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宜宾中考一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呐喊》。文章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断,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和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

B.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记实散文。它描述了在家庭遭受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

C.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结,表达了作者苏轼被贬谪的悲凉、对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悠闲的自慰等多种感情。

D. 《中国石拱桥》是我国桥梁专家,教育家茅以升写的一篇说明文。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风雨过后,生活还将继续;逝者安息,生者自当坚强。 伟大民族精神,战胜一切困难挑战,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既是对逝者的最好 ,也是生者 的使命。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攻坚克难,更加勇毅前行!

A.弘扬        安慰        义不容辞

B.发扬        安慰        责无旁贷

C.弘扬        告慰        责无旁贷

D.发扬        告慰        义不容辞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李先生突然倒地、昏迷不醒,经过扣人心弦的紧急护送与救治,他终于重获“新生”。

B.公开的资料显示,入夏以来水果消费方面,西瓜与苹果在销量上几乎成了鼎足之势

C.我班同学文泉,有小作家之称,他写作文常常文不加点,一气呵成,赢得老师青睐。

D.创业失败后,抽烟、喝酒、赌博等劣习,如雨后春笋冒出来,占据了他的生活空间。

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话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做事情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我们才不会手忙脚乱。

B. 在歌唱比赛的舞台上,旦增尼玛凭借着饱含深情的歌声、巧言令色,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C. 王国维在美学、史学、哲学、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著,诗词写作于他而言不过是雕虫小技

D. 在这场事件中,他并没有和同伴一起站出来维护集体的利益,而是选择了独善其身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然(qiāo)  枝(qíu)  (tùn)   诚恐(huānɡ)

B.然(cuì)   (sì)   维(xiān)   痛疾(wù)

C.责(jié)   热(chì)  临(bīn)    叠嶂(luán)

D.映(chèn)  (mǐ)   制(jié)    藏污垢(là)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不懂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

B.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里,各地纷纷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活动。

C.曾经,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D.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她阅读了大量的诗歌、小说、散文以及文学名著。

7、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B.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C.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D. 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 ,一 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十余岁 ⑵沙为坎穴 ⑶尔辈不能究物理

【2】翻译下列句子

⑴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众服为确论。

【3】老河兵综合考虑了哪些因素,才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4】只有老河兵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你感悟到的道理是什么?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桂林是全国有名的抗战文化名城,这是桂林区别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特色。从1938年至1944年秋,桂林吸引了众多文化名人到来,他们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抗战活动。不仅有写作、教育、宣传,还有演讲会、戏剧公演、街头漫画、美术展览会等活动,这些多样的抗战形式把桂林的抗日救亡推向了高潮,并促进了桂林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戏剧、音乐、美术等各方面的发展。

【材料二】桂林文化城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的蓬勃开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彰显了全国广大文化工作者,国际反法西斯战士和桂林人民为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做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材料三】在发掘和保护抗战文化遗址方面,桂林已经做了很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不够。一是随着城市建设和改造,不少抗战文化遗产遭到毁坏甚至消失,比如临桂秧塘飞虎队机场将面临此种厄运。二是一些抗战遗址没有很好地维修保护,如桂林保卫战的遗址,指挥部、战壕、碉堡等,仍遮蔽在一片荒草中,被人淡忘。

1对以上材料主要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抗战文化名城是桂林区别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特色。

B. 桂林文化城的抗日救亡活动,不仅促进了桂林的文学艺术各方面的发展,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引起了强烈反响。

C. 在发掘和保护抗战文化遗址方面,桂林仍有做得不足的地方。

D. 抗战期间,桂林开展多种样式的文化抗战活动,因此吸引了众多文化名人的到来。

2班级拟开展“我为宣传桂林抗战文化建言献策”活动,以下哪条建议与主题不符?

A. 开展抗日文学作品的读书交流会。

B. 演出经典的抗战剧作。

C. 开展以“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D. 请参加桂林保卫战的英雄人物或其后人宣讲抗战事迹。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关雎》中“_______ ”两句已经被人们作为歌颂美好爱情的一种文雅而又含蓄的说法。

(2)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 ”成为现实,视频通话功能很好地将友人离别后的自我安慰变成了即时的沟通交流。

(3)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 ”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4)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____”;虽然有最好的理想,不去学习,就“_____ ”(《虽有嘉肴》)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选文中描写的人物是   (人名),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她给“我”讲述了“   ”的故事。

(2)你还知道这部作品中的哪些人物及章节,说出至少一个人物名称并简单叙述与之相关的故事内容。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忆  儿  时

丰子恺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的祖母在世的事。我的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葚。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很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饭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可以走跳板为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有乐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

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用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吃的缘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死亡,家道衰弱了,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第二件事不能忘却的事,是父亲的中秋赏月。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

