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
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
2、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C.乙图中一定质量的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下列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由电荷的移动形成了电流
B.规定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C.电压的作用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D.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没有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4、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倒计时方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曲,从“雨水”开始,一路倒数最终行至“立春”,在开幕式开篇就向世界展现本届开幕式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质。下列自然现象,由液化形成的是( )
A.立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白露,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霜降,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D.冬至,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5、额定电压均为6V的甲、乙两灯的I﹣U图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灯的电阻均随电压增大而增大
B.甲、乙两灯的额定功率之比为2∶1
C.甲、乙两灯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时,电阻之比为2∶3
D.甲、乙两灯串联接在电压为8V的电源两端时,实际功率之比为1∶9
6、瓜瓜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完成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玻璃管顶部戳一小孔,管内水银将从顶部喷涌而出
B.若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水银柱变长
C.若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减小
D.若把此装置从1楼搬到38楼,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增大
7、如图所示为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8、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安装了定时炸弹,其引爆装置如图所示,起爆前定时开关S是闭合的,当设定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会自动断开。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你务必不能剪断图中的导线是( )
A.a导线
B.b导线
C.c导线
D.d导线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潜望镜
D.幻灯机
10、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导致水蒸气内能增加
C.水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橡胶塞的动能是由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来的
11、张飞是广大读者熟悉喜爱的三国人物之一,有诗赞其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从物理学角度讲“一声好似轰雷震”是指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好
D.速度快
12、小车沿水平公路直线行驶,且在相同时间走过的路程是相同的,则下图能反映该车运动过程的图线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长度时必须将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否则会出现误差
C.误差是由于测量者操作错误而产生的,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
D.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测量者估读而产生的误差
14、下列四种磁体中产生的磁场,其磁场分布与其他三种磁体的磁场分布不同的是( )
A.条形磁铁
B.地磁场
C.通电直导线
D.通电螺线管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电压表V2的示数为4V。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V1测的是L1两端电压
B.V2测的是电源两端电压
C.L2两端电压为2V
D.电源电压为6V
16、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内能为零
B.一个物体温度越高,说明它含有的热量越多
C.两个物体内能相同,它们之间也可能发生热传递
D.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
17、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 )
A.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低
B.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C.两盆一样高
D.无法确定
1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不完全时,热值会变小
B.物体的温度不变时,内能也不变
C.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
19、最近流行一种音乐棒棒糖,只要将棒棒糖的音乐开关打开,它就会振动,只有把它含在嘴里时,该振动就能通过骨头传至耳蜗,从而听到清晰的音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乐在骨头中的传播速度为
B.音乐棒棒糖的声音是由于舌头振动产生的
C.含着棒棒糖听音乐是为了听到超声波的信息
D.含着棒棒糖才能听到清晰音乐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20、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身高约为160dm
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C.物理教科书的宽度约为19cm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21、下列有关磁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磁体周围的磁场是真实存在的
B.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而虚拟的封闭曲线
C.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D.地面上的指南针N极总是指向地理的南极
22、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1.2 cm/s
B.12 m/s
C.1.2 m/s
D.1.2 km/s
23、用被磨损的砝码来称物体的质量,其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 )
A.偏小
B.偏大
C.不受影响
D.不能确定
24、分别使用图中四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25、我国第一个太空人杨利伟的身高是1.68 m,质量是65kg,随飞船进入太空,他的质量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6、如图为悬浮式无线蓝牙音箱,该产品底座里有一个电磁铁,可使箱体悬在空中,这是根据同名磁极相互___________的原理实现的。音箱内的扬声器工作原理与 ___________原理相同(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___________。
27、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表示汽油机的______冲程;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汽油机的热效率越高,消耗的汽油就越______(选填“多”或“少”)。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的半杯水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8、注射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时,医生先用酒精棉擦拭消毒,这时擦拭部位会有冰凉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会 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要吸收热量。注射疫苗用的注射器吸取药水时,是利用 _____把药水吸取上来的。
29、“牛肉粉面”是邵阳人民喜欢的美食,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粉面,让人酣畅淋漓,端碗时很烫手是通过 ___________增加了手的内能。
30、小明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会向前运动,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31、用于无线上网的路由器是通过________波实现信号通讯的,路由器等电器在夜间会消耗电能,小明关闭其它电器,未拔插头,在夜间观察,发现电能表(标有3600imp/(kW·h)字样)的指示灯5min闪烁了15次,由此计算出夜间电器消耗电能的功率为________W,按6小时计算,若消耗的电能由燃烧烟煤获得,能量转化效率为40%,消耗的电能需要完全燃烧________kg烟煤,煤属于_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q烟煤=3.0×107J/kg)
32、如图所示,在大口厚裁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塞紧塞子后,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当塞子跳出时,气体内能 _______,温度降低,这与内燃机 _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是一样的。
33、近年来我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挖掘自然资源优势,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力发展水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目前经常使用的化石能源属于_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的风力发电是将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
34、如图所示,小红要用竹筷夹着食物放进嘴里,筷子能夹住食物而不掉下来,主要是靠筷子和食物之间的________力,正常使用的筷子属于________杠杆。
