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池州中考一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书。

B.“和”的思想,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可以概括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

C.只有用心体会,便会发现,许多诗歌都可以借助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

D.《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

A. 《一颗小桃树》——《平凹散文》——贾平凹。

B.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诗集》一俄国普希金。

C. 《伟大的悲剧》——《夺取南极的斗争》——意地利茨威格。

D. 《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鲁迅。

 

3、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颓唐  飓风  旁逸斜出  自出新裁 B.琐屑  狼藉  因地治宜  张目结舌

C.辟邪  序幕  重峦叠嶂  巧妙绝伦 D.题跋  车辙  摸肩接踵  不怀好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尤其年轻父母要牢记。

C.国家速滑馆拥有众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智能化的运动管理系统、观众观赛管理和场馆管理系统,是名副其实的智慧化。

D.将校园安全纳公社会治理,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依法处理机制,坚决杜绝“校闹”行为,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5、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诗人运用极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回首往事,描述了自己被贬滴、遭弃置的境遇,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B.颔联用两个典故写被贬归来的感触,“闻笛赋”表达对故友的思念之情,“烂柯人”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C.颈联诗人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只为表现对世事变迁和仕宦浮沉的伤感调怅。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长精神”三字,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 项是(   )

①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

②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③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

④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

⑤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⑥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④③②⑥⑤

C.④①③②⑥⑤

D.④③②①⑥⑤

7、下列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浔阳楼吟反诗、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等故事都与宋公明有关。

B.“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这是简爱对自尊自爱、平等自由、人格独立的追求与宣誓。

C.《儒林外史》由众多的故事连缀而成,但有一个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

D.“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这是艾青《鱼化石》中的句子,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节选自《世说新语》)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pú)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jiàng hào)驳色,而皆若偻(lóu)。

(节选自《登泰山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何所 ②撒盐空中差可

须臾成五彩 ④得日,或否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或日,此东海也

3这两篇文章都描写了雪景,请结合文中划线句子分别概括两文中雪的特点。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古诗词鉴赏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诗的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你任选角度赏析该句的精妙之处。

【3】细读全诗,简要分析樵夫的形象。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八年级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请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低碳生活看起来是小事,少用纸巾、塑料袋、一次性纸杯,循环用水,多步行少开车,等等,做起来也不是太难,但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

【材料二】我校学生进行“低碳生活”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如下。

(1)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在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宣传的意义。

(2)为倡导低碳生活,宾馆不再向住客提供一次性牙刷。下面是客房内的提示语,请你帮助修改,使其更温馨得体,不超过20个字。

原提示语:本宾馆一律不提供一次性牙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2)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年级开展主题为“友谊的力量”演讲活动。小丽同学在演讲稿中表达了友谊能给人安慰、勇气、信心的观点。她想引用古诗句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你给她推荐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名著阅读。

(1)《儒林外史》中塑造了几对兄弟形象,其中包括严贡生、严监生兄弟。请结合作品中的事例简要评析这一对兄弟性格方面的不同。

 

(2)仔细观察下面的邮票,回答问题。

   

图1沈琼枝利涉桥卖文   图 2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图3王冕画荷

请选择其中的两张邮票,联系作品内容,说说画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人类捕鸟,灾难其后

①湖南省新化县槎溪镇鸟坳村位于千年鸟道的罗霄山脉,是候鸟南飞的必经之地,近年来,难以计数的候鸟丧命于此。有当地村民表示,有一天打下来的鸟就足有1吨。这条迁徙路线上,大多是小型鸟,每只只有100克左右,1吨差不多就是10,000只野生鸟。

②多么令人惊心动魄的残忍和数字!殊不知人类的好日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鸟类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来实现的。

