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竺可桢,是我国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B. “江山社稷”中的“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C. 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品有《基地》《新疆域》等。
D. 四书指的是《论语》《庄子》《中庸》《大学》。
2、下面有关《西游记》常识、内容及理解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明代吴承恩著的《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B.《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善变。他成功地将四棵柳树变成了师徒四人冒名顶替,而在小说第六回将自己变成土地庙时,将尾巴变作一根旗杆,竖在土地庙后面,被真君识破。
C.在流沙河,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大战,孙悟空和哪吒从旁相助才制伏对手,卷帘大将皈依玉皇大帝,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D.猪八戒一路上帮助师傅师兄弟降妖伏魔;他憨厚淳朴,有着人的一些缺点,好色、好吃、贪睡,爱占小便宜,喜欢拨弄是非。
3、下加点词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颠簸(bǒ) 打嗝(gé) 蓦然(mò) 怒不可遏(è)
B.眼眶(kuāng) 怅惘(wǎng) 眺望(tiào) 销声匿迹(nì)
C.狩猎(shòu) 追溯(sù) 闸口(jiá) 纷至沓来(tà)
D.锵然(qiāng) 幽悄(qiāo) 农谚(yàn) 前呼后拥(yóng)
4、下列关于名著阅读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被喻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B.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C.《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作者法布尔则被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D.法布尔的《昆虫记》是研究昆虫的科普巨著,透过人类社会折射出关于昆虫世界与人生的思考。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小明和同学们约好一起去看流星雨,八点钟小明不期而至,准时到达了约定地点。
B.2020年6月中考结束后,我校初三学子如释重负,开始了愉快的暑假之旅。
C.这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毅然奔赴武汉,投入到抗疫第一线。
D.真是祸不单行,他不小心跌了一跤,偏偏正巧摔到了前面的大水坑里。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自从小强告别了网吧以后,他的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 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 通过这次消防演习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D. 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认真地记录,用心收藏。
7、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亘古/梗概 憎恨/曾祖母 眼眶/门框 脐带/人才济济
B.鼾声/擤鼻涕 氛围/分外 针灸/炙烤 震悚/孤注一掷
C.愧怍/作品 挚痛/炽热 殷红/绿##dot##茵 默契/锲而不舍
D.赫然/郝叟 诘问/孑然 碾子/辗转 哺育/相辅相成
8、阅读(甲)(乙)(丙)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纯仁①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②。僚属请奏而须报③,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④。会秋大稔⑤,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
(节选自《宋史·范纯仁列传》)
(注)①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次子,官至参知政事。②赈贷:救济。③须报:等待批复。④按视:察看。⑤稔(rěn):谷物成熟。
(丙)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显贵时,置负郭①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高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也。
(钱公辅《义田记》)
注释:①负郭:距城很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微斯人
(3)擅发常平粟赈贷
(4)已无所负
(5)岁有衣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或异二者之为/渔人甚异之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其翼若垂天之云
C. 秦中方饥/今齐地方千里
D. 吾谁与归/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请用“/”为下列句子划分两处朗读停顿。
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
【4】借助小贴士,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公实活我,忍累公邪?
(3)尝有志于是矣
【5】填空。
(1)从表达方式而言,(甲)文侧重于__________,(乙)文侧重于__________。
(2)(乙)文中范纯仁的行为恰好体现了(甲)文中“古仁人”__________的情怀,(丙)文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这种情怀的。
9、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 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 这首诗用词严谨,照应严密。诗中“谁”与“暗”相照应,“飞”与“散”呼应,景中含情,全诗使人感受清新流畅、抑扬错落的韵味。
【2】本诗诗眼是什么,结合后两句诗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0、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答题。
材料一
今年“五一”旅游小高峰让人又喜又忧。既要加快旅游业复苏,又要防控疫情毫不放松。目前,全国已有数千家景区重新开园迎客,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健委的通知。旅游景区要坚持防控为先、限量开放,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
不同于往年“说走就走的旅行”,防疫使得“预约旅游”成为新趋势,并得到景区和游客的奖识。为避免客流过度集中,全国主要旅游景区基本上都启用了“预约入园”制度。游客在携程、同程、高德地图等平台可预约全国四五千家景区。
材料二
据统计,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博物馆共推出2000余项网上展览。春节期间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众多5A级景区开辟了线上游览功能;一批VR文化旅游产品在网上传播。“云旅游”项目也纷纷上线。这些数字文旅产业越来越被各地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在政府牵头下,一些文旅行业组建了行业协会联盟。打造“一票通”等集成服务,通过业态整合来激发消费活力。
材料三
(1)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概括现阶段旅游业有哪些新的变化。
(2)材料三是“五一”期间游客进入某景区的流程图,请你根据这张图,告诉邻居张大爷如何进入景区旅游。注意说话要得体、有条理。
1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②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树绕村庄,_____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
④偶然乘兴,________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
⑤________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⑥______________,欲说还休。(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⑦正莺儿啼,燕儿舞,__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
⑧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描写南国暮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默写李商隐《无题》中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2、《水浒叶子》是明末书画家陈洪授为《水浒传》中四十名好汉创作的系列版画作品,人物画像配以绰号、姓名和题赞,题赞写道“伸大义,斩嫂头,啾啾鬼哭鸳鸯楼”,请你为之配上人物的绰号、姓名,并简要说出与题赞中提到的内容相关的一个情节。
绰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相关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11日公布,当前我国总人口14亿多,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67年提高至目前的10.75年……这些最新数据表明,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一支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军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优势之一。
然而也要看到,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年龄人口逐年缓慢减少、人口与资源环境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等,这些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将“人口红利”尽快转化为“人才红利”,如何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如何处理好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都是未来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
人口问题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辩证看待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人口结构和素质,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新华社电)(选自《算清“人口账”下好“发展棋”》《新华日报》2021年5月12日)
材料二
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次普查结果蕴含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2010年至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4.63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宁吉喆说。
宁吉喆分析,人口老龄化将减少劳动力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但也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扩大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
(魏玉坤/安蓓/邹多为)。选自《人口红利继续存在仍具较强活力》《解放日报》2021年5月12日)
材料三
从城乡结构看,我国人口流动活跃,城镇化率持续提高。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十年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2.3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4.21个百分点,比上一个十年的增幅又上升了0.75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宁吉喆介绍,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现象已相当普遍,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其中流动人口3.76亿人,十年间增长近70%。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长迅速,集聚度加大。“加快实施促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陆娅楠)(选自《人口家底有了新变化》《人民日报》2021年5月12日)
【1】围绕人口变化,以上三则材料表达的中心分别是什么?
