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黑河中考三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  

A.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B.面对如诗如画的瘦西湖风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

C.这一摞书,是我第二个理想,想当一个著作等身的作家。

D.进了公园门,步步登山,接踵摩肩,人就更多了。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

②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

③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

④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

⑤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

⑥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

A.⑤③①⑥②④

B.⑥②③⑤④①

C.⑤⑥③①②④

D.③⑤②①④⑥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然(hān) 忿然(fèn) 流(zuó) 心有灵(xī)

B.无(yú) 起(dié) 宿(lù)##dot## 人不倦(huì)

C.竹(mèi) 累(zhui) 震(sǒn) 悲天人(mǐn)

D.红(yān) 约(qì) 愧(zuò) 息凝神(bǐn)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刘长卿,唐代诗人,曾两次遭贬,经过长沙贾谊故居时,心中产生强烈共鸣,写下了《长沙过贾谊宅》一诗。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C.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其作品篇幅虽短小,但内容都引人深省。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5、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多年以后,他向朋友们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经历。

B.他对同学们的看法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但他却不以为然

C.听到他们又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完全忘记了刚才的不愉快,我如释重负

D.他认真分析了这句话,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言外之意

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由地读书   有乐趣,   常常能因书中某一隽永的句子而   ,并对人生某一方面产生一种难得的顿悟。

A.即使  也   茅塞顿开 B.不仅  还   心有余悸

C.不但  而且  豁然开朗 D.虽然  但是  融会贯通

7、阅读下面的诗词,选出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A. 诗人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村夏夜悠闲恬静的画面,是写词人夜行黄沙岭途中所见所闻所感。全词写得清新质朴,自然和谐。

B. 这首词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数字”入诗,构成优美的意境。上片借“半”字点明半夜时分,以“一”字描写到处是蛙声;下片“七八”“两三”,写夏夜疏雨,可谓传神笔致。唯独稀稀数星,疏疏小雨,才构成清朗恬静地境界。

C. 上片前两句中,“惊”“鸣”两字用以动衬静的写景方式,衬托出夏夜的幽静;下片前两句,散文的句法应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这里使用倒词,不仅音韵和谐,而且更富有诗意。

D. 这首词描写的全是景物,没有表现人物活动,因此全篇在写景而不在抒情。不过,也流露出词人轻松愉快、怡然自得的喜悦情怀。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鲁公治园

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两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无地______   (2)小儿女颠踬耶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鲁公的性格特点。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古词,完成下面小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强说愁”写出了年轻人的志高远大、好胜纯真。

B.“欲说还休”写出了词人的矛盾心理,孤独压抑。

C.词的末句形似轻松洒脱,实则无法排遣沉重抑郁。

D.通篇言“愁”,表达了遭到排挤、报国无门的哀愁。

2下列对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侧重回忆作者“少年”时的“愁”,下片侧重抒发作者“而今”的愁。

B.上片“不识”写年轻时的纯真无知,下片“识尽”写作者艰辛的历程。

C.上片作者把不谙世事的闲愁当作愁,下片作者感慨“欲说还休”的愁绪。

D.上片作者的情绪悲壮豪放,下片作者的情绪哀婉凄绝,全词对比鲜明。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阅读下面材科,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宇华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光宇在提案中建议高考取消英语科日,把中小学生的英语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如果按照每天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来计算,在一个孩子最美好的10年时光里,竟然将近五分之一(18.13%)的时间都花在了英语学习上。”

(《现代教育报》)

材料二: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学习英语已经不再纯粹由国家决定了,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需求。即使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孩子们都有第二外语的考试。这标志着现在的世界不再是孤立的世界,所以学习英语对孩子来说仍然是一件有好处的事情。虽然俞敏洪并不赞成取消英语考试,但他提出降低在高考中的比重,或者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难度。

(《现代教育报》)

材料三:

最近,作家花千芳因“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英语都是一件废物技能,浪费了我们无数人力财力,牺牲了孩子们宝贵的童年”等言论与王思聪网络互怼,迅速引发关注。为此,《新京报》做了相关调查与报道。以下两张图是调查结果。

(1)请阅读材料三两个图表,提炼出不少于两条信息。

(2)结合三则材料,说说你对英语学习、考试的看法和建议。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填空: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2 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3 《论诗》表现江山代代出新人的诗句:  

4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5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6 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7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8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骆驼祥子》回答了破产农民涌进城市之后的命运问题,表明城市贫民要做生活和命运的主人,单靠个人奋斗史是没有出路的。请结合祥子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评语

⑴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⑵“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⑶“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⑷“害群之马?”我说。

⑸“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⑹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⑺“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⑻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⑼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⑽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⑾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⑿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⒀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⒁“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⒂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的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⒃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⒄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试着概括。

⑴小学三年级时,__________________

⑵十多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文中两处划线句子。

⑴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1选文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

2“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3选文使用了哪些类型的论据?论证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文段选用了孔子和百丈禅师两个论据,只留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5请再写出两句你知道的孔子的名言。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请以“等待”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1)以记叙为主。(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