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保山中考二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依序填入括号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一座巨大的白雪  )顶骤然映入眼帘,日照其上,光艳耀目。原来我们已目睹了被称“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我们  )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lán(  )天,最后仿佛独jù(  )苍穹。

A.qiónɡ shí  

B.ɡōnɡ shè  

C.qiónɡ shè  

D.ɡōnɡ shí  

2、(题文)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fù)   怀(miǎn) 碍(zhǔ) 落(zhuì)

B. 徨(páng)  择(jué)   劣(zhuō)  无(chǐ)

C. (héng)  死(pián) 鱼(tiáo)  褓(qiáng)

D. (zé)   锁(jiā)   责(chì) 望(liǎo)

3、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⑴所以偏旁的数目比部首多,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⑵这是因为部首所取偏旁都是表意的,而偏旁除部分表意外,更多的是表声的。

⑶如“江”“河”中的“氵”“工 ”“可”都是偏旁,“氵”是部首,而“工”“可”只是表音的偏旁而不是部首。

⑷部首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A.⑶⑵⑷⑴ B.⑷⑶⑵⑴ C.⑷⑵⑶⑴ D.⑶⑴⑵⑷

4、下面句子中,存在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欣赏对联,可以增长人文知识,了解风俗人情,享受审美乐趣,陶冶情操。

D.调查表明,我国有将近百分之九十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5、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将自己的作品交给编辑时说:“请老师斧正!”

B.明天是老师六十周岁的生日,作为他的高足,我一定要前去为恩师祝寿。

C.主持人说:“刚才这位嘉宾的讲话十分精彩,他已经抛砖引玉,请大家继续发言。”

D.碰到刚开了一家连锁店的朋友,对他说:“老兄,我明天一定要惠顾你的新店。”

6、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三峡》一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

B.《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C.《与朱元思书》一文写景极有层次。例如课文第二段承“异水”二字,先后抓住“急”和“清”的特点,多角度展示了富春江之美。

D.《三峡》与《答谢中书书》在写景时都写到了猿鸣,然而不同的是《三峡》借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答谢中书书》则借猿鸣渲染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7、下面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自传色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要手段塑造人物,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真挚、深厚、丰富、细腻的情感。

B.保尔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做过傻事、错事,陷入绝境时曾一度动摇、绝望,但最终成长为百折不挠的钢铁战士。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精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很多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

D.小说中有很多人对保尔影响很大,如阿尔焦姆、朱赫来、冬妮娅等,这些人引领他走上了革命道路,使他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念无与为乐,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欣然起/夫君子之

B.念无与为乐/卿今才略

C.夜无月/大兄见事之晚乎

D.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当涉猎,见往事耳

【2】翻译下面的语句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请概括文中的“闲人”二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其哲理意味着(  )

A.当残夜还未消失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还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具有新事物必然寓于旧事物之中的道理。

B.“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的匆匆不可待,表达一种“时不待我”的紧迫感。

C.作者将“日”“春”放在“生”“入”之前,并且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D.全诗妙在描写景物节气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力量。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近日,学校组织开展“网络与语文”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各题。

【1】为了了解同学们使用电子阅读的情况和感受,你们小组准备开展一次校园调查。现在需要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请你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2】小组讨论:在你看来,电子阅读会不会替代传统阅读?请说说你的看法。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诗文默写

(1)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

(3) 杜甫在《望岳》中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4)《<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子曰:

(5)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释古仁人无论身处何地始终不忘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名著阅读积累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同时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以上文字出自散文集《_________》,曾名《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文段中的“她”是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

小安选择《好游戏玩不长》一文,设计探究小任务,以期理解卡尔维诺小说的内容及风格特点。

好游戏玩不长

卡尔维诺

1)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在玩打仗的游戏。

2)那里有一处干涸的溪流,岸边全是芦竹,河床上都是些灰黄的磐石。乔瓦尼诺在一片流着沙的河滩上做出扑到前面去袭击敌军的动作,然后手捂着胸口就地倒下来。

3)“红十字!”他叫道。“你是红十字的!快过来!没看见我受伤了吗?”

