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图中同一示波器显示的两种波形的响度都相同

C. 图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D. 图中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2、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3、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图乙中直尺伸出桌面的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

C.图丙中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图丁中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4、2023年4月1日,册山街道首届迷你马拉松激情开跑!跑步时,小娟发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明显加快,身体也有发热的感觉,她猜想跑步锻炼后体温会明显上升。于是她通过体温计测量了跑步前后的体温,该行为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

5、密度定义式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关于该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对于不同种的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一定不同

6、今年暑假期间,德尔塔变异病毒来势汹汹,传播范围波及十四个省份。为了减少人员的接触,某餐厅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机器人为隔离人员送餐。机器人送餐过程中,如果我们说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隔离房间的人员

B.餐厅里的餐桌

C.托盘里的食物

D.厨房内的师傅

7、周长是2m的圆轮,绕水池一周需要20圈又8cm,水池周长是(  )

A.40.80m

B.40.08m

C.48m

D.41m

8、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小红同学头部的后方,小红同学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小红同学的距离是5m

B.视力表与小红同学在镜中像的距离是4.2m

C.视力表在镜子中成的像是虚像

D.这样安排可以节省空间

9、课外兴趣小组利用手机声音传感器软件探究音叉和笛子声音的波形,得到如下波形(振幅-时间关系图,横坐标时间、纵坐标振幅,每格单位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0、求真小组在关于错误和误差的讨论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方法的错误选择有关

B.测量时多估计几位数字就可以减小误差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除误差

11、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水的密度是,表明的水质量是

D.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土壤样品质量变大

12、甲音叉发声时比乙音叉振动慢,那么甲音叉(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13、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消防安全演练,当听到警报声时,学生会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学过物理的同学都知道,当火灾发生时,之所以捂鼻、弯腰行走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

A.温度高,密度小,聚集在房间上方

B.温度低,密度大,聚集在房间下方

C.温度高,密度大,聚集在房间下方

D.温度低,密度小,聚集在房间上方

14、生活与物理息息相关,小芳烧水,她观察到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冒出来,从水到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汽化后凝固

D.先升华后熔化

15、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16、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物体通过小孔成的是虚像

B.乙图:牙医小镜子利用光折射规律成虚像

C.丙图: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丁图:为近视眼成因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

17、如图所示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B.相同体积的甲物质与乙物质质量比是

C.甲物质与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D.相同质量的甲物质与乙物质体积比是

18、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 如图所示, 下述记录四次结果:2.99cm, 3.00cm,2.98cm, 2.9c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读数为2.9cm是因为测量误差

B.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0.01mm

C.物体的长度最接近2.99cm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错误

19、如图所示为一款功能强大的便携式家用“无人相机”,相机内装有多种高科技传感器,底部装有镜头和声呐系统(控制“无人相机”悬停在不同的高度),上下盖板采用高强度碳纤维材料,机身质量只有240g。关于“无人相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底部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上升时,所拍摄的地面上景物的像变大

C.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密度较小

D.悬停时,声呐系统能发出和接收超声波

20、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物体A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静止时A浸入两种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两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分别为;两容器中的液体对A产生的浮力分别为;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1、下列实例中,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是(  )

A.蒸饭的锅口上方喷出“白气”

B.家庭用液化石油气

C.喝开水时镜片模糊

D.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外壁“出汗”

22、小宇今年体检发现自己又长高了,如图所示,这一年,他长高了(  )

A.

B.

C.

D.

23、如图所示,为了培养学生安全出行意识,某校携手交警大队组织开展了“安全才会快乐”的户外交警体验活动,体验者小玉对有关物理量进行了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交通指示灯距离地面约3dm

B.绿灯熄灭后黄灯每次亮起时间约1s

C.行人正常步行速度约4km/h

D.汽车鸣笛声音的强弱等级约30dB

2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1)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   

(3)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4)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光的反射可分为_________反射和_________反射,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_________的缘故。

26、在湖面上方的天空中停着一只小鸟,距水面30m,已知湖水深5m,则小鸟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m。

27、如图是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根据甲图像:

(1)该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_____

(2)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______

28、有关厨房里的物理现象,液化石油气是在一定温度下利用加压方法把石油气体 _______(填物态变化)装在钢罐里;冷却食物时,用冰块效果更好,因为冰在 _______(填物态变化)时要吸热;冰箱里拿出的冻肉上面有一层白霜,是水蒸气 _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 _______的原理;食物油炸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 ________高;为了防止新鲜蔬菜中的水分蒸发我们往往给它裹上一层保鲜膜,这是通过 _______方法来减慢蒸发的。

29、周末小李同学放学坐车回家,只见两边的树木往后退,这是他以_____为参照物,如果以他乘坐的车为参照物,则小李是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30、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__s。

31、“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我们看到乒乓球被弹起,能反映出发声的音叉是正在振动的,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 (选填 “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32、如图所示的是老师陪小朋友和幼教机器人进行数学运算比赛时的情景。老师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所发声音的 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不同。

33、夜晚,我们经过装有声控开关的楼道时,往往要用力地拍手或跺脚将灯点亮,这是利用了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用力”是为了提高声音的______这一特性来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在万二中高中部北大门前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

34、如图所示,用F=6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_(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物块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N。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如图所示,测量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由 AB、由 B C、由 C D所用时间均为 0.1s。

(1)该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

(2)实验时观察到小球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D 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某人抽取2mL的血液,称得质量为21g, 如果一个成年人体内的血液共42kg,则成年人体内的血液多少L?

 

37、有一艘停在水面上的汽艇发出汽笛声,在6s后听到经高山反射回来的回声,试计算高山和汽艇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38、周末,李明同学从家中出发到綬溪公园锻炼,其中一半路程骑共享单车,一半路程步行,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问:

(1)李明步行的是图中哪一段___?他步行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分钟____

(2)李明骑共享单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_____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在图中画出挂在竖直墙上的小球对墙壁的压力F示意图。

40、在如图所示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透镜。

______

41、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