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的一项是( )
A.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B.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C.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各种形式的周刊、杂志,分类细密的专业报刊,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
B. 参加了今年中考作文阅卷的张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
C.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新知识,使自己获得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D. 面对梅里雪山扑朔迷离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4、下列对名著的概述或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信集,以自己的经历教导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饱受生活的磨难,却说:“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遭受失明的打击,却谱写出“英雄”的乐章。他就是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托尔斯泰。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D.《平凡的世界》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杜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5、阅读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七)》,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杜甫
糁①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②无人见,沙上凫雏③傍母眠。
[注释]①糁:米粒。②雉子:小野鸡。③凫雏:小野鸭。
【1】诗人在第一、二句中选取“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荷叶”景物,描绘了一幅初夏郊野图。
【2】品析“沙上凫雏傍母眠”中“傍”字的妙处。
6、古诗文名句默写。
诗歌是流淌着情感的文字。面对离别,“海内存知己,(1)__________”,那是王勃别离的乐观豁达;“挑兮达兮,在城阙兮。(2)_________,___________”,那苦恋的女子失落惆怅的叹息令人为之动容;“(3)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字里行间流露着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令人感怀;韩愈痛惜人才被埋没,借“千里马”发出悲愤的感叹:“其真无马邪,(4)___________!”而孟浩然心怀希冀,借鱼来婉转含蓄地表露从政的心愿:(5)“___________,__________。”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悟他借梅花凋零的情景抒写独立不倚的人格;庄子于天地之间追求自由的精神,“水击三千里,(7)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7、名著阅读
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以上内容出自长篇小说《______》,作者是______,文段中的“老弟”指的是______。
(2)请结合小说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说说真正的“英雄主义”的含义。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是棵大树
①丰子恺先生说:“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
②父亲兄妹六人,他排行老二。大伯五岁被土匪掠去,赎回后寄养在老张圩舅爷家,一直到成年才回来。大姑、小姑嫁人早,三叔、四叔忙读书。家里得有个顶梁柱,俺爷爷就把吃苦耐劳的父亲留下来养家。
③听母亲说,父亲12岁起就开始扶起犁梢把。每天黑隆隆开始起身,万家灯火时才收工回家,一年到头忙不休。春天,砍倒柳树做弓网,卖给集体以换取我们弟仨书学费;夏日炎炎,赤膊奔跑在田野上采挖草药,晒干后,挑到离家很远的县医药公司卖。白蜡树满身金黄,开始编筐编篮子,经常编到鸡叫。次日,和大姐一起趟着夜色去二十里外赶集。傍晚到家,人饿得头晕眼花。
④半饥不饱的年代,只有逢年过节,我们才能吃上一口好吃的。每逢出礼,看别人牵儿携女,心里好不羡慕,但父亲总嫌我们累赘,从不肯捎上我们。在他看来,这种借机蹭吃行为是不齿之举。家里来亲戚,父亲也不准我们上桌子。他说,小孩子学业第一,将来有出息了,要啥有啥。
⑤有一次,父亲让我去买酒。售货员阿姨多找了我两元钱,我想用它买新钢笔与文具盒。都快小学毕业了,我还没摸过钢笔呢,文具盒还是盛针水的纸盒子。回到家,我喜不自禁。父亲却说,人穷点不要紧,但要有骨气。你没听说贪小便宜吃大亏吗?之后,硬逼着我送还了。
⑥父亲经常拿庄稼、树木教育我们。读书做人就得像红薯一样踏实厚道,不能像瘪高粱自命不凡。你看,大渠埂上,那些洋槐树骨头多硬:不论个头大小,大风里宁折不弯,水沤不烂;烧锅取暖,火苗最旺;桌椅板凳锸锨柄,没有比它更牢固的……
⑦父亲一生要强,从不肯将痛苦示人。那年冬,河工任务结束,父亲风尘仆仆回到家。晚上洗完脚,昏暗的煤油灯下,他专心致志地缝补着什么。出于好奇,我悄悄走近一看,他的脚后跟裂开一食指宽的豁口,父亲正埋头用塑料线一针一针地缝合……那一刻,我无比惊恐,心如针扎,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突然抬起头,看到我时,先是一愣,然后手一挥:“去去去,有什么好看的?不好好读书,长大了你也跟老子一样……”
⑧多年后,想起那情景,依然让我揪心。
⑨农村土地大包干那会儿,母亲哮喘病愈发厉害,我们兄弟仨都上学,家中十几亩田全靠父亲和一头老牛打理。父亲不识字,除了种田,别无所长。我们的衣服渐渐变短,父亲时常夜不能寐。苦闷的时候,父亲经常一句话不说,看东西摆得不顺眼,不踢便骂。母亲常常私下里流泪。
⑩也有高兴的时候。期末考试,父亲看到我们捧着奖状回家,嘴角情不自禁露出久违的笑容。晚饭,母亲给我们盛好手擀面,端上一大碗鸡蛋炒尖椒。父亲给我们弟仨每人碗里奖励半勺香喷喷的熟猪油。父亲说,男孩子吃辣椒,将来能担当大事。我们吃得狼吞虎咽,热汗直流,但我扛不住那辣味,中途多次停箸扒水缸。
⑪那个暑假,蝉噪如雨,父亲要去给高粱田打农药。他说,露水干了,红蜘蛛晒在日头里,沾上药水立马就死。父亲啃完一块凉饼,穿戴整齐,背起喷雾器,拎一瓶农药就走。回来的时候,父亲无精打采,就着渠水用肥皂洗完澡,便口吐白沫,痛苦呻吟。大哥和叔兄立即用凉床把父亲抬往乡医院。十几里土路,兄弟俩换着肩,走河埂,绕大桥,过小镇,正遇逢集,大哥声嘶力竭,乡人纷纷避让。折腾一天一夜,才把父亲从鬼门关夺回来。
⑫父亲出院后,身体却每况愈下。大哥只得放弃高考,回家接过父亲手中的犁梢把。
⑬父亲动手术那年,大哥挤时间参加了市合同教师招考并顺利通过。次年,我收到了中专录取通知书。成绩最好的二哥偏偏命运多舛,中考那年患了肾炎,休学近两个月后参加中考,只考上了农职中。论成绩,本来有机会留校的,但他没能把握住机会,被人捷足先登。最后,他只得回家种地,成为父亲心里永远的痛。
⑭父亲手术后,改善了饮食,精神抖擞地学会了骑车,每天像常人一样忙里忙外,他等着大哥结婚后,自己早点抱孙子,更盼着二哥改变命运。
⑮两年后,父亲体内的病魔再次发作,他带着不甘离开了我们。
⑯常言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我心中,壮志未酬的父亲不是草,而是木,是一棵大树。他用坚强的臂膀与粗壮的大手为我们托起一片遮风避雨的天空。尤其是他对生活默默承受、不断抗争的精神,对我们耳提面命的教诲,对家庭的责任担当,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们的血脉里。
(作者:石毅。有删改)
【1】“父亲是棵大树”,从文中哪些事可以看出来?请梳理相关内容,简要概括。
【2】本文语言很有特色,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1)你看,大渠埂上,那些洋槐树骨头多硬:不论个头大小,大风里宁折不弯,水沤不烂;烧锅取暖,火苗最旺;桌椅板凳锸锨柄,没有比它更牢固的……(父亲为什么把洋槐树的特点说这么详细?)
(2)那一刻,我无比惊恐,心如针扎,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3】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本文是作者对父亲的回忆,其中饱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9、春花秋月、下雨冬雪、奋斗的学子、奉献的人们……都是生活中独特的风景。请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文章穿插一定描写;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书写认真,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