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中考三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展现其永久魅力。

B. 这部电影之所以广受欢迎的原因是融入了特有的爱国情怀。

C. 通过不断的努力,使他的模拟考试成绩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D. 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是勇气不足和谋略不当。

2、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它与《史记》合称中国的“史学双璧”。

B. 《老山界》一文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真实、生动地叙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中遇到了行路难、吃饭难、睡觉难、处境难等困难,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诗歌叙述了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D. 辑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和少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散文集。

3、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 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争相跳)

C.月夜入户(窗户)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只是)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

B.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

D.这家工厂的烟囱每天黑烟滚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附近的居民气冲斗牛

5、选出没有运用拟人修辞的一项(      

A.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动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的“攻击”。

B.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远方。

C. 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下面。

D. 10级大风足以使墙倒屋毁,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6、(原创)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成语“高山流水”“三顾茅庐”分别出自《伯牙善鼓琴》、诸葛亮的《出师表》。

B.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这几个节气反映的是温度的变化。

C.令兄、令妹、昆仲是对别人兄弟姐妹的敬称,家兄、舍妹是对自己兄弟姐妹的谦称。

D.毕业将近,同学们互赠礼物,小丁激动地对小伙伴说:“你的礼物我一定会好好惠存的,愿我们友谊长存!”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偶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

B.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C.对于勒叔叔回国这桩有条不紊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D.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谨小慎微,但他做得很认真。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

【乙】

魏庞共与太子将质[作为人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王曰:“不信也”曰:“二人言,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也”曰:“三人言,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矣”庞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有虎。今邯郸魏远于市,议臣者过三人,愿王之也”魏王曰:“寡人知之矣。”

及庞共自邯郸反,谗言果至矣,遂不得见。

(节选自《群书治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我也

(2)时时而

(3)今邯郸魏远于市

(4)愿王之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及庞共自邯郸反,谗言果至矣,遂不得见。

【3】邹忌对身边小事观察得出的结论,对当时的齐国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4】【甲】文中的齐威王和【乙】文中的魏王,在处事的风格上有何不同?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灌园

陆游

少携一剑行天下,晚落空村学灌园。

交旧凋零身老病,轮囷肝胆与谁论!

(注)①轮囷(qūn):屈曲的样子。

【1】本诗写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

【2】同是抒发诗人情怀,本诗与《卜算子·咏梅》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风雅”一词,带着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馨香,横渡了漫漫岁月长河。而其中,宋朝是一个聚集天下文人墨客,集诗词、书法、绘画于大成的王朝。因此,你所在的九(5)班准备在5月16日开展“风雅·宋”主题系列活动。

(1)【代言逐鹿】你们班打算为这次主题活动选择一个代言人,以下三位名人,你会推荐谁?说说理由。

李白        苏轼        欧阳修

______________

(2)【活动策划】为更好地进行流程策划,请你一起来帮忙补全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风雅·宋”主题系列活动

活动时间:本周日下午两点

活动地点:九(5)班

活动目的:探寻宋朝风雅文化,勾连古今,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土壤中流淌发酵。

活动内容:雅宋·民俗体验;雅宋·礼仪传承;_________________

宣传方式:定制并发放邀请函;抖音账号宣传;__________________

(3)【共鉴风月】请你代表班级拟写一封邀请函,邀请学校的同学们前来参加活动。

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按要求默写。

(1)小时候/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2)老骥伏枥,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3)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__________,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诗经·蒹葭》)

(7)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庄子》)

(8)在《与谢中书书》中,陶弘景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先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名著及名胜考查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

是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篇词。

(2)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

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此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水浒传》或《西游记》的相关情节,补上对联的下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_____________》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_____

(5)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1)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____________

(2)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____________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记叙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一碗人间烟火

王国梁

①汪曾祺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这话说得太好了,人间烟火最可亲,人生情味是最真。

②人间烟火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我觉得应该是普通的,平民的,世俗的,热闹的,繁荣的,有生活气息的,总之是具体真实的,可感可触的,是离我们最近的一种感觉。人间烟火不讲究所谓的“高大上”,有着最亲民的特质,最朴素的面貌。另外还有喧嚣的味道,太安静了便缺乏了人间烟火味。所以有人说菜市场是最具有人间烟火味的。而千家万户的厨房与菜市场有着直接的关系,从喧嚣的菜市场采购回来的新鲜食材,被人们精心炮制成一碗人间烟火——有碗香喷喷的饭菜来慰藉肠胃,也慰藉心灵,人间值得!

