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阜阳中考一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届四十的王刚本来身强体壮,不幸被查出身患癌症,一下子步入了风烛残年

B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C.在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面前,我们只有依靠科学,依法办事,才能夺取抗击灾害的全面胜利。

D万籁俱寂才拥有一片真实自由的天空。黑夜里无论是云淡风清一地风光还是云雾笼罩夜色沉沉大自然都像一张怡静的网。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濡养(滋养)   (怨恨)           不舍(打扰)

B.下(将帅)   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茅庐(拜访)

C.褴褛(破烂)   枉然(白白地)         自吹自(打鼓)

D.进(一起)   娉婷(女子姿态美)     交错(酒杯)

3、下列对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他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刘禅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B.《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了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

C.《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国史料的汇编,主要记述了当时策士阶层的权谋和言行。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苏轼写给他志同道合的好友陈亮的,情辞慷慨,格调高昂,也对自己不能实现“了却君王天下事”的理想喟叹不已。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成都青羊区、重庆渝中区共建巴蜀文化旅游建设的首个项目——宽窄巷子、洪崖洞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重庆洪崖洞开展。

B.调查显示,受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家庭支持能力等因素影响,居家网上学习会拉大城乡教育差距。

C.《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广大中小学生喜欢,是因为其形式新颖,富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D.成都推动并打造“地摊经济”向夜市经济升级,刺激消费的同时,还可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

5、下列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主要叙述了唐僧师徒一路西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得以修成正果的故事。

B.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它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出世、唐僧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C.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界三军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山为妖,后经太白金星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

D. (西游记》 构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塑造了一群神话人物,“ 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老莱娱亲”等情节也是耳熟能详。该书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中国最珍贵的神奇小说”。

6、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B.“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曾子烹彘》和《商鞅立木》都是关于“信”的故事。

C.《革命烈士诗抄》收有著名的革命家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方志敏等的作品以及共产党人、革命烈士的狱中题诗和绝笔。

D.《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受聘为船长,来到了“慧骃国”,这里友善和仁慈的马是国家的统治者,“耶胡”贪婪、嫉妒,是下等动物。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名( mēi   cāo   无信息(yăo

B.农(diàn 躇(chú   不及防(

C.娌(zóu   黑(yǒu 春寒料qiào

D.水( 留(zhì   kàn   匝(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陆游家训》)

注释:①简束:约束。②药石:治病的药和石针,这里指良药,规劝。③贻:留下。

【1】甲文《诫子书》的作者是_____(人名),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____家、_____家。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非宁静无以远(_____

躁则不能治性(_____

趣自成 (_____

其可虑事(_____

【3】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B.险/躁则不能治性

C.后生才/锐者

D.自此十/许年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

【5】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问题。

(1)甲文中作者在学习方面给了他的儿子怎样的忠告?(用自己的话概括)

(2)乙文中作者认为对于才思敏锐的后生须从哪三方面常加约束?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挂杖无时夜叩门。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请作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综合性学习

5月的第2个周日是母亲节,你们班决定召开一次“感恩母爱”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设计活动知母恩)

(1)大家开动脑筋,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种,写出活动名称。

示例:活动一:“母爱要细品”主题演讲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美语言赞母爱)

(2)请你用最美的语言,表达对家母的赞美之情。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情感真挚,4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母亲报以行)

(3)爱母亲,回报母亲,不能等将来。根据你对母亲的了解,说说你目前回报母爱的具体打算。注意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古诗文名句填写。

(1)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4)夕阳西下,总是特别容易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正如崔颢《黄鹤楼》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7)前人评论《商山早行》“意象俱足,始为难得”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招待会上曾经说过,即使中国发展壮大起来,也不会称霸,因为中国在近现代历史的惨痛遭遇中有深刻感受。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换句话也就是我们不想被侵犯,也不想侵犯他国。(用《论语》中的话填空)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行者满脸赔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你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了(   )收他去,救出我师。他如今现在菩萨处做(   ),实受了菩萨正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返怪老孙,是何道理!”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1)依据原著,补充括号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者为什么称呼罗刹“嫂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者为什么去找罗刹,此行采取了什么策略,这次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者要扇息的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   民间圣果

