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保山中考三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各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长(qí) 跄(1àng) 精神铄(jué) 踌(zhù)

B.裂(guī) 星宿(sù) 丢三四(1à) 面(huò)

C.笑(chī) 伛(1ǚ) 锐不可(dāng) 隐(cè)

D.女(shū) ##dot## 挛(jīng) 步履跚(pán) 温(xīng)

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是坚决惩治腐败的政治宣言。(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B.巡天太极、筷子夹茶水、太空动感单车、空间站折叠厨房……一系列新奇而有趣的“太空细节”将遥远神秘的深空拉近至普通人的身边。(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C.《长津湖》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上映不到两天时间票房累计突破6亿元左右,创中国影史单日票房等11项影史纪录。(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D.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罪与罚》等。(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后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B.跳水姑娘吕伟“飞天”凌空的-刹那,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翘首而望、屏息敛声

C.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D.围绕反对“四风”,重点整治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服务不主动、不贴心,纪律性不强,“为官不为”,上推下卸、殚精竭虑、办事效率低等问题。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是李白和杜甫,被人合称为“李杜”,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仙”;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史称“诗圣”。

B.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而臣下谥号则由朝廷赐予,如范仲淹谥号“文正”,欧阳修谥号“文忠”。

C.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舍弟”是对自己弟弟的谦称。钱钟书说,“内人杨绛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内人”是对自己妻子的尊称。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加强了管理。

B.“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受到中小学生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新颖、内涵丰富。

C.2022年冬奥会赛会志愿者招募启动后,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报名者以青年学生为主。

D.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

B.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的要素,任何人都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C.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唐雎不辱使命》就是选自其中的《魏策》。

D.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7、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张每天上网玩游戏,玩得甚至连饭都忘了吃,真是鞠躬尽瘁啊。

B.董仲舒专注研读《春秋》,目不窥园,以致他的弟子中有人三年没有见到过老师的面。

C.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内向胆怯、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许多外出务工的家长却不以为然

D.雷声轰隆,夏雨如田径赛场上的运动员尽情挥洒的热汗,让人感到慷慨淋漓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予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

(2)处江湖之远则忧________

(3)请重法以禁之________

(4)自数年之后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民 之 所 以 为 盗 者 由 赋 繁 役 重 官 吏 贪 求 饥 寒 切 身 故 不 暇 廉 耻 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

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1)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甲文中所言的“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入黄溪闻猿

(唐)柳宗元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1第一、二句,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角度写黄溪之景。

2《三峡》中写道,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和渔者哀歌相比,柳宗元的哀愁抒写得更为深重,请结合诗句试作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每点不超过六个字)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就这样融入我们的基因里。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正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时,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2)阅读下面“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联系全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下列方法供参考:

一、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这样就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犹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结合,收获更多。

三、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来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古诗文积累

(1)峨眉山月半轮秋,  

(2)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3)《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的诗句是  

(4)《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因闻听《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家乡与亲人的诗句:      

(5) 马上相逢无纸笔    

(6)     ,明月来相照。

(7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的原句是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名著阅读。

1936年8月中旬至9月上旬,(  )来到宁夏豫旺、下马关等地进行采访,他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四分之一的篇幅是记述在宁夏豫旺地区的采访活动和感受,他是第一个向世界宣传宁夏的外国人。

A. 埃德加·斯诺   B. 爱泼斯坦

C. 史沫特莱   D. 白求恩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汉字的显著特点是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非常密切,能很直观地看出它的意思。比如“瓜”,两撇表示藤,中间竖钩表示瓜,捺表示叶,“葫芦科植物的统称”就是“瓜”的本义。后来我们也用它来形容形状像瓜的事物,如瓜皮帽、瓜皮船等。瓜的命运是要被切分的,由此引申出“像切瓜一样”,人们又用“瓜分”表示分割或分配。“傻瓜”,表示不聪明,这一词来自春秋时期的“瓜子族”(生活在甘肃敦煌一带的姜姓人),他们十分勤劳,受人雇佣时总是一刻不停地干活,可是有些人把他们这种老实的习俗看作“傻”,于是就有了“傻瓜”了。有些字是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重叠组成的,看起来像体操活动中的叠罗汉,如三个“人”组成“众”,三个“木”组成“森”,三个“水”组成“淼”。有些字由于字形的变化太大,已经不那么直观了,如妇女的“妇”字,为什么在“女”旁加个“歪山”呢?这得从繁体字“婦”中才能看出本来面目。这个“婦”字左边的“女”旁指妇女,右边的“帚”是扫帚,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妇女拿着扫帚在家里劳动。“女、帚为妇”和“力、田为男”是符合当时的“女内男外”、“男耕女织”的社会情况的。汉字的这种特点使汉字成为世界上单位字符信息量最大的文字,容易辨识,利于联想,为加快阅读速度带来极大的便利。

【材料二】

部首是汉字独有的,每个部首都有其奥秘,如果对部首的文化内涵不够了解,就会出现理解偏差。

一般而言,以“山”为部首的字,这些字的字义都与山有关,如“峻”、“巍”和“崇”都以“山”为部首,表明这些字的字义都与山有关,只不过是“高而陡”、“高而险”和“高而大”的区别而已。