【2】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挑战和机遇?
【3】比较并分析下图内的两组数据,写出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14、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沈阳东陵
(1)沈阳东陵,又称“福陵”,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与沈阳市的昭陵、新宾县永陵合称“关外三陵”、“盛京三陵”。东陵公园始建于公元1629年(天聪三年),到公元1651年基本建成。后经清朝顺治、康熙、乾隆年间的多次修建,形成了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距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历史。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大清建国,定陵号为“福陵”,1929年被当时奉天当局辟福陵为东陵公园。
(2)东陵公园地处于沈阳市东郊二十里的天柱山上,整个占地面积为557.3公顷,其中陵寝占地为19公顷。整座陵墓山形迤逦、万松参天、众山俯伏、百水回环、层楼朱壁、金瓦生辉、建筑宏伟、气势威严、幽静肃穆、古色苍然,其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邃的人文景观早已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垂青。
(3)东陵面傍浑河,背依天柱山,由前向后地势逐渐升高,水绕山环,草深林密,景色十分清幽。其布局虽与昭陵如出一辙,但因它建在北高南低的山坡上,故形成两大特点。第一,晋谒此陵时,由正红门到碑楼,须登108级石台阶。第二,建筑物随坡势起伏,显得更加错落有致、高大雄伟。
(4)东陵建筑格局因山势形成前低后高之势,南北狭长,从南向北可划分为三部分:大红门外区、神道区、方城宝城区。陵寝建筑规制完备,礼制设施齐全,主要建筑规模宏伟,陵寝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
(5)陵园坐北朝南,四周围以红墙,南面中央为单檐歇山式大红门三楹,拱门三道。即为大红门外区。大红门是陵寝总门户,为三间歇山式琉璃顶建筑,门的两侧各有一座琉璃影壁和雕造坚固的石牌坊。门前东西两侧各有汉、满、蒙、回、藏五种文字的下马碑四座,两个石雕的华表、一对石狮子左右各一。
(6)进入大红门是三条笔直的砖石铺成的甬道,即为神道区。神道正中与红门相对的这条道叫“神路”,是建筑的轴线,两旁整齐地排列着成对的石雕,有擎天柱、石狮、石马、石骆驼、石象生等。平地尽头,即“神路”北端的利用天然山势修筑了一百零八蹬石阶(108级台阶),象征着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是东陵的重要标志。沿“一百零八蹬”台阶拾级而上,是一个平整的台地,正中立着一座重檐歇山式牌楼,内立“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刻,是康熙帝撰写的,内容是歌颂他曾祖努尔哈赤创业开国的功德。牌的两侧是祭祀用的茶膳房、果房、涤器房,均为回廊式硬山造,灰瓦顶建筑。
(7)碑楼的北面是方城宝城区,方城是东陵的主体建筑。方城为砖筑长方形,为城堡式建筑,周长约370米,墙高约5米,墙上有马道、垛口,墙城的四隅各有一座角楼,俱为二层重檐歇山式,南面正中辟门,上有三滴水歇山式门楼。
(8)方城南面的正中建有隆恩门,门楣上用汉、满、蒙三种文字刻成“隆恩门”三字。进门迎面为隆恩殿,是供奉神牌和祭祀的地方,殿前有焚帛亭,两侧有东西配殿,均为歇山式建筑,带回廊。殿后有石柱门、石五供和券门。殿后洞门之上设明楼,内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
(9)方城的北面为圆形宝城,两城间呈月牙状,因而也叫月牙城。宝城前壁的正中有一座琉璃照壁。宝城正中有一突起的宝顶,系用三合土筑成,下为埋置灵柩的地宫,埋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皇后叶赫那拉氏。
(10)东陵规模尽管比昭陵小,然而由于它有上述两大特点,再加之环境优美,仍独具魅力。所以,人们游罢昭陵,依然能兴致勃勃地续游东陵,而不会产生雷同感。
【1】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东陵的?
【2】选文第(2)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5)(6)(7)三段为什么不能调换位置?
【4】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选文在介绍东陵的建筑格局时按照空间顺序展开说明,条理清晰。
B.选文第(2)段中“山形迤逦”、“万松参天”、“众山腑伏”等高度概括的四字短语,突出了选文语言简洁准确,又不失生动形象的特点。
C.选文第(6)段画线句子“进入大红门是三条笔直的砖石铺成的甬道,即为神道区”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D.选文第(7)段的加点字“约”不能删去,因为“约”表示估计,表明方城的周长估计是370米左右,并不是准确的尺寸,与之不同的是第(1)段中的加点词“基本”,对句意影响不大就可以删去,这两处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非凡”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解释为“超过一般,不寻常”。
【材料二】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材料三】
一个人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创造了多么辉煌的业绩,而在于他在拼搏奋斗的过程中,承受了多少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折磨!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文体自定(诗歌、戏剧除外);④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⑤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