独”,正合了诗人的“野情”。着一“迷”字,表达了诗人因陶醉于山野景色而流连忘返的情形。

D. 颈联一“霜”一“空”表现了深秋鲁山的空旷清幽,为尾联抒写诗人的思乡之情作铺垫。“云外一声鸡”暗示家乡之远,形象含蓄。

E. 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表现了诗人爱好山野景色的情趣,歌颂了祖国山河的秀美。

2这首诗围绕“行”字叙事、写景、抒情。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父泰,扬州刺史,有高名。袤少孤,早有识鉴。随叔父浑避难江东。时华歆为豫章太守,浑往依之,歆素与泰善,抚养袤如己子。年十七,乃还乡里。性清正。魏武帝初封诸子为,精选宾友,袤与徐干俱为临淄侯文学。司空王朗辟为掾,袤举高阳许允、扶风鲁芝、东莱王基,朗皆命之,后咸至大位,有重名。迁尚书郎,出为黎阳令,吏民悦服。转济阴太守,下车旌表孝悌,敬礼贤能,兴立庠序,开诱后进。会广平太守缺,宣帝谓袤曰:卢子家、王子雍继踵此郡,使世不乏贤,故复相屈。袤在广平,以德化为先,善作条教,郡中爱之。征拜侍中,百姓恋慕,涕泣路隅。毌丘俭作乱,景帝自出征之,与袤共载,曰:计将何先?袤曰:昔与俭俱为台郎有所知悉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帝称善。景元初,疾病失明,屡乞骸骨,不许。拜光禄大夫,封密陵伯。武帝践阼,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推荐。泰始中,诏以袤为司空。天子遣五官中郎将国坦就第拜授。袤前后辞让,遣息称上送印绶,至于十数。谓坦曰:魏以徐景山为司空,吾时为侍中,徐公语吾曰:'三公当上应天心,不敢以垂死之年,累辱朝廷也。'终于不就。遵大雅君子之迹,可不务乎!固辞,久之见许,以侯就第,拜仪同三司。九年薨,时年八十五。帝于东堂发哀,赐钱三十万以供丧事。谥曰元。

(选自《晋书·郑袤传》)

【注】亚夫:周亚夫(前199年~前143年),字亚夫,沛郡丰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西汉时期名将、丞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昔与俭俱为台郎/有所知悉/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

B.昔与俭俱为台郎/有所知悉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

C.昔与俭俱为台郎/有所知悉/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

D.昔与俭俱为台郎/有所知悉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武帝,指曹操。曹操虽未称帝,但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封其为皇帝,并追赠谥号为武。

B.侯,是爵位名,春秋时期为了分封功臣和外戚,设立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庠序,商周时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后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有“谨庠序之教”。

D.践阼,意为皇帝即位、登基。指天子祭祀时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登上国君宝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袤身世孤独,从小寄居他家。郑袤少时便成了孤儿,跟随叔父郑浑到江东避难,后投靠父亲的旧友豫章太守华歆,华歆抚养他如同自己的孩子。

B.郑袤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郑袤在广平任职,把道德教化放在首位,以法规和教令治郡,郡人都很喜欢他;郑袤征召侍中时,百姓十分留念他。

C.郑袤推贤举能,为国出谋划策。在做司空王朗的属官时,他推选的许允、鲁芝、王基皆受到任用;毌丘俭发动叛乱时,他也为皇帝提出征讨计谋。

D.郑袤不慕仕进,多次拒绝征召。泰始年间皇帝任命郑袤为司空,郑袤坚决推辞,多次派儿子郑称把印绶交还皇上,但没被允许,还是被授予仪同三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卢子家、王子雍继踵此郡,使世不乏贤,故复相屈。

(2)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试着创作一篇能以生动的形象给人以某种启示的短小寓言。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