以“礻”为部首的字一般与神有关,因为“礻”是“示”的变形。《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凡以“礻”为部首的汉字,往往与天地祖宗鬼神有关,如“神”,从示,申声,天神也;“祇”,从示,氏声,地神也。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容易将“礻”与“衤”混淆。其实,“衤”是“衣”的变形,那么以“衤”为部首的字自然与衣服有密切的关系。

“彳”与“人”无关,读作chì,甲骨文为“”,像十字街形。十字街行人来往,因此,“彳”有小步缓行、走走停停的意思。以“彳”为部首的字,基本表示行走、行为、行动、出行或往、去之意。比如“彷徨”,意思为游移不定,不知道往哪里走;再如“徐”,本义是缓慢地走。部首是汉字中很有特色的构字部件,因其有明显的意义,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字义、记忆字形。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汉字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可能你见过人和人“撞脸”,“撞脸”的汉字你见过吗?比如“祇”和“袛”,请运用【材料二】的知识,在下面语句横线处填入正确的汉字,并说出推断的理由。

祷尔于上下神______(祇 袛)。 ——《论语•述而》

理由:______

【3】下面是学生完成的“每日一字”的作业。请结合作业和材料的内容,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推测这位同学探究的内容和意义。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将【链接材料二】中的横线处补充完整。

【链接材料一】人们利用部首相同的汉字组成对联,叫作“联边联”。联边联精巧新奇,饶有趣味,深受人们喜爱。

【链接材料二】传说明熹宗时,宰相叶向高微服出访,借宿在新科状元翁正春的府第,翁正春特设酒宴欢迎叶向高。席间,翁正春说:“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听出这是一副对子的上联,当即对曰:“客官____宦室,富宇宽容。”

14、现代文阅读

智慧的美丽

(1)那天晚上看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我流了泪。

(2)这不是一个煽情的节目,大凡不再爱琼瑶阿姨和金庸大侠的人才会喜欢,因为有一种真实和聪明在里面,还有那份期待和紧张。

(3)是那个人感动了我。他的家庭梦想都是为了别人,几乎没有自己一件东西。他有个妹妹在加拿大,妹妹有电脑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到一台打印机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王小丫问,那你怎么给妹妹送去?他说,我再要两张加拿大的往返机票啊,让我的父母去送,他们想女儿了。听到这儿,我就有些感动,作为儿子,他是孝顺的,作为兄长,他是体贴的,这是多么好的一个男人啊。

(4)主持人也很感动,她问,那你为什么还要一台电脑给你的父母?他说,因为父母很想念远在万里之外的妹妹,所以他要给他们一台电脑,让他们把邮件发给她,也让妹妹把思念寄回家。

(5)这就是他的家庭梦想,几乎全是为了家人。主持人问,有把握吗?他笑着,当然。因为要答12道题,而每一道题几乎都是机关重重,要达到顶点谈何容易?答到第六题时他显得很茫然,这时他使用了第一条热线,让现场的观众帮助他。结果他幸运地通过了,但他很平静,甚至有些沮丧,主持人很奇怪,因为要是别的选手早就欢呼雀跃了,为什么他这样平静?他答:他觉得很不好意思,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会这道题而他不会。这时我简直有点欣赏他了,这是何等冷静而自信的一个人啊。

(6)答题依然在继续,悬念也越来越大了,人们也越来越紧张。到最后一道题时,我手心里的汗几乎都出来了,好像我是那个盼着得到一台打印机、两张往返加拿大机票和一台电脑的人。仅仅为了他的孝顺和对妹妹的关爱,也应该让他答对吧。

(7)最后一题出来了,居然是六选一。而且是有关水资源的。

(8)他静静地看着这道题,好久没有说话,他的父母也坐在台下,紧张地看着他,而主持人也好像恨不得生出特异功能把答案告诉他。

(9)这时他使用了最后一条求助热线,把电话打给了加拿大的妹妹。电话接通了,他却久久不说话,对面的妹妹着急了,哥,你快说啊,要不来不及了,因为只有30秒时间。

(10)王小丫也着急了,快说吧,不要浪费时间了,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11)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妹妹,你想念咱爸咱妈吗?妹妹说,当然想。坐在电视机前的我着急了,天哪,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儿女情长的,难道他要放弃自己最后的圆满吗?我几乎都要生气了,怎么有这样冷静的人啊?怎么还说这些没边没际的话!

(12)他又说,那让咱爸咱妈去看你好吗?妹妹说,那太好了,真的吗?他点头,很自信地:是的,你的愿望马上就能实现了。然后时间到,电话断了。

(13)天哪,我一下子明白了,这道题他根本就会,答案早就胸有成竹!他只是想给妹妹打个电话,只是想把成功的喜悦让妹妹分享!…… 

(原文有删改)

1第(11)段画线的句子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圆满”一词在这里的含意是什么?

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中那个答题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中“智慧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4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们常说:“世界都一样,风景各不同。”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客观世界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不同的人却能看出不同的风景呢?大概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境界吧!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