35、为了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用天平称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8.4 g;然后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称量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65.6 g;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mL;测出食用油的密度为ρ=_________kg/m3,比实际密度值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36、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 测力计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cm | 机械效率η |
1 | 2 | 10 | 0.9 | 30 | 74.10% |
2 | 4 | 10 | 1.6 | 30 | 83.30% |
3 | 4 | 10 | 1.0 | 50 |
|
(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竖直方向______提升重物。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机械效率为______。
(2)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所做的额外功将______(增大/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
(3)比较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
37、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运动.根据______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 ______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若乙装置中,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38、在“探究通电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4.5V不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电路中电流变大,导线不得交叉);(____)
(2)小明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的瞬间,电流表和电压表立即发生偏转,且电流表的示数较大,你认为小明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犯了哪两点错误:1.连接电路时,______;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______;
(3)小明排除问题后继续做实验,图乙是小组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保持滑片位置不动,将R的电阻由10Ω更换成20Ω电阻后,接下来的操作是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眼睛注视着电压表,直到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
(4)若实验中R的阻值分别是5Ω、10Ω、20Ω,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是______Ω;
(5)结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_比。
39、如图所示,是“探究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进容器里,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始温度。然后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
温度/℃ | 沙子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水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1)为了保证水和干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采取的方法是通过_____来反映的(温度计示数/加热时间)。
(2)为了完成该实验探究,除了上述所给器材之外,还需要_____和_____。
(3)分析表中数据,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_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通过大量类似实验,人们发现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不同,物理学中把物质这种属性叫做_____。
(4)由此可知沿海地区昼夜气温变化比内陆地区气温变化小的原因是_____。
40、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某一物体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两个线端挂上相同的钩码。
(1)当物体静止时,发现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甲所示),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
(2)实验改进后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平衡现象,若要使物体在图示位置失去平衡,你可通过 ____________的方法实现;
(3)某同学用图丙装置进行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_____个力的作用,这些力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1、小亮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请回答问题:
(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
(2)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_V,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8A,这种情况下灯丝的电阻是______Ω。
(3)在第(2)题的基础上,若要使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端移动(选填“A”或“B”)。
42、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______
(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B端的目的是______;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可得什么结论?______
序号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1.2 | 2.0 | 2.2 | 2.4 | 2.8 |
电流I/A | 0.12 | 0.20 | 0.22 | 0.24 | 0.28 |
(4)若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用到阻值为5Ω、10Ω、15Ω、20Ω、25Ω的电阻,将10Ω的电阻换成15Ω后,若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1.5V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的滑片向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换用25Ω的电阻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1.5V,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______(选填“过大”或“过小”)。
4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进行实验之前,应先将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调整至______。
(2)将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如果此时发现光屏上的像位置偏上,可______(选填“向上”或者“向下”)调整蜡烛高度,使像成在光屏正中央。
(3)随后,将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为了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要向______移动光屏(选填“左”或“右”)。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44、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图甲中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
(2)图丙是老师根据两组同学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像。两组同学的图像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
45、抗震救灾中,要用重型吊机从倒塌房屋的废墟中搜救被困人员。如果重型吊机在起吊过程中吊起了质量为20000kg的重物(钢绳的重和摩擦不计,g=10N/kg)。求:
(1)当重物匀速上升时,钢绳受到的拉力为多少牛?
(2)若重物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15s,重型吊机对重物所做的功为多少焦?
(3)在重物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重型吊机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多少瓦?
46、图甲是小明家的养生壶,它有高温、中温、低温三个挡位,如图乙是它的工作电路图,表格中是其部分参数,其中R1、R2为发热电阻,R2= 88Ω。求:
额定电压 | 220V |
低温的功率 | 275W |
容量 | 3L |
防烧干功能 | 有 |
(1)发热电阻R1的阻值是多少?
(2)该养生壶高温挡时的电功率是多少?
(3)小明某次煲汤时,在额定电压下用高温挡加热3kg水,使其温度从12℃上升到100℃,不计热量损失,求烧开一壶水需要多少分钟?
47、如图所示某款“自动擦窗机器人”的重力为20N,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
(1)当自动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摩擦力为多大?
(2)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2×10-3m2,若吸盘在此面积上对玻璃的压强为1.5×105Pa,求吸盘对玻璃的压力。
48、一间教室要安装2盏“220V 60W”的电灯和一个插座,要求开关S控制两盏灯,且每盏灯都能正常发光,请按以上要求将图中元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49、根据下图中经透镜的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和根据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50、按要求作图.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请画出钉锤拔钉子时,动力F的动力臂l1。
(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