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碳+氧气二氧化碳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汞+氧气

D.水氢气+氧气

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瓶中气体

检验

将带火星小木条伸入瓶中,未复燃则该气体不含氧气

B

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

鉴别

取样,分别加入等质量MnO2,看是否有气泡

C

FeCl2溶液(CuCl2

除杂

往混合液中加入足量锌粉,充分反应,过滤

D

N2(O2

除杂

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碳粉点燃

A.A

B.B

C.C

D.D

3、施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CO(NH22]属于氮肥,可以增加植物的抗倒伏能力

B.植物的叶片发黄,应施用磷肥来改善其生长状况

C.将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用,有利于增加肥效

D.硝酸钾属于复合肥

4、古籍《辍耕录》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镕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烛”发火的过程会放出热量

B.削松木为小片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

C.“发烛”发火的产物不会污染空气

D.吹灭“发烛”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5、下列物质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氧化钙做食品干燥

B.用纯铁制外科手术刀

C.用金属钨做灯丝

D.聚氯乙烯用作电线的绝缘皮

A.A

B.B

C.C

D.D

7、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组装仪器   

B.氧气验满   

C.取用固体   

D.加热液体   

8、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元素列为每日膳食营养素。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4

D.元素符号为Se

9、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钙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g

B.原子序数为20

C.中子数为20

D.位于第三周期

10、家庭用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下列有关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B.甲烷中含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

C.甲烷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

D.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11、铬(Cr)在钢铁、医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铁之间。下列对铬的性质预测不合理的是

A.能导电

B.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与氯化钠溶液反应

12、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B.守恒观:1gH2和8gO2充分反应生成9g水

C.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和CO2可以相互转化

D.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13、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条件。试管①充满氮气,试管②③充满氧气,将水温升至,仅观察到②中白磷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②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对比试管①②现象可知:燃烧需要氧气

C.对比试管①③现象可知: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该装置的优点是方便调节可燃物的着火点

14、下列实验操作(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取样,灼烧

B

除去中少量的CO

点燃

C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

将磁铁靠近混合物

D

区分酒精和醋

取样,分别闻气味

A.A

B.B

C.C

D.D

15、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二者化学性质相同

B.转化:H2O、KClO3、MnO2中均含氧元素,故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C.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1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CO2无毒,空气中的CO2超过正常含量较多时,也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任何影响

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D.冬天用煤炉火取暖时,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

1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区分固体:取样,加水溶解

B.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将铜丝、银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中

C.检验某气体中是否含有氧气: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盛有该气体的集气瓶中

D.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点燃

1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操作的是

A.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

B.向一定量的氯化锌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

C.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19、实验小组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别。下列实验对应的目的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A.收集呼出的气体

B.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C.呼出气体中只含二氧化碳

D.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2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B.石蜡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石蜡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单质,所以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D.涂油、刷漆防止金属生锈的原理是使金属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隔绝,所以防止金属生锈只能通过这种原理

21、水煤气中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分子个数比为1:1

B.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个数都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4:1

D.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2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氢气

C.高锰酸钾

D.自来水

2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U型管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管应连接电源的正极

B.d管中的气体先收集满

C.U型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D.该实验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24、将一定量的铁和铝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得到气体,则该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

B.

C.

D.

2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都发光、放热,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金属阳离子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微观粒子都是金属阳离子

C.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26、《中国诗词大会》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图 1 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X= _____________,该微粒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

(2)写出一条从图 2 中获得的信息____________

(3)图3是尾气治理过程中反应微观图,根据图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2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试回答相关问题:

1用化学符号填空或用文字描述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2NH4+     5个锌原子       3个水分子     

缺乏后会引起贫血的元素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2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化学方程式如下:2CuNO32 2CuO+O2↑+4X。其中X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其化学式为  

3注意饮水安全,保证人体健康,在天然水净化过程中,人们常用活性炭去除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此外还需加入二氧化氯ClO2进行杀菌消毒,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29、已知钠、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依次为23、65,则等质量的两种金属所含的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

30、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氟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______(填字母)化学性质相似。

(2)A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常为_______价。

31、请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微粒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若X、Y、Z分别代表碳、氧、氢原子,则在高温下进行的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33、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1)空气中含量为21%的气体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

(3)两个氮原子_____

(4)两个钠离子_____

(5)在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__

(6)食盐溶液中的溶剂________

34、如图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实验能探究出的燃烧条件是______,该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

(2)“图二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目的是______

(3)“图三实验最终天平不平衡,原因是______

(4)“图四实验中蜡烛没有熄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5、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氧化钙、硝酸钾、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固体中一定含有   (21)

②固体中一定没有   (22)

③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3)

 

3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①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利用其____________性可作燃料。

② 某口罩中有活性炭滤片,利用了活性炭的___性。

③ 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_

④ 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为了研究炼铁原理,某校九年级实践活动小组按如图所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进行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是 _______

2)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将尾气点燃的好处是____ 

4)试管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

38、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两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_______

(2)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_______

(3)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如图,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步骤如下:(以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为例)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2Na+Ca2+2Cl===CaCO3↓+2Na+2Cl

.删除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Ca2 ===CaCO3

.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试回答:

(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就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只要具备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水或____________生成,反应就能发生。

(2)写出稀盐酸滴在大理石上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pH试纸测量稀盐酸的酸碱度时,先用水湿润试纸,则测得的结果将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

(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______

A.Na、H、OH   B.Na、Ca2、Cl

C.Na、H、Cl   D.K、Cu2、Cl

(5)写出一个能用Fe+2H===Fe2+H2表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市面上大多葡萄干的制作过程都用到一种促干剂,用其3%左右的水溶液浸泡葡萄,能破坏葡萄表皮的蜡质层和果皮的韧性,使葡萄更容易脱水,还能让葡萄干的含糖量提高。

 

葡萄促干剂

性状:白色粉末

主要成分:氢氧化钠、碳酸钠等

葡萄促干剂

性状:白色粉末

主要成分:氢氧化钠、碳酸钠等

1)这种促干剂水溶液的pH_________7

2)请设计实验检验该促干剂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