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丽江中考三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选出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     

A.《活板》选自《梦溪笔谈》,这部书是一部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B.《爱莲说》作者周敦颐,说时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与现代杂文相似。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五猖会》《狗·猫·鼠》都选自这部作品。

D.《海底两万里》是英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耀(xuàn)     护(pì)          (dǎo)       怪诞不(jīng)

B.帐(peng)     (niǎn)       和(chān)     畏罪逃(qiǎn)

C.微(bó)        恿(sǒng)     (xián)       人听闻(hài)

D.抽(yē)        (xù)        勃(péng)     人忧天(qí)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形(   màn   tí 堂大笑(hōng

B穿suō 号(chuō    黑(yǒu 首低眉(hán

C热(chì 然(càn) 广无垠(mào

D   亮(zèng   xiá   自怨自

 

4、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yǎn) 分(mì)

B. 胎(pī)   蟾蜍(chán chú)

C. (xiàn) 子(luǎn)

D. 胚(náng) 鱼(jì)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B.我们只有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就能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

C.假日户外活动中,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风靡一时的原因是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造成的。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家眷       震憾       天衣无缝

B.次第       抉择       格物至知

C.缅怀       仿徨       不知所措

D.凋零       襁褓       平易近人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劣质疫苗流入市场造成的危害确实骇人听闻,国家成立了调查组对此事进行专项调查。

B.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人们头脑中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了。

C. 习总书记引经据典,为大学生们生动阐明了远大理想对现实追求的能动作用。

D. 众所周知,繁体字的历史广袤无垠,从秦朝算起距今也有两千多年。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论语》选段,完成小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⑤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吾十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②好之者不如之者__________

不习乎____________ ④人不知不愠##dot## 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的句子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选择适当的句子填到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①关于学习方法的:

②关于修身的:

【4】第③句中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回答。

2杜甫的《望岳》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请你从写作特色方面加以说明。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本学期,学校组织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激发心志:爱国人物故事会

1958年,留美归国的邓稼先临危受命,接受了研制原子弹的任务。这以后的岁月里,他或紧张奋战在科研院所里,或深入到戈壁大漠,隐姓埋名几十年,锲而不舍,成功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他将殷红的热血,洒在了他深爱的土地上,把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62岁!

如果想在故事里引用诗句,下列选项与邓稼先精神品格的不吻合一项是(     

A.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活动二】陶冶心灵:爱国诗歌朗诵会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光未然《黄河颂》节选)

下面是班级同学朗读以上诗歌的处理技巧,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觉得叹词“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

B.我觉得“五千年”“多少”要重读,要读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C.我觉得朗读时要在脑海里想象黄河的画面,读出黄河奔流的力量。

D.我觉得诗句用了不少排比句式,朗读时要抑扬顿挫,读出强大的气势。

(3)【活动三】时代有我:“为国奋斗”文艺汇演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节目撰写串词。

链接:串词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中连接上下两个节目,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

顺序

节 目

表演者

1

独唱《我和我的祖国》

七(1)班晓菲

2

独唱《我们都是追梦人》

七(2)班李东

串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名句填空默写(三个填空题中选两句填空,两首诗选一首默写)

(1)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2)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3)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王维《使至塞上》后四句或王绩《野望》的前四句。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走近名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A)我二人复去与战。不知那怪神通广大,将沙僧又捉了,我败阵而走,伏在草中。那怪物变作个俊俏文人入朝,与国王认亲,把师父变作老虎……

(B)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做太太。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

(1)语段(A)选自名著____________   ,语段中的妖怪叫_______________

(2)语段(B)出自名著____________   语段中的“她”指的是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站成一棵树

父亲是在李阳出事的第二天赶回村庄的。

事情也不算大,李阳打了同学。李阳以前也打同学,只不过这一次运气不好,打在了同学的头上,头破了,对方家长报了警。

在拘留所待了十天,李阳出来了。站在门口接他的是父亲。两年不见,父亲的背有些驼,眼睛红红的,凌乱的头发中似乎有几根白发在飘舞。李阳只是匆匆地瞥了父亲几眼,便大步向前。

医药费加上车旅费,肯定不少。老头儿这回一定心痛死了。①想到这些,李阳心里竟莫名地掠过一丝快意。在心里,李阳一直管父亲叫老头儿。不为什么,只为父亲常年在外,只知道逼着自己读书。母亲早逝,李阳一直跟着七十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李阳曾经跟父亲提出,不想读书了。实际上,他已经辍学大半个学期了。

父亲竟然同意了。

明天,跟我上山种树吧!父亲说。

第二天,父亲果真带着李阳,买来树苗,一颗一颗,扛到村外的山坡上。挖好坑,放上树苗,又一锹一锹地培好土。你去山下提水吧。父亲说。望望蜿蜒的山路,望望山下远远的水田,李阳摇摇头。

