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巴中中考一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老师抱着成绩单走到我面前,开口说:“这次高考你的成绩在全校看来,还是非常不错的,比你预想的大学分数线还要高40多分。”

②到了教室见同学们的心情都迥然不同,部分悲伤痛苦,部分却高兴欢喜。

③高考放榜那天,我早早地起床,骑着自行车沿着那条熟悉的大道直奔学校。

④一路上内心忐忑不安。

⑤我一听,看着成绩单心中幸福极了。

A.④③⑤①②

B.③④②①⑤

C.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②⑤③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dǔ) 惭愧   人声鼎(fèi)   绝然不同

B.(zhàn) 祷告   翻来(fù) 小心翼翼

C.(záo)   瘫痪 咄咄逼人(duō   恍然大悟

D.啬(lìng 云霄   人迹(hǎn)   花团锦簇

3、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B.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在昆明火车站惨无人道的屠杀,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都会为此义愤填膺,极力谴责。

C.我国首颗青少年科普卫星——“希望一号发射成功,现场学生忍俊不禁地笑了。

D.在学校创新作文比赛中,李明的《心中的温暖》一文,构思别具匠心,选材新颖典型,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4、下列句子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取义成人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B.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绕、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C.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

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需向国门悬。

5、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云长水淹七军,曹军大将于禁死战,庞德投降。

B. “三分自是多才俊,又显江南陆逊高”是称赞陆逊火烧连营,致刘备败走白帝城。

C. 孔明巧布八阵图,几乎置陆逊于死地,幸得孔明岳父黄承彦帮助,才顺利脱险。

D. “武乡侯四番用计,南蛮王五次遭擒”中“武乡侯”指诸葛亮,“南蛮王”指孟获。

 

6、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选(pìn)     (rú)       红(yīn)     为人知(xiǎn)

B.慷(kài)     (jiǒng)   起(quán)   气冲牛(dǒu)

C.怪(dàn)     (huì)     物(shí)     连环(qū)

D.育(bǔ)     (tiè)       (chú)     万丈(xiè)

7、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B.《社戏》叙述了鲁迅少年时一段看水乡社戏的往事,表现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C.《诗经》采用了风、雅、颂的表现手法,内容包括赋、比、兴等,共三百首诗。

D.《傅雷家书》是革命家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100多封家信,展现了傅雷的教子有道。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古文阅读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宋濂《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句末语气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与人期行,相委而____________

(2)下车之。_________

(3)故人来,与之食。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3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①_______。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②________例子,乙文选取的是③_________的正面例子。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综合性学习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召开一次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班会,请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2)仔细观察上边的漫画,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漫画的内容。

(3)你所在的班级要举行一次关于“人无信不立”的演讲比赛,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活动步骤。

①个人收集资料,撰写演讲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各小组推选出来的两名同学按照演讲顺序依次进行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获奖同学发表感言,评委点评总结。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诗文名句积累。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独学而无友,则_____________。(《礼记•学记》)

(3)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5)古诗词中多有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语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美国记者(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百团大战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文,回答下面小题

除夕情怀

①除夕是一年最后一天,最后一个夜晚,是一岁中剩余的一点短暂的时光。时光是留不住的,不管我们怎么珍惜它,它还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烟消云散。古人不是说过:“黄金易得,韶光难留”吗?所以在这一年最后的夜晚,要用“守岁”——也就是不睡觉,眼巴巴守着它,来对上天恩赐的岁月时光以及眼前这段珍贵的生命时间表示深切的留恋。

②除夕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所以此时此刻一定要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团聚一起。首先是生养自己的父母。陪伴老人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再有便是和同一血缘的一家人枝叶相拥,温习往昔,尽享亲情。记得有人说:“过年不就是一顿鸡鸭鱼肉的年夜饭吗?现在天天鸡鸭鱼肉,年还用过吗?”其实过年并不是为了那一顿美餐,而是团圆。只不过先前中国人太穷,便把平时稀罕的美食当做一种幸福,加入到这个人间难得的团聚中。现在鸡鸭鱼肉司空见惯了,团圆却依然是人们的愿望年的主题。腊月里到火车站或机场去看看声势浩大的春运吧。世界上哪个国家会有一亿人同时返乡,不都要在除夕那天赶到家去?他们到底为了吃年夜饭还是为了团圆?

