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合肥中考三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心口呀莫要这么历害地跳

B. 红旗飘飘把手招

C. 满窖里围得不透风

D. 保卫延安你们废了心

2、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我因最早诗歌总集是《诗经》,收录西周到春秋诗歌305篇,《蒹葭》选自《诗经·周南》。

B.《小石记》是柳宗元被贬请永州时创作的“永州八记”之一,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

C.《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首乐府民歌。

D.《马说》作者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3、根据语境内容,选出填写在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恰逢周末,爸爸却要到省城出差,小明为爸爸送行,列车开动了,小明突然想起一件事,急忙追上去,边跑边喊:“_________”坐在车厢里的爸爸挥手示意,“好的,儿子!”

A.爸爸,给我买一套《四大名著》,要新版的。

B.爸爸,给我买一套下学期要用的新版的《四大名著》。

C.爸爸,你到省城后抽空去新华书店给我买一套新版的《四大名著》。

D.爸爸,最近省城的新华书店开始卖新版的《四大名著》,给我买一套。

4、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pài)        (dǎo)       古(gèng)        而不舍(qiè)

B.对(jiào)       (qì)        午(shǎng)       气冲牛(dòu)

C.妒(jì)          育(bǔ)        友(zhì)          鞠躬尽(cuì)

D.(zuò)        (huì)       红(yān)          迷离(shu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最近,同学们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状态,我们提倡合理分配时间、高效复习,切忌不可熬夜学习。

B.四大名著是我国文学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中《水浒传》记录了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读之令人热血沸腾。

C.回首初一时光,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活泼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D.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强突然意识到,在关键环节上的操作偏差,导致了整个焊接工作屡试不爽.

B.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三目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C. 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

D. 抖音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娱乐软件,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

B. 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不少旅行社正经历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C. 他家离铁路不远,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

D. 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了运行时间。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曰:“夫人虽禀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犹蜃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刺股,董生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 B《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德。

(节选自【唐】吴兢《贞观政要》)

【注释】①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②蜃:大蛤蜊,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莹剔透。③苏秦:战国纵横家。④董生: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讲学时以帷幕遮掩,以求专心。⑤饬:整理。⑥懿:美好。

【1】下面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必须/以学饬情

B.所以/古人勤于学问

C.夫人/虽禀性定

D.玉不琢/不成器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苏秦刺( )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3)则其名不( )

【3】下面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人禀性定                      故余愚,卒获有所闻

B.必须博学成其道               虽乘奔御风,不疾也

C.燧动焰发                         不思则罔

D.待学成而                      公输盘楚造云梯之械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

【5】太宗和岑文本围绕同一个观点展开了对话,请分别写出A、B两个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理方法及其作用。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完成小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霜满地”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B. “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报国的壮志和决心。

C. “羌管悠悠”说明边关虽然寒冷,但有羌管鸣奏,文娱生活丰富,将士并不感到艰苦。

D. 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心情?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学校要开展“奏响诚信的美妙乐章”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准备:在正式演讲比赛之前,请你根据比赛的主题确定自己的演讲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①搜集、整理资料;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设计演讲。   (恰当运用演讲技巧)

(2)简述事例:请你简述一个与主题相关的事例。   

(3)精彩发言:下面是小安的演讲稿(节选)

记得世界名著《百年孤独》里有这样一句话:诚信是一项财宝, 不应随意被抛掷。 因为诚信是立人之本,是交友之道,是经商之魂,是为政之基。【甲】先人高尚的情操流淌在历史长河之中,纯洁的品质永远闪耀着人性。 同学们,诚信的力量可以使点点水滴汇成波澜壮阔的大海,诚信的力量可以使粒粒沙土聚成巍然屹立的高山, 。 【乙】同学们,让我们手着手,肩并着肩, 一起来弘扬诚信, 实践诚信,歌颂诚信!谢谢!

①小安想在演讲稿中引用关于“诚信”的名言, 下列不适合引用的一项是( )   

A.轻诺必寡信。   (《老子》六十三章)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C.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儒行》)

D.人倍(违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说苑·谈丛》)

②画横线的甲、乙两句都有语病,请你帮助小安修改,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   

③排比可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请在横线处仿写一句话,使之与前两句构成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4)《论语》 十二章中所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海岸阔,风正一帆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

1填空。

从内容上看,《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___________的长篇小说,从形式上看,《水浒传》是一部________体小说,讲究故事的曲折和完整。

2下面的小诗涉及《水浒传》中哪三个情节?请简要概述。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呼酒谩浇千古恨,吟诗欲泻百重愁。

赝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搔动梁山诸义士,一齐云拥闹江州。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

威廉·豪威尔斯被美国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视为一生的挚友。有一次,他从千里之外到马克·吐温家拜访。马克·吐温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在家中设宴款待。那是一场非常盛大的宴会,应邀前来的嘉宾都是社会名流和文坛大家,席间还穿插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包括分享各自的创作心得和研究成果。