我的父亲中了举人之后,科举就废,他无事在家,每天吃酒,看书。他不要吃羊、牛、猪肉,而喜欢吃鱼、虾之类。而对于蟹,尤其喜欢。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父亲平日的晚酌规定吃一只蟹,一碗隔壁豆腐店里买来的开锅热豆腐干。他的晚酌,时间总在黄昏,八仙桌上一盏洋油 灯,一把紫砂酒壶,一只盛热豆腐干的碎瓷盖碗,一把水烟筒,一本书,桌子角上一只端坐的老猫,我脑中这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还可以清楚地浮现出来。我在旁边看,有时他给我一只蟹脚或半块豆腐干。然我喜欢蟹脚。蟹的味道真好,我们五个姊妹兄弟,都喜欢吃,也是为了父亲喜欢吃的缘故。只有母亲与我们相反,喜欢吃肉,而不喜欢又不会吃蟹,吃的时候常常被蟹螯上的刺刺开手指,出血;而且抉剔得很不干净。父亲常常说她是外行。父亲说:吃蟹是风雅的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先折蟹脚,后开蟹斗……脚上的拳头(即关节)里的肉怎样才能吃干净,脐里的肉怎样可以剔出……脚爪可以当作剔肉的针……蟹螯上的骨头可以拼成一只很好看的蝴蝶……父亲吃蟹真是内行,吃得非常干净。所以陈妈妈说:“老爷吃下来的蟹壳,真是蟹壳。  

蟹的储藏所。就在开井角落里缸里,经常总养着十来只。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候上,缸里的蟹就满了,那时我们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只,或一只半。尤其是中秋一天,兴致更浓,在深黄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场上的月光下面去吃。更深人静,明月底下只有我们一家的人,恰好围成一桌,此外只有一个供差使的红英坐在旁边。大家谈笑,看月亮,他们--父亲和诸姐--直到月落明光,我则半途睡去,与父亲和诸姐不分而散。  

这原是为了父亲嗜蟹,以吃蟹为中心而举行的。故这种夜宴,不仅限于中秋,有蟹的季节里的月夜,无端也要举行数次。不过不是良辰佳节,我们少吃一点。有时两人分吃一只。我们都学父亲,剥得很精细,剥出来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积受在蟹斗里,剥完之后,放一点姜醋,拌一拌,就作为下饭的菜,此外没有别的菜了。因为父亲吃菜是很省的,而且他说蟹是至味,吃蟹时混吃别的菜肴是乏味的。我们也学他,半蟹斗的蟹肉,过两碗饭还有余,就可得父亲的称赞,又可以白口吃下余多的蟹肉,所以大家都勉励节省。现在回想那时候,半条蟹腿肉要过两大口饭,这滋味真好!自父亲死了以后,我不曾再尝这种好滋味,现在。我已经自己做父亲,况且已经茹素,当然永远不会再尝这滋味了。唉!儿时欢乐,何等使我神往!然而这一剧的题材,仍是生灵的杀虐!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第三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的交游,而这交游的中心,在于钓鱼。  

那是我十二三岁时的事,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是当时我的小伴侣中的大阿哥。他是独子,他的母亲、祖母和大伯,都很疼爱他,给他许多的钱和玩具,而且每天放任他在外游玩。他家与我家贴邻而居。我家的人们每天赴市,必须经过他家的豆腐店的门口,两家的人们朝夕相见,互相来往。小孩子们也朝夕相见,互相来往。此外他家对于我家似乎还有一种邻人以上的深切的交谊,故他家的人对于我特别要好,他的祖母常常拿自产的豆腐干、豆腐衣等来送给我父亲下酒。同时在小侣伴中,王囡囡也特别和我要好。他的年纪比我大,气力比我好,生活比我丰富,我们一道游玩的时候,他时时引导我,照顾我,犹似长兄对于幼弟。我们有时就在我家的染坊店里的榻上玩耍,有时相偕出游。他的祖母每次看见我俩一同玩耍,必叮嘱囡囡好好看待我,勿要相骂,我听人说,他家似乎曾经患难,而我父亲曾经帮他们忙,所以他家大人们吩咐王囡囡照应我。  

我起初不会钓鱼,是王囡囡教我的。他叫大伯买两副钓竿,一副送我,一副他自己用。他到米桶里去捉许多米虫,浸在盛水的罐头里,领我到木场桥去钓鱼。他教给我看,先捉起一个米虫来,把钓钩从虫尾穿进,直穿到头部。然后放下水去。他又说:“浮珠动一动,你要立刻拉,那么钩子钩住鱼的颚,鱼就逃不脱。”我照他所教的试验,果然第一天钓了十几头白条,然而都是他帮我拉钓竿的。  

第二天,他手里拿了半罐头扑杀的苍蝇,又来约我去钓鱼。途中他对我说:“不一定是米虫,用苍蝇钓鱼更好。鱼喜欢吃苍蝇!”这一天我们钓了一小桶各种的鱼。回家的时候,他把鱼桶送到我家里,说他不要。我母亲就叫红英去煎一煎,给我下晚饭。  