那你在这里待着。

父亲挑着水桶,下了坡。过了二十来分钟,父亲才挑着水,步履蹒跚地爬上坡。放下水桶,父亲吭哧吭哧地直喘气。

看着父亲艰难的上上下下,百无聊赖的李阳拿起一个水桶,对父亲说,我们一起提吧。二十棵小树苗种好了,站在山坡上。远远望去,只是那么不起眼的一些小黑点儿。

这次是光明正大的不用上学了,李阳很高兴,每天舒舒服服的睡懒觉,睡醒了就吃饭、看电视、打游戏。两年不见,父亲的脾气不知为啥也变好了,不烦也不唠叨。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星期,李阳却烦了,想找几个哥们儿玩。那几个哥们儿都比他大,都是以前辍学的学生,整天在镇上晃,他们曾经一起抽烟、喝酒、打架。那是一起很刺激的生活。

一天,李阳偷偷溜出去了,晚饭时候才回来。父亲没有多问,盛好饭端到他前面说,多吃点儿,照料好自己。父亲看着他,眼神里有一丝心疼。②他的心便莫名地有些慌,又有些烦,急急地低下头扒拉饭。

半夜,刮起了大风,尔后噼噼啪啪的雨点敲打着窗户。父亲把他叫醒。叫他穿衣起床,来到门口。父亲递给他一把绳子,自己抱着一捆竹竿。

父亲带着他来到山坡上。小树苗在风中东摇西摆,无助的晃动。给每棵树苗都绑上了竹竿,父亲才欣慰的舒了口气。“树苗太弱,禁不起风雨,把它们扶直了,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父亲边说边擦着满脸雨水和汗水。“就这几棵小树……”李阳轻蔑地撇撇嘴。

隔三岔五的,李阳便出去找那些哥们儿玩。回来的时候,有时带着烟味,有时带着酒味,也有时带着淤青的伤。每次,父亲不打也不骂,只是早早地做好饭等他回家,只是用那种惋惜甚至愧疚的眼神看着他。每次,看到父亲的这种眼神,李阳心里便烦,便乱,他希望父亲骂自己,甚至打几下也好,就是不要用这样的眼神看自己。

一有空的时候,父亲便带着李阳上山种树,山坡上已经种了快三分之一了。父亲的理想是种满整个山坡。“等这些树长高了长直了,长成一片树林,不管是阳光普照,还是风吹雨打,树都巍然挺立,那该多好啊!”父亲说着,满脸向往的神色。也许有那么一天!看着整齐排列的树苗,看着最先种下的二十棵树苗叶片青翠,已经蹿高了一节,李阳想这么说,却最终没有开口。

李阳越来越感觉生活的无聊,他无事可做,依旧去找那些哥们儿玩。

有一天,他走出村口,忽然想到那些树。他回过头,山坡上,父亲栽的树,一行行整齐地排列着,像听话的士兵。在一颗树苗旁边,站着一个身影,笔直,望着他的方向。他揉揉眼睛,没错,那是父亲。走过了这么多次,却重来没有想过回头,他忽然想到,也许,父亲每次都站在那里。

树苗是父亲的理想,他是父亲的理想。

泪眼朦胧中,他看见父亲站在小树旁边,似乎也是一棵树,一棵饱经沧桑的树。

(选自《百花园》2014年第2期)

1请将“他是父亲的理想。”这句话规范、美观的抄写在方格里。

2简要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3结合原文的情节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4从修辞的角度上赏析下面这句话。

“山坡上,父亲栽的树,一行行整齐的排列着,像听话的士兵”这一处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5赏析下面句中词语“竟然”。

父亲竟然同意了。

6选文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

7阅读小说后,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请从“父亲”和“李阳”两个角度分别分析。

14、阅读《雅量》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朋友买了一件衣料,绿色的底子带白色方格,当她拿给我们看时,一位对围棋十分感兴趣的同学说:

②“啊,好像棋盘似的。”

③“我看倒有点像稿纸。”我说。

④“真像一块块绿豆糕。”一位外号叫“大食客”的同学紧接着说。

⑤我们不禁哄堂大笑,同样的一件衣料,每个人却有不同的感觉。那位朋友连忙把衣料用纸包好,她觉得衣料就是衣料,不是棋盘,也不是稿纸,更不是绿豆糕。人人的欣赏观点不尽相同,那是和个人的性格与生活环境有关。如果经常逛布店的话,便会发现很少有一匹布没有人选购过;换句话说,任何质地或花色的衣料,都有人欣赏它。一位鞋店的老板曾指着橱窗里一双式样毫不漂亮的鞋子说:“无论怎么难看的样子,还是有人喜欢,所以不怕卖不出去。”就以“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也许我们看某人不顺眼,但是在他的男友和女友心中,往往认为他如“天仙”或“白马王子”般地完美无缺。

⑥人总会去寻求自己喜欢的事物,每个人的看法或观点不同,并没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应该有彼此容忍和尊重对方的看法与观点的雅量。如果他能从这扇门望见日出的美景,你又何必要他走向那扇窗去聆听鸟鸣呢?你听你的鸟鸣,他看他的日出,彼此都会有等量的美的感受。人与人偶有摩擦,往往都是由于缺乏那分雅量的缘故;因此,为了减少摩擦,增进和谐,我们必须努力培养雅量。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这篇议论文从一件衣料说起,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3第⑤节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课间时,小明对小亮说:“生活中做自己想做的就好”。小亮建议他将“想”改为“该”字,应该是“做自己该做的”。这一字之别,引起同学们的争论。对此你有着怎样的思考?

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选好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