4)到那时为止一直扮演敌方机关枪的赛来内拉,跑向他去,在他的额头上碾压上一张薄荷的树叶,充作膏药。

5)乔瓦尼诺猛地蹦起来,横向拿着芦竹跳开了,胳膊伸得老开。“轰炸机!轰炸机对准目标了!嗖……轰隆!”然后就把一手的白砾石撒到赛来内拉的身上来。

6)然后,他们又玩起了骑兵巡逻队的交锋。要来个骑兵冲锋,还得需要个喇叭,乔瓦尼诺于是就撕开了他芦竹上的叶鞘,攥在合拢的双手里,并发出一种刺耳的嘶嘶声。正是那嘶嘶声作响时,出现了三个真正的士兵。

7)两个孩子,大气不敢出一声地,拖着芦竹尖,靠到一名战士身边。【A他正躺在草地上,举着步枪,而头盔、肩包、干粮袋、行军水壶、手榴弹、防毒面具是一个压在另一个之上地堆在他身上,就像是一场由不同物件构成的雪崩,把他给埋没了。那个士兵,从地上把脸转向孩子,他的眼睛是灰色的忧郁,唇间含着一片樱桃叶。孩子们蹲伏在他身边,芦竹被他们截在前面,和战士的步枪平行。乔瓦尼诺说:“你们在打仗吗?”

8)士兵在地上蹭了蹭下巴,张开嘴唇,吹走了那片樱桃叶,什么也没说。

9)“对不起,我们能到那下头去吗?”乔瓦尼诺壮着胆子问。那个士兵应该是做了个类似于耸肩膀的动作。孩子们赶紧踮着脚尖地跑掉了。

10)在一段斜坡上,坐着一位将军,用望远镜看着什么。他在膝盖上一张摊开的地形图上指指画画的,喘着粗气地跟他的参谋部长说着什么,还有一些军官曲着双腿,坐在他脚下的草丛里。

11)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一动不动地待在将军背后,使芦竹直挺挺地立正着。

12)“啊呀……敌人的炮火。”将军说,“全部击中了我们的人……啊呀……”然后其他一些话他们就听不懂了。他长满红毛的短小手指在地图上摩掌着,就像是肥大的毛虫。“失去一些弟兄是很痛心的,但是……啊呀……位置……”

13)参谋部的军官们在将军周围表现出很活跃的模样。

14)“自然,什么时候能看到葡萄园了,你们看见敌军的侦察所没有?”将军说。

15)“这在地图上标出来了,将军先生,”一位军官热情地说,“‘农居区’……”

16)但将军没有看地图,而是继续指着一个土丘,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知道,那是老头保洛的家,那个养蚕人的房子。

17)“这是第一个要轰掉的目标。”将军说。一个摆弄测角器的军官就报了一串数据。

18)此时,将军在地图上画上一个叉。忽然,远处响起一声爆炸。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惊跳起来。

19)“这两个家伙在这里干什么?”一个声音说道,同时孩子们感到自己的领子被揪了起来。

20)“是谁把这些孩子丢在作战区的?”

21)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用猫一般的一跳,逃脱了那些手掌,直到他们气喘不过来的时候,才停了下来。他们来到一个地方,那里的芦竹丛围出了一种又长又密的屏障,芦竹丛间,里头鲜绿外头淡绿的叶鞘随着漾起的风窸窣作响。

22)“这里,”乔瓦尼诺说,“我们有用来做武器的了。”但是,回到他们心中的愉悦感却被稍稍遮蔽住一些。

23)他们扔掉了陈旧的武器,在芦竹地里走起来。“你看我的多漂亮啊……”“但我的更高……”但好像没有一根能跟以前的比,就算把它们想成长矛,想成冲锋枪,或者是飞机都不能带来任何满足感了。

24)【B芦竹地倏地到了头。过了芦竹地后,是天空和大海。岸上是陡峭的狭窄田地,那里有笔直的苇子,接着就是海边滚圆的石头,海面又一浪接一浪地升了起来,一直涌到天边。

25)他们坐在地上,头垂着,缓缓地扯起一簇簇的草。先前玩打仗的游戏很有意思,但现在,他们的脑袋里总想起那个唇间含着叶子的士兵那忧伤的眼神,想起了将军抹掉了农舍的那毛茸茸的手指。

26)乔瓦尼诺尽量去想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游戏,他有了个主意。“一个新游戏!”他跳起来……

【1】细读小说,梳理情节。

玩打仗的游戏,玩得很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跑到新的芦竹地,想着新的游戏。

【2】细读文中【A】处,分析表达效果。

【3】芦竹地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叙事环境。简要分析【B】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4】小说中经常采用儿童叙述视角,结合学过的《孔乙己》;并联系文章内容,对其作用进行整理,完成表中的探究结果。

篇名

儿童叙述视角

探究结果

《孔乙己》

以一个不谙世事的的______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了_____

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连“我”这样的小孩子都如此冷漠,可见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好游戏玩不长》

通过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的儿童视角,看到了忧郁的战士,看到了指挥轰炸农舍的将军,看到了养蚕人农舍被随意的炸毁,看到了美好的芦竹地。