③美国的拉夫·洛克提认为,地球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细菌、原生生物、动物(包括人类和鸟类)、真菌和植物是在一个系统里和谐发展,生物、岩石、空气和水之间以微妙的方式相互作用,从而保证了环境的稳定。如果一种动物,如鸟类灭绝或濒临灭绝,人类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④世界上85%以上的鸟类可以程度不同地捕食害虫,即便是小小的麻雀每年也能捕食许多害虫……在欧洲1000只紫翅椋鸟在繁殖期间能消灭22吨蝗虫,而 1吨蝗虫一天的食物量与 2500人一天的食物量相当。猫头鹰和鹰等猛禽大多以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对控制农业、林业鼠害以及危险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贡献。猫头鹰的食物中99%是啮齿类动物,1只猫头鹰一个夏季所消灭的老鼠,相当于保护了1吨粮食;1年所吃掉的老鼠等于保护了一两万斤粮食。以此观之,每年鸟儿吃掉害虫保护的粮食足以供给地球上的人们吃好几个月。

⑤鸟儿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它们与其他动、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存。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与其伴生的 90 种昆虫消失,35种植物消失,2至3种鱼类消失。在鸟类与植物的共生关系中有一种特别重要的依存关系,即许多植物的种子是靠鸟类来播散的。而且 ,很多植物种子经过鸟类消化后,更容易萌生和成长。蜂鸟、食蜂鸟、太阳鸟、啄花鸟、锈眼鸟、鹦鹉等鸟类嗜食花蜜,对有花植物的传粉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⑥与渡渡鸟一样,大颅榄树也是毛里求斯的一种珍贵特产。但是渡渡鸟灭绝后,大颅榄树也渐渐稀少,最后彻底消失了。今天人们才知道,大颅榄树的种子必须靠渡渡鸟消化过后才能发芽,没有了渡渡鸟对大颅榄树种子的首先孕育和催化,大颅榄树就再也不会生儿育女和繁衍后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某种鸟类的灭绝与植物乃至人类的生存的关系。

⑦鸟儿在仿生学中的作用不仅可以让人类获得更大的生存能力,而且能启发人们防御疾病的思路和增强人们防病治病的能力。海鸟眼睛的盐腺,能把喝下去的海水中的盐分排出,据此人们就能把地球上占总水量 97%的海水进行淡化。未来飞机的设计可以模仿蜂鸟实现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及掉头等特性。还有一些鸟类能飞越几千米的高空而保持脑血管供血畅通,不会缺氧,这也为人类提供了在供氧不足的高原环境中正常生活和延长生命的重要线索。

⑧鸟类每天吸入大量的空气,进食相当于其体重的食物。在呼吸和进食的同时,鸟类具有较强的收集有害物质的功能,空气和食物如果被污染,通过收集和分析鸟类胃内容物的方法,就可知道环境的污染状况。

⑨鸟类被直接利用那就是为人类提供衣食、医药和观赏等生活之需等,事实上今天的人类几乎已经离不开鸟类。

⑩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挥霍以及对生物栖息地的不断破坏,人类身边的自然世界正在恶化和消失。鸟类濒临灭绝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外来物种竞争、国际贸易、污染等占11%。破坏环境和大量捕杀鸟类,最直接的后果是人类将要忍饥挨饿。而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也消失,甚至殃及鱼类。例如,每两种鸟类灭绝,必然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消亡。失去了这些为数众多的生物资源,人类的生存将变得越来越拮据。更严重的是,如果大量植物随着鸟儿的消失而灭绝,人类生存就会陷入万劫不复危机。

1作者为什么说“人类的好日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鸟类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来实现的”?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试简要分析其中一种作用。

3结合文意,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母亲的面条

贺永霞

最近身体一直处于病痛疲倦状态,孤独无奈一一袭来,这是母亲离开后的十年里我感觉最委屈的一次

儿时,总有些日子盼着自己“病”一次,躺在滚烫的土炕上,看着阳光从木格子的小窗户上一点一点地爬上来,暖得我舒服极了。我的期盼倒不是因为这温暖的感觉,而是“病号饭”——一碗热气腾腾、撒着葱花、卧着荷包蛋的面条。当面条端进来的时候,那油珠珠诱人的光亮一闪一闪的,雪白的面条衬着热气氤氳,映着母亲微笑的面庞,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光。

