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堵   刻/永   语/人   惧/精竭虑

B.熟/疑   陆/急   澎/膜   弃/息敛声

C.空/角   然/悄   酷/的   悲/惨绝人

D.礴/蟹   追/念   杀/山   崩/振聋发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敬业与乐业》是清末维新派领袖梁启超的一篇演讲稿,文章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B. 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借“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乌云、波浪、闪电象征一切反革命势力。

C. 《河中石兽》选自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通过僧人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说明天下事既有一般规律,也有特殊规律,不可按照常理主观臆断。

D. 《孔乙己》是鲁迅的一篇小说,选自《呐喊》。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3、下列对文学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在《背影》中用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的语言,描写了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

B.《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是山东济南人,幼读书游学于汴京,后习绘画,擅长界画,自成一家。

C.《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故事,比如《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

D.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不朽的建筑杰作,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解放、自有幸福、繁荣富强的精神象征。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脑畔     震撼     嘎然而止

B.燎原     怅惘     叹为观止

C.幅射     腐蚀     海枯石烂

D.帷幕     争讼     人情事故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甲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乙】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请赏析诗句“茅渡江江郊,高者罥长林梢,下者塘坳”中的加点词语。

【2】两首诗词都写到“风雨”,但表达的含义及思想感情是不同的,请具体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名句填空

(1)淮南秋雨夜  

(2) ,不下旧帘遮。

(3)低头乍恐丹砂落,

(4)转觉鸬鹚毛色下,

(5)   ,相伴过年华。

(6)临风一唳思何事,

(7)   ,泥香带落花。

(8)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9)食不饱,力不足,

(10)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

①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  , 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 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  , 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像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从2017 年6月1曰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

⑧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1第①段“异军突起”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第⑤段中划线词“左右”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3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利与弊。

4无人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不得使用文中的例子)

【答案】

1无人机在机器人领域中迅速崛起

2不能删去。“左右”表示概数,说明无人机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如删去,则表示制造成本为三年前的十分之一,是个确定的数值,就显得太绝对了;用“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利用军无人机可进行运输、侦查、远程攻击等,提升国家军事实力。民用无人机可广泛运用于科研、交通安全、环保、救灾、娱乐等领域。弊: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可能侵犯公民隐私。

4可利用无人机送外卖、方便、快捷,能避开交通拥堵。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分析其语境义。“异军突起”,比喻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现,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看,指无人机在机器人领域中作为一支新生的力量,迅速崛起。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的特点,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答题模式为:先表态,然后指出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接着分析删去后有什么不同,进而明确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本句中的“左右”不能删去。因为“左右”表示概数,如果删去,则表示制造成本正好是三年前的十分之一,这就会与事实不符,最后再强调一下,用“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归纳与概括。解答此题在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即可从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即可。文章在前五段主要分析无人机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六七两段分析其弊端,结合这些段落中的内容分别概括出两点。

点睛:此题考查说明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说明文在内容理解方面比较容易,注意找到一些要点,概括性的语言,再结合题目的要求,再加以筛选概括就行,能用原文回答尽量摘录原文。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能力,以帮助对文意的理解。结合文中的介绍与举例,展开想象,写出无人机在人类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可。如:可利用无人机送外卖。

型】代文阅读

束】

13

阅读《朝花夕拾》后,完成下列小题

1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责重的“眼学”。选段出自作品(  

A. 《无常》

B. 《五猖会》

C. 《二十四孝图》

D. 《琐记》

2你为班上同学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     ;有表现他与师友交往的     ;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            , 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④⑤填写恰当的短语。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拣麦穗

张 洁

(1)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了。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跤。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

⑵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哈?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⑶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

⑷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笑啥嘛!我生气了。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

⑹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剃得像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的长长的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⑺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⑻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说: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对呀!

⑼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他那长在半个葫芦样的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⑾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着: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长大嘛!

⒀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

⒁听了他的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⒂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了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他又乐了。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

⒃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

⒄我渐渐地长大了。到了知道认真地拣麦穗的年龄了。懂得了我说过的那些个话,都是让人害臊的话。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不过他还是常带些小礼物给我。我知道,他真疼我呢。

⒅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我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⒆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⒇有一年,过腊八的前一天,我约摸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上一棵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树梢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

(21)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22)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可是我却哭了,哭得很伤心。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

(23)后来,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我是一个贪吃的,因为生得极其丑陋而又没人疼爱的小女孩吧?

(24)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

(选自《张洁文集》,有删改)

【1】在“我知道,他真疼我”之后,小温发现“我”对卖灶糖老汉的情感有了变化。

依恋 ——( )—— 期盼 ——( )—— 怀念

【2】散文语言往往简洁而有韵味,小温读第(5)(6)段时觉得下面两句话很值得品味。

(1)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从修辞角度)

(2)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从字词角度)

【3】读到文章结尾划波浪线的句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可是我却哭了,哭得很伤心。”小温一开始觉得“红得透亮”“喜盈盈”和“伤心”好像矛盾。但结合上下文,又觉得没有矛盾。你赞成哪一种?请说说你的理解。

【4】有人说:“张扬人性美是张洁散文一贯的笔调。”小温觉得这句话有些难懂。请你结合上文具体内容以及你的阅读体验,帮助她解答。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二)

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而不良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功。

请以“习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选择(二)题,题目自拟,文体不限。2、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得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真实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