从最佳角度在最大容量中表现 儿童视野里的成人世界,有美好也有破坏,表达作者_____________

【5】根据以上探究过程,下面哪一项最不可能作为你们小组读书小论文的标题

A.《艰难与琐碎——小人物生活实录》

B.《直面与游离——卡尔维诺战争题材小说特色》

C.《论战争题材短篇小说的魅力》

D.《论卡尔维诺小说的“以轻写重”的技法》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核桃压枝低

王建领

①又是一年丰收季,又见核桃压枝低。

②这几天,只要你来到商洛,步入农村,往往不等你开口,就会有村夫农妇,或老叟稚童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欣慰地夸耀:“今年核桃结得繁。”

③放眼望去,整个商山洛水间,那一株株、一片片、一凹凹、一坡坡的核桃树,在秋日金色阳光下,自在地摇曳,煞是美丽。信步林间,一位饱经风霜、满脸慈祥的大爷,正用木杆支撑似要被一颗颗、一簇簇核桃压折的树枝;一个满脸稚气,活泼阳光的男童,不知从哪窜来,径直爬上核桃树,兴奋地表演起摘果、去皮、取仁的杂耍来。大爷一脸幸福地看着孙辈,也不喝斥,任由孩子在树上与我们一行几人捉迷藏。我问道:“大爷,你这核桃林今年收成怎样?”大爷干着手中的活,也不看我,如数家珍地说开来:“我房前、地里、山上共有二十株核桃,算两亩吧,今年少说也能收一千斤。”“能收多少钱?”“前几天有人来买,一出口一斤十块钱,我嫌采青糟蹋东西,没卖。到中秋节后成熟期再卖,少说也能卖一万三千元。”“你家几口人?”我继续问道。“我两口,我小儿子三口,一年的零花钱,家中大的开支补贴就看这核桃呢。核桃丰收了,心里就踏实了。”与大爷一样,商洛大约有80%的农民拥有核桃树,核桃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15%,人均近500元。我不由得感叹:这核桃可真是商洛农民的摇钱树啊!

④早就听说秦岭无闲草,商山有仙果,这仙果就是核桃。之所以称核桃为仙果,是因为核桃果仁的形状如缩小了的人脑,一分为二的果仁,是典型的两叶肺的外观,一分为四的果仁,是肾的轮廓。难怪人们常说多吃核桃,强身益脑。

⑤当年刚到商洛工作,但见秦岭深处,层林叠翠,绿浪一波接着一波推向远山;小溪欢歌,清泉一股连着一股汇成激流。水色山魂呈美景,秦风楚韵溢华章。当家乡人问我对商洛的第一印象时,我脱口而出:“山清水秀,经济落后。”孰料这话当即受到商洛同仁的挞伐:“仓颉造字、商鞅封地、四皓隐居、闯王屯兵,商洛历史文化厚重,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后来居上待有时。”

⑥是呀,商洛位置独特,是唯一的被秦岭全覆盖的地区,而秦岭又地处长江黄河分水岭、南北自然分界线,是我国乃至世界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商洛自然会得秦岭之灵韵底气,以其无尽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资源享誉全国。

⑦如今,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领下,商洛的各种资源得以开发利用,特别是经济类作物,核桃、板栗、柿子等全国有名。可以说,商洛核桃独步华夏。核桃树那笔直的树干,庞大的树冠,浓密的树阴,姣美的树形,给人一种挺拔伟岸之感;浓绿的阔叶给人一种厚重沉稳之感;枝间繁密的果子给人一种幸福喜悦之感。它的身上有我们取之不尽的东西,蕴含着无穷的魅力。作为生态林木,它从不挑地形,不争地劲,在商洛的房前屋后,山坡沟旁,枝繁叶茂地尽情生长,固土护绿,有的是担当;作为经济林木,它五年成木挂果,年复一年为人们提供长寿果,且与低秆作物和睦相处,农民务林种地两不误,生财聚宝,有的是奉献;作为用材林木,它木质坚韧,纹理美观,质地顺平,为上乘木材,家居日用,有的是用场;作为观赏林木,它上得了野岭,进得了园林,经济效益极佳,有的是市场。

⑧离开商洛时,我深深地感到:丰收季节,商洛呈现给人的除了无尽的核桃压枝的景致,还有在累累的硕果间,大人们忙碌的身影和孩子们嬉闹的场面。那荡漾在人们脸上的笑容和那压低枝头的核桃构成了一幅安逸、和谐、幸福的农家丰收图。我相信这幅图景会在人们的描绘中更美……

(选文有改动)

【1】结合语境,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意。

(1)可以说,商洛核桃独步华夏。

(2)枝间繁密的果子给人一种幸福喜悦之感。

【2】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发展经历了哪些变化?

【4】赏析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突出了商洛核桃树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话题作文

请以“距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积极向上,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卷面整洁,书写认真,不少于600字;

(3)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