其实,早在母亲生火做饭的时候,我已在脑袋里憧憬了无数遍此刻的情景,心里爬满了馋虫,就差流出涎水了,恨不得时间眨眼就过去,时时刻刻听着外间屋的动静,一旦母亲轻轻的喊声响起,我立马一骨碌坐起来……(甲)

母亲总是疼爱地看着我,一边叮嘱:慢点吃,小心烫着。而我却吃得顾不.上抬头回应母亲。一碗面下肚后,浑身是汗,什么头疼脑热统统没了影。此时,母亲总是会意地笑着说:“我老丫头的病才不用吃那些苦药丸子呢,一碗面条就管用。”(乙)直到十三岁那年,我真的病了,而且很严重,高烧烧得我说胡话,吓坏了的母亲守着我一天一夜,等我醒来听清楚的第一句话就是“老丫头,没事啊,妈知道你又想吃白面条了,是不是?以后妈天天给你擀面条,卧荷包蛋,谁也不给,都留着给我丫头吃。”那一刻,我仿佛突然长大了,原来母亲什么都知道啊!(丙)

我的大字不识几个的母亲啊,如今女儿每每想来都是贴心的暖和彻骨的疼。(丁)

后来,我远去三十多里地之外的地方读书,然后,越走越远,除了寒暑假,家已是我人生路上的客栈,似乎再没了装病的念头,倒是为自己小时候吃一顿白面条就装病感到脸红羞耻了。有的时候,放假刚到家,母亲会满脸期待地问我想吃面条不,我立刻感觉到母亲又要抖落我的“丑事”,即便我真的想吃,也总会没好气地回答,最讨厌吃那破玩意儿了。于是,母亲会自言自语道:不吃啊,那就不吃,啥时候想吃了我再擀。自以为是的我从不顾及母亲那一刻的表情和心情。

当真正地长大成人,尔后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也耍赖任性的时候,我才懂得一颗慈爱温柔的母亲的心。所以,母亲在世时,每当接她老人家来家里小住的时候,我总是寻一个合适的理由和机会带着小女儿般的撒娇,要母亲给我擀面条,而且一定要吃到吃不下为止。有时老公会责怪我不知道疼爱母亲,可是他怎能明白我的心思呢?我喜欢看到母亲看我吃面条时候的幸福,而我只是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母亲,女儿永远需要她。

今天细细想来,我有多少年没吃到母亲为我做的面条了!不仅仅是母亲离世的这十年。当许多往事变成回忆,这中间的滋味该有多少言不得的酸楚和伤怀?

胃疼了好久,恰恰这几天又感冒,浑身酸痛。上午,躺在洒满阳光的大床上,委屈得哭了很久很久,任泪水濡湿了大片的床单。母亲,女儿好想你,若你在世一定会为女儿做一碗热乎乎的面条外加一颗荷包蛋,你还一定会微笑着看着女儿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因为母亲的面条永远是治愈女儿感冒的灵丹妙药。

可是,今生今世我永远吃不到母亲的面条了。尽管现在有那么多食材更丰富的面条,可那都不是母亲的味道了,因为那里没有母亲的爱。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通读全文,概括作者在文中回忆的与面条相关的三件事。

2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那时,自以为聪明的我笑母亲真笨,咋这么好糊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3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一旦母亲轻轻的喊声响起,我立马一骨碌坐起来……(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母亲总是会意地笑着说:“我老丫头的病才不用吃那些苦药丸子呢,一碗面条就管用。”(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4文章以“母亲的面条”为题,有什么好处?(答出三点即可)

5在你的记忆中,“母亲的味道”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出来,与大家分享。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请以“动人心弦”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