自此以后,我只管喜欢钓鱼。不一定要王囡囡陪去,自己一人也去钓,又学得了掘蚯蚓来钓鱼的方法。而且钓来的鱼,不仅够自己下晚饭,还可送给店里的人吃,或给猫吃,我记得这时候我的热心钓鱼,不仅出于游戏欲,又有几分功利的兴味在内。有三四个夏季,我热心于钓鱼,给母亲省了不少的菜蔬钱。  

后来我长大了,赴他乡入学,不复有钓鱼的工夫。但在书中常常读到赞咏钓鱼的文句,例如什么“独钓寒江雪”,什么“渔樵度此身”,才知道钓鱼原来是很风雅的事。后来又晓得所谓“游钓之地”的美名称,是形容人的故乡的。我大受其煽惑,为之大发牢骚:我想“钓鱼确是雅的,我的故乡,确是我的游钓之地,确是可怀的的故乡。”但是现在想想,不幸而这题材也是生灵的杀虐!  

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又只有这三件事。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_ ②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篇写到“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阅读后文,作者不能忘却的三件事是什么?

3文中画线 “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一句中,“非常的空气”指的是什么?

4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的句子加以品析。

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

5文中“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表现出作者怎么样的情感?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谈谈你的感悟。

6你是如何理解“因此这件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的这句话?

7“读其文,识其人”,结合本文谈谈你能感受到丰子恺怎样的性格特点。在初中学过的课文中,我们还学过他的哪篇文章?

14、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死海不死

①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②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③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④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⑤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先听一个古老的传说吧。远古时候,这儿原来是一片大陆。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便暗中谕告鲁特,叫他携带家眷在某年某月某日离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村庄以后,不管身后发生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过头去看。鲁特按照规定的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远,他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偷地回过头去望了一眼。哎哟,转瞬之间,好端端的村庄塌陷了,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就是死海。她因为违背上帝的告诫,立即变成了石人。虽然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扭着头日日夜夜望着死海。上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让他们既没有淡水喝,也没有淡水种庄稼。

⑥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矿物质。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多,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⑦几十年前,死海还是一片荒凉。为了开发利用它的资源,而今死海旁边已出现了一些工厂,同时修建了一些现代化的游泳池、高级旅馆和游乐场所。死海上空艳阳高照,海面空气清新,含氧量高,海水治病的功能不逊于温泉,吸引着许多游客。这样一来,就使它出现了不少生气。

⑧但是,由于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趋下降。据专家统计,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40到50厘米。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1】本文是一篇知识小品文,依次介绍了死海的_______________、现在、_______

【2】联系文章内容,指出下边加点的“死”的不同含义

A海不_________

B、那时,死海真的要了。______________

【3】第六段中,作者把死海的形成原因归纳为哪三个方面?

【4】第四段中“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据统计”去掉可以吗?说说为什么

【5】下面的语段出自《辞海》,说明的内容和上文差不多,但语言风格不一样,说说你喜欢哪一种语言风格?(结合内容说说为什么)

世界大盐湖。位于巴勒斯坦与约旦之间,所处谷地称西亚裂谷或死海地沟,在构造上是东非大裂谷的延续部分。湖泊南北走向,两岸是峭壁悬崖。其中东岸高750米,西岸高570米,使死海深陷其中。湖面南北长80千米,东西宽5~16千米,面积1049千米,海拔-392米,平均水深300米。湖水表层水温19~37℃,盐度300;下层湖底水温22℃,盐度332。高盐度的湖水比重达1.17~1.23克/立方厘米,因此人浸入水中不会下沉。湖东岸有伸入湖中的利桑半岛,将死海分为南北两湖。其中北湖面积780多平方千米,最深处达400米,湖底海拔-792米,是世界最低点。南湖面积260多平方千米,水深仅6米。约旦河和哈萨河分别自北、东南岸注入北、南两湖,湖水主要靠约旦河补给。湖区气候炎热,蒸发强烈,年降水量仅50~60毫米,而蒸发量达1400毫米,约旦河每年5.32亿立方米的径流量大致与湖水蒸发量平衡。近年来,随着河流沿岸灌溉用水量的增加,死海水面以每年0.5米的速度下降。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湖面冬季水位最高,夏秋水位最低,一年中湖水水位变动在60~70厘米。

我喜欢的语言风格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友善是一轮红日,消融彼此冰封的内心;友善是一杯清茶,冲走淡淡的愁绪;友善是一阵春雨,滋润干涸的大地;友善是东方鱼肚白打碎黑暗的一屡阳光,照耀万物……友善是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要求:(1)请以“友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2)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明显。(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5)有真情实感。(6)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