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曲靖中考二模试卷化学

一、选择题(共25题,共 12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H2均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单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He、Ne化学性质均很稳定,是因为它们对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

C.K、Ca、Na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D.O变成O2-时电子层数未发生改变,所以Na变成Na+时电子层数也不变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取用固体药品

3、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的化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居里夫人

4、某同学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错误的为

A.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烧杯甲中的液体变红色

B.该实验观察到烧杯乙中的液体不变色

C.该实验说明浓氨水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而蒸馏水和酚酞溶液中的分子不运动

D.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5、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原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6、在FeO、Fe2O3、Ca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10%

B.28%

C.20%

D.25%

7、在一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试推断,不正确的是

 

反应前的质量/g

5

5

0

25.5

反应后的质量/g

5

15.9

9.6

5

A.甲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B.此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是20.5g

C.此反应是分解反应

D.此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比是159:96

8、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从微观角度分析,该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间隔

B.分子大小

C.分子种类

D.分子性质

9、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储量约占全球总水量的2.53%

B.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

C.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

D.使化石燃料充分燃烧,既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又可以节约化石能源

10、属于化合物的是

A.大理石

B.胆矾

C.空气

D.自来水

1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用黄铜片和纯铜片互相刻划,纯铜片上有痕迹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使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D.木炭与氧化铜共热时﹐黑色粉末逐渐变成了红色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

鉴别镁和银

分别取样放入稀盐酸中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点燃该混合气体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入明矾

A.

B.

C.

D.

13、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旧衣服属于

A.可回收物

B.其他垃圾

C.厨余垃圾

D.有害垃圾

14、表示两个氮原子的是

A.

B.

C.

D.

15、人类的日常生活需要洁净的水,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下列关于高铁酸钾说法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钾是由钾、铁、氧元素组成的

B.高铁酸钾中含有氧气

C.高铁酸钾中钾、铁、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4

D.高铁酸钾是混合物

1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在含量

B.探究催化的作用

C.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D.探究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17、下列金属制品与其防锈的方法不合理的一组是

A.机器上齿轮——表面涂油

B.汽车车身——表面镀上一层其它金属

C.铁盆——表面覆盖搪瓷

D.不锈钢医疗器械——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

18、绿色化学溶剂碳酸二甲酯是良好的燃油添加剂,燃油添加它能降低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甲醛的排放总量,其化学式为C3H6O3,下列有关碳酸二甲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酸二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1

B.碳酸二甲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C.碳酸二甲酯属于氧化物

D.16g碳酸二甲酯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7.2 g

19、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金刚石

20、下列对生产生活中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干冰保存生鲜食品—干冰升华吸热

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氮气化学性质活泼

C.鱼缸中需加充氧泵—氧气不易溶于水

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1、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常用科学方法,如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天然气

B.盐酸

C.氢氧化钠

D.氧气

2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B.空气中的氮气和稀有气体都可用作保护气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23、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免洗手消毒凝胶消毒杀菌。某品牌消毒凝胶的成分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含有4个氢分子

24、某冶炼厂处理尾气时有下列转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该处理能减少硝酸型酸雨的形成

C.整个转化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3

D.转化过程中N的化合价有三种

25、新家具和新装修的房屋会产生甲醛,对人体有害。使用一种催化剂后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3OH

B.反应前后元素和分子种类均未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化学性质均未发生改变

D.该反应类型既是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

二、(共1题,共 5分)

26、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常用的方法是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三、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水是生命之源。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

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植物油   B蔗糖    C粉笔灰     D硫酸铜

3)下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

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实验时向水中加少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

28、下图A、B、C、D、E、F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符号:B_________,E___________

(2)B和C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因是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3)在上述粒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F中x=_______,B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5)请写出A元素组成的单质与D元素组成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9、下列是MgSO4和KCl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MgSO4

33.7

38.9

44.5

50.6

54.6

55.8

52.9

52.2

KC1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KCl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t2的范围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50-60B.60~70C.70~80D.80~90

(3)将t3℃时MgSO4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始终不变

B先增大后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不变后减小

E先不变后增大

30、分析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上左图中海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______(填离子符号)和构成。

2)上右图试管A中的气体为______,试管B所对应的电源是______(填)极。

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 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 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 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 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 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

31、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氢氧化钠溶液;③可口可乐;④氧气;⑤二氧化碳;⑥五氧化二磷。其中是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是混合物的是______

32、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后面的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1)20℃时,向5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钠,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两种物质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3)取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各36.0g,按照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甲烧杯中加入的固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最终所得的乙中溶液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3、67g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g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34、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作用;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该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

3)应城、云梦等地的“蒿炒腊肉”风味独特,清香扑鼻,从分子角度解释“清香扑鼻”的原因是_____

4)孝感麻糖是湖北有名的汉族传统小吃之一,据百度百科介绍,孝感麻糖中含有蛋白质,麦芽糖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素,上述三种营养素中能为人体直接供能的营养素是_____

3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广告语“x x x,吃一样补五样”,“五样”是指钙、铁、锌硒四种元素和维生素,写出其中属于人体微量元素的符号______

36、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制作“叶脉书签”需用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量氢氧化钠的量为______g。

(2)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_

(3)配好后的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发生了变质,写出变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所以氢氧化钠溶液需密封保存。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

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

3)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验证其收集满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选用C比选用B要好,其优点是_________

38、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B可以制取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

(4)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实验室制法的一种原理是,据此设计出的发生装置可以是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装置可以是_____(填“C”、“D”或“E”)。若用F装置进行密封收集氨气,气流应从_____端(填“a”或“b”)流入集气瓶。

五、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灭”字是一个会意字,它意味着灭火可采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水火不容”意味着灭火的另一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再举出一种不同于上述两种原理的具体灭火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词和生活中均蕴含有化学知识。

“风吹柳花满店香”说明粒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使用久了的水壶内壁会形成水垢,可用_________ 浸泡除去;新房装修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会释放有毒的甲醛(CH2O),有经验的人常在室内放些活性炭包,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 性。

40、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测体温、戴口罩、勤消毒等是必需的防疫措施。

(1)温度计有多种,常用的体温计有水银温度计,水银体温计中的汞是由______构成;测量体温,汞柱上升,从微观角度来解释是______

(2)医用防护口罩使用了超细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属于______材料;戴口罩能有效阻隔可吸入颗粒物、细菌、病毒等,其阻隔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操作。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______性。

(3)免洗手消毒液是75%酒精溶液,其溶剂是______。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______达到消毒目的;由于酒精具有______性,开瓶用后应立即拧紧瓶盖,以免浓度降低;酒精使用时应远离火种,酒精不慎泼洒燃烧,灭火的方法是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