①夏津县桑树栽培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最盛时期夏津境内有8万亩之多,历史记载“此间树木繁盛,援木攀行二十余里”,由于历史上古桑树群几经浩劫,现仅遗存古桑树6000多亩,2万余株,称为“北方椹果之乡”。当地著名的腾龙桑、卧龙桑等古树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他古树的历史亦多达几百年。

②夏津的桑树主要有三个品种:一种是白桑椹,称为白玉王;还有一种是红桑椹,称为水晶红;再有一种为乌桑椹。桑椹的嫩果也叫生果,颜色都是青绿色,待到“芒种”时节,椹果成熟时,白桑椹便变成了白里透着紫色,白椹果粒大、汁液浓,品味尤佳,为椹中之上品。

③别看这些椹果,不如荔枝、龙眼那么名贵,但营养价值却毫不逊色。至于药用价值,诸如滋阴补血、固精安胎、排毒养颜、安神明目等等,就不胜枚举了。因此历来就是宫廷御品,被称为人间“圣果”。查阅《本草纲目》中说道:“桑葚,利五脏关节,通气血。久服不饥,安魂镇神,令人聪明不老。”由此可见,桑葚功高至伟,既是一种使人长生不老的妙品,又仿佛像悬壶济世的高人。

④椹果能够延年益寿,民间野史也有传说。据说春秋战国时期著名谋略家鬼谷子,曾经向秦始皇进言:东海之中有椹果,长度约一寸,(约2.67厘米)左右,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秦始皇深信不疑,于是就派遣了鬼谷子的徒弟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前往东海,去寻找长生不老的神丹妙药。结果到了东瀛(日本),根本没有找到所谓的“椹果神药”,徐福等人交不了差,于是就留在了当地。所以,日本又多了个“扶桑国”的别名。

⑤夏津黄河故道的古桑树群,2014年被农业部列为“中国第二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7年11月23-2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专家会议在意大利罗马召开,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也获得原则批准认定。

【1】选文依次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选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举一种结合语句分析其作用。

14、黄河一掬

余光中

①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 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 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 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我存和幼 珊都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火红的风衣牵动了荒旷的河景。我 也戴着扁呢帽,把绒杖的拉链直拉到嘴核。一行八九个人,跟 着永波、建辉、周晖,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②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 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 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旷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昊天和洪 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 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 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褚,调得不很匀称。

③我回头对建辉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 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④于是永波和建辉领路,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带着众人在 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 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 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 终于半伸进黄河。

⑤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的,令人兴 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 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 来,从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 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 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 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 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 到了黄河又如"f可?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⑥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 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 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 见„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一 声“也听见”。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 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的不可磨灭。流 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 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 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 等于中国断奶。山大副校长徐显明在席间痛陈国情,说他每次 过黄河大桥都不禁要流泪。这话简直有《世说新语》的慷慨, 我完全懂得。龚自珍《己亥杂诗》不也说过么:亦是今生未曾 有,满襟清泪渡黄河。他的情人灵箫怕龚自珍耽于儿女情长, 甚至用黄河来激励须眉: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杭洗望黄河。

⑧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 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 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我存和幼珊也相继来水 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 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 后土只有她今曰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⑨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 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 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 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1速读文章,文中“我”的行踪是:

2概括⑤⑥⑦段的内容。

3品读文章第⑤段,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4读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请你说说为什么“华夏子孙对黄 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的不可磨灭”。

5文章写了自己在山大诵诗以及流沙河、徐显明、龚自珍等 内容,结合全文谈谈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6龚自珍的情人为什么要用黄河激励须眉?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题目:期待的目光

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