③家常味道最有烟火味,甚至能够救赎人的心灵。记得那年,哥哥遭遇了人生中重大的挫折,每天萎靡不振,一句话也不肯说。我看到他痛不欲生的眼神,不知该如何是好。母亲不说什么,冒着小雨去小菜园里割了几刀韭菜,再把攒起来的鸡蛋一只只打到碗里,然后招呼一家人包饺子。我剁馅,姐姐和面,母亲热热闹闹摆开场面,开始包饺子。父亲偷偷冲母亲嘀咕:“啥时候了,还有心思吃!”母亲说:“你别管,让你干啥就干啥,别多嘴!”

④包饺子的场面很像过年,屋子里弥漫着香香的饺子馅的味道,特别有烟火气息。母亲的手左右翻飞,饺子们便都镶上了一圈漂亮的花边。捏好花边,再用手箍一下,一朵朵郁金香花苞形状的饺子就做好了。母亲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摆到撒好薄薄面粉的案板上。转身,就去烧水了。只一会儿功夫,她就把热气腾腾的饺子摆上了餐桌,然后再把筷子递给哥哥。哥哥二话不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只饺子,把腮帮子都鼓圆了。我被他的吃相惊呆了,好像在拼命用这一只只饺子来消解他心中的伤痛——他已经好几天不吃东西了。哥哥一口气吃了三大碗饺子终于开口说话了:“妈,好吃不过饺子,这饺子真好吃,今天真跟过年似的!”说完咧开大嘴笑了,母亲也跟着笑了。(甲)母亲笑着笑着,眼泪却偷偷跑出来了她赶紧悄悄擦掉。听说过句话,深夜的烈酒,不如清晨的一碗粥。一碗母亲包的饺子,胜过千言万语,所有的滋味全都在这一碗人间烟火中了。无论如何,人生还有饺子可吃,就是最值得活下去的理由。

一碗人间烟火,里面有最简单也最深奥的人生滋味。爱上这人间烟火,才能留住最温情的生活。有几年的时间,我东奔西走,不知此生该落脚何方。有一次我走了很远的路,终于又回到了家乡。下车后我饥肠辘辘,直奔小吃一条街而去。小吃摊各种香味不时飘过来,在鼻尖缭绕着,我恨不得尝遍所有熟悉的味道。豆浆油条,煎饼果子,小笼包子,炒饼炒面,板面拉面,驴肉火烧,炸鸡烤鸭……滋味各异的小吃碗碗都是家乡的味道。一碗米粉上来,汤色厚重,汪汪的红油,大玦的牛肉,翠绿的香葱,切碎的酸豆角,洁白粗壮的米粉浸润其中。(乙)嗦一口,香辣的味道迅速进食客的味蕾。我坐在小吃摊的长凳上,跟老乡一起吃饭。又听到熟悉的乡音又吃到熟悉的味道,我忽然有种想流泪的冲动。喧闹的小吃摊,让我看到了生活本该有的样子。一碗人间烟火,足以让一颗躁动的心安稳下来。后来,我选择永远留在故乡没有什么比故乡的味道更有吸引力的了。

⑥一碗人间烟火,里面藏着生活的种种味道,有踏实和充实,有幸福和安慰,有希望和憧憬,还有温情和诗意。人生在世,夫复何求?一碗人间烟火,足以慰平生。

【1】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碗人间烟火能够救赎人的心灵;也可以让一颗躁动的心安稳下来。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相关事件。(每条不超过40字)

【2】文章开头结尾有什么特点?

【3】文中动词的运用生动传神,请从(甲)(乙)两处画线句加点的动词中任选一个,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妙处。

选择:______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第⑤段写道“一碗人间烟火,里面有最简单也最深奥的人生滋味”,请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14、阅读下面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②“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很有理智,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③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④“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⑤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

⑥“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⑦“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⑧“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⑨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⑩“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主人公皇帝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你能用概括的语言说出理由吗?请同学们参考示例进行答题表述。(人物形象至少说出三点)。

示例:是一个昏庸的皇帝: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只知道穿新衣服。

【2】这个一国之君真是丑态百出,他之所以会赤条条地在大街上游行,除了他自己的责任外,还有谁的原因?请你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述。

【3】选文第⑤段写“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请你联系选文情境,以老大臣第一人称的口吻把他的心理活动描述出来。

【4】假如你是记者,你这样向小孩“大家都说衣服很美,你怎么说他没穿衣服呢?你不怕大家说你愚蠢吗?”小孩会怎样回答呢?

【5】请同学们想想,你在这篇童话中收获了什么?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材料作文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不假思索地说:“砌砖。”第二个工人想了想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却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古之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热爱工作、心怀责任、积极进取,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才能在做好小事的基础上卓越于群!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