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昭通中考一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医院实施“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模式,患者就诊时间可节省大约20%以上。

C.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D.我们要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要牢记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使命。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归(xǐng)       掇(cuān)          (pàn)                 后继(fù)

B.礼(shù)        子(méi)             暗(huì)                 然而止(jiá)

C.磅礴(bó)        裂(guī)               (wǎng)               其实(fù)

D.旋(wò)        部(dián)            (yù)                 精竭虑(dān)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俱乐部里有各种棋类、扑克、图书、报刊、杂志等,简直是包罗万象。

B.近几年来,王芳无时无刻不忘搜集和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民歌资料,为她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C.把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目前在我国还只是许多人的美好梦想。

D.他初涉文坛,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主题深刻的宏篇巨著,令人刮目相看。

4、下列几副弘扬优秀家风的对联中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A.上联:家传美德传家久   下联:世继家风继世长

B.上联:院大不如志大   下联:房宽难胜心宽

C.上联:师友肯临容膝地   下联:儿孙莫负等身书

D.上联:少读书,便是低天分   下联:行刻薄,真乃大糊涂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古代文体的一种,是古代臣子给君主的上书,内容多是谢恩、劝进、辞免、庆贺、贡物等。上表常含有秉忠陈情、倾诉心曲的意思,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B.“二十四节气歌”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其中的两个“春”依次代表“春分”和“立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开幕即在春分之日。

C.古代很多文人雅士在“名”和“字”之外还有“号”,常用来表达生活经历、思乡情趣、处境心愿等,如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死后谥号“文忠”。

D.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政通人和”出自《岳阳楼记》,“一鼓作气”出自《左传·曹刿论战》,“门庭若市”出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yùn   bǐng)息   qì)   海角

B.lù)宿   zhì)热   zhuó)   重负

C.cái   chàn)抖   yān)红   杂税

D.kuò)   qìng   chàn)悔   而不含(qì)

7、下列作家、作品、国籍/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卖油翁》——欧阳修——北宋

B.《孙权劝学》——司马迁——北宋

C.《最后一课》——都德——法国

D.《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至若春和______

(2)去怀乡______

(3)宠辱______

(4)予尝古仁人之心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作者怎么样的思想境界?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面对《蒹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B.诗中表现了主人公执着追寻意中人却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C.本诗每章开头写景,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的晚秋画面。

D.本诗与《关雎》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寄意。

【2】诗中反复吟咏“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有什么作用?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手机作为现代通讯的重要手段,日益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渐渐成为人们联络感情、互通信息的必需品。手机也悄然进入校园,成为中学生的喜爱品。据调查,目前有60—70%的中学生携带手机,80%多的中学生主张带手机,80%以上的老师和家长认为中学生不应带手机进入校园。那么,中学生究竟应不应该带手机进入校园,成为我们青少年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请结合实际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50字左右。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古诗文名句默写。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物何足贵,__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3)____________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4)古人善于触景抒情。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景表达游子悲苦的思乡心情;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大漠边关绮丽风光的赞美;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走近名著。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以上材料选自____国作家____的作品,在____庄园,她爱上了男主人公____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   ,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   ,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②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1】【1根据上下文,在第①段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

2】【2上文主要描写了枯水季节壶口瀑布的情态。请从中摘选一句描写的语句,并简析作者是怎样描述壶口瀑布的特点的。

3】【3第①段末尾写了当地一个关于黑猪的故事,作者的用意是__________

4】【4作者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时的“沉思”是(用自己的话回答):___________

14、   直播带货,有规矩才有未来

①日前,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通知,要求起草制定《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两项标准,首部全国性直播电商标准将于7月出台并施行。笔者认为,直播带货必须讲规矩,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推动直播带货产业行稳致远。

②时下,直播带货掀起了新型消费热潮。疫情防控期间,依赖线下客源的企业和商家受到较大冲击,线上线下商家开始将直播带货作为重要运营方式,各界人士纷纷走进直播间推荐特色产品,新型消费热潮悄然升起。直播带货一改传统销售模式,借助录像设备和网络在主播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加强了供销对接,刷新了消费体验,不但激活了市场活力,也成为推动脱贫攻坚、助力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③商务部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可以说,直播带货已不是“去库存”“冲销量”的应急之举,而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新举措。然而,直播带货运营存在的问题众多。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报告显示,37.3%的消费者遇到过夸大宣传、货不对板、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问题,还有一些基础服务性问题也需要解决。就发展现状而言,规范直播带货,势在必行。

④直播带货产业涉及的主体多,如何规范?

⑤要厘清主播、产品发布平台、产品供应企业等参与方的责任,明确行为规范。有些主播直接在直播间销售商品,有些通过宣传为商家引流,不同主播担任的角色不同,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尽相同。目前,对于主播责任的认定存在不同观点,须进一步商讨。要制定管理标准,加强监管。唯有使直播带货有据可依、有规可循,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整个产业才能实现良性发展。此外,从消费升级趋势看,消费者购物不再仅关注价格,商品质量好、服务体验优等都是消费的动力,直播带货大有可为。各参与方必须认识到,一锤子买卖长久不了,只有诚信经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⑥标准和规范的明确是新的开始,期待主播和相关平台及企业严格执行、诚信守规,促进直播带货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1下列对选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提出观点,直播带货必须讲规矩,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推动产业行稳致远。

B.第③段运用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阐明直播带货产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C.“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一锤子买卖长久不了”等语句,使文章语言严谨中不失活泼。

D.文章关注社会生活与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2从选文看,应从哪几个方面规范直播带货?请简要概括。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在《植树的牧羊人》中,“我”走进阿尔卑斯山,见证了牧羊人艾力泽·布菲创造的人间奇迹,看到他身上闪烁着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一场旅行、一种尝试或者一次活动,让你看到了生活中非凡的意义。

请以“不虚此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做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写作提示:(1)“此行”中你的体验一定很精彩,你经历了什么?有哪些收获?(2)记叙事情时,可对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具体的描述,理清写作思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