③此刻,我想起关于年夜饭的一段往事——

④一年除夕,家里筹备年夜饭,妻子忽说:“哎哟,还没有酒呢。”我说:“我忙得都是什么呀,怎么把最要紧的东西忘了!”

⑤酒是餐桌上的仙液。这一年一度的人间的盛宴哪能没有酒的助兴、没有醉意?我忙披上棉衣,围上围巾,蹬上自行车去买酒。家里人平时都不喝酒,一瓶葡萄酒——哪怕是果酒也行。

车行街上,天完全黑了,街两旁高高低低的窗子都亮着灯。一些人家开始年夜饭了,性急的孩子已经辟辟啪啪点响鞭炮。但是商店全上了门板,无处买到酒,我却不死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顿年夜饭没有酒。车子一路骑下去,一直骑到百货大楼后边那条小街上,忽见道边一扇小窗亮着灯,里边花花绿绿,分明是个家庭式的小杂货铺。我忙跳下车,过去扒窗一瞧,里边的小货架上天赐一般摆着几瓶红红的果酒,大概是玫瑰酒吧。踏破铁鞋终於找到它了!我赶紧敲窗玻璃,里边出现一张胖胖的老汉的脸,他不开窗,只朝我摇手;我继续敲窗,他隔窗朝我叫道:“不卖了,过年了。”我一急,对他大叫:“我就差一瓶酒了。”谁料他听罢,怔了一下,刷地拉开小小的窗子,里边热呼呼混着炒菜味道的热气扑面而来,跟着一瓶美丽的红酒梦幻般地摆在我的面前。

⑦我付了钱,对他千恩万谢之后,把酒揣在怀里贴身的地方。我怕把酒摔了,然后飞快地一口气骑车到家。刚才把酒揣进怀里时酒瓶很凉,现在将酒从怀间抽出时,光溜溜的酒瓶竟被身体捂得很温暖。

⑧当晚这瓶廉价的果酒把一家人扰得热乎乎,我却还在感受着刚才那位老汉把酒“啪”地放在我面前的感觉。他怎么知道我那时为年夜饭缺一瓶酒时急切的心情?很简单——因为那是人们共有的年的情怀。

⑨于是我又想起,一年的年根在火车站上。车厢里人满为患,连走道上也人贴着人地站着。从车门根本挤不上去,有人就从车窗往里爬。我看一个年轻人,半个身子已经爬进车窗,车里的熟人往里拉他,站台上工作人员往外拽他。双方都在使劲,这年轻人拼命地往车里挣扎。就在这时候,忽然站台上的人不拉了,反倒笑嘻嘻把他推上去。我想,要是在平时,站台的工作人员决不会把他推上去,但此时此刻为什么这样做?为了帮他回家过年。

⑩年,真的是太美好的节日、太好的文化了。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人无需沟通,彼此心灵相应。正为此,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燃起的烟花,才在寒冷的夜空中交相辉映,呈现出普天同庆的人间奇观。也正为此,那风中飘飞的吊钱,大门上斗大的福字,晶莹的饺子,感恩於天地与先人的香烛,风雪沙沙吹打的灯笼和人人从心中外化出来的笑容,才是这除夕之夜最深切的记忆。

1结合文意,分析第⑥自然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2小说第⑥段中的“怔”和“梦幻般”各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3通读全文,说说“除夕情怀”的内涵是什么。

4你了解除夕有哪些习俗?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愿望?请仿照示例,写在下面。

示例:守岁——对上天恩赐的岁月时光以及眼前这段珍贵的生命时间表示深切的留恋。

14、阅读《温暖心窝的话语》,回答后面小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卿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以至于后来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湿润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罩,在我的生命单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未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湿润了。

1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做了什么事?

2文中第④⑦⑩段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湿润’’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3第⑧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4第⑨段中林老师说“那句话是我写的”,林老师说的那句话是什么?她为什么要写那句话?

5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请围绕“夏天”“树林”“风”三个词语,发挥想象,描写一个场景。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