看到此番景象,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豪威尔斯非常紧张,以至于在用餐时,拿刀叉的手都在发抖。马克·吐温观察到了豪威尔斯的紧张和窘态,连忙走上前来询问。豪威尔斯道:“我看了晚宴的节目单,最后一个环节是要我上台发表演讲,我想,我一定会紧张得语无伦次。一想到这,我就更害怕了。”马克·吐温听后,哈哈大笑:“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只要牢记我下面所说的秘诀,你就不会紧张了——今晚,他们并不是专程为你而来,更不指望你有什么惊人的真知灼见。他们只是想凑个热闹,放松一下。 ”豪威尔斯先是十分惊讶,接着便有些失落,最后紧张感果真渐渐消失了。在最后的登台演讲中,他镇定自若,思路清晰,滔滔不绝。

从那之后,无论出席哪种场合,需要发表演讲或评论时,豪威尔斯都不再紧张了,因为马克·吐温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你是谁,取得了怎样了不起的成绩,在别人眼中,其实都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重要,不自作多情便能淡定地应付一切场合。

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更不要把自己摆放到太高的位置。

(有删节)

1给上面这则选文添加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马克·吐温观察到了豪威尔斯的紧张和窘态”,请你变身马克·吐温,写写他第一时间发现豪威尔斯窘迫时的心理动态。不少于100字。

14、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给燕子留个门

干亚群

①当河里最后一块冰被我们捣碎后,叮叮咚咚的水流声从村东一直响到村西。也就这么几天里,村里又多了一份热闹,门前的枣树上开始有叽叽喳喳的声音。老人便把门开得大大的。我们感到不解。老人说,燕子回来了,它们要筑巢,如果关着门,燕子会觉得主人不欢迎它们。

②敞开的门,有春风灌进来。春风仿佛在铺一条无形的路,是空中温暖的路。燕子顺着赶过来。春风把沿途的树都弄绿了。于是,有一天,我们听见燕子的叫声,看见燕子的身影——像黑色的闪电。

③老屋横梁上的那只燕子窝,跟我们玩的那种烂泥炮形状差不多,上宽下窄,不过看起来有点疙里疙瘩。我们也不知道哪一年筑的,每年的春天总能看到两只燕子飞进飞出,然后孵出一窝小燕子。去年的燕子窝在守候今年的燕子。

④村里的房屋多是平房,有些还是茅草房。燕子似乎并不嫌弃,只要人们开着门,有一处可容它们筑巢的地方,它们就会把巢安在那儿。老人们说,家有燕子窝,那是一家人的福气,说明这家风水好。所以家里有老人的,每到春天总是盼望着门前喃呢的声音。我们那儿并不重视喜鹊,而把燕子看成喜鹊的化身。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身体不适,他们就把能不能熬过冬天作为给自己的一个命数。二月初燕子准时飞回来,那些躺了一冬的老人不管可不可以下床,都要起来在门口坐一坐,听听燕子的呢喃,看看燕子忙碌地衔草加固巢,心里觉得有一种踏实。

⑤我们不知道鸳鸯是怎么一回事,却知道家里的燕子是双飞双宿的。大清早,等门一开燕子马上飞去了,当它回来的时候嘴里肯定衔着草什么的,有时独自回来,有时两只一块儿。你一口草我一口泥,共筑着它们的窝。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来,然后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村里小夫妻哪天吵架了,做妻子的就会责备自己的男人,怎么连燕子都不如,它们还懂得温情。刚才还气呼呼的男人,此时默不作声,一个人提了只筐出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筐里准有妻子爱吃的水果。

⑥燕子等窝筑好后开始产卵,大约一个月后窝里便会伸出几张黄黄的小嘴。此时是燕子最最忙碌的时候,两只燕子飞进飞出,喂养着它们的小宝宝。老人说,燕子一顿烟的工夫要飞出三次,一天下来将近要飞一百多次,直到小燕子能独立觅食为止。而小燕子长大的那阵子,家里是颇为热闹的。一会儿叽叽喳喳,一会儿唧唧啾啾,尤其当燕子爸爸与燕子妈妈从外面觅食回来的时候,横梁上是一片喧闹。只只张大着黄口,争先恐后地要食吃。等老燕子飞走了,它们才个个缩回窝里安静下来。再过一段时间,小燕子开始学飞,扑棱棱地从窝里飞到窝外,再由屋檐下飞到树枝上,这样一路地飞远。如果还不到迁徙的时候,小燕子们绝不会飞走,到了晚上还是会飞到自己的窝里。

⑦我们家约定俗成,最晚进门的人,总会看一看燕子是不是到齐了,然后关门——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就像大人牵挂会玩的孩子迟归那样,我也会提醒家里人:给燕子留着门。

⑧村里开始有人建房,原来居住的老房子得拆掉。上了年纪的人遵循一个原则,五黄六月是不可以动土木的。所以村里很多人建房子多选择在秋天,这时候燕子已准备南飞了。那些拆了老房子的人家,把拆下来的燕子窝整个地端下来,然后放在树杈上,希望明年燕子归来的时候还能发现这个标记。然而,那些建了新房子的人家第二年再也不会有燕子进出。整天锁着的大门和平整的天花板,让燕子越飞越远了。

⑨当村里最后一栋楼立起来的时候,村子变得寂寞起来。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以至回忆燕子确确实实的叫声,却模糊了。村民习惯了关门。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给燕子留个门》,略有删改)

1村里人的哪些行为表现了对燕子的重视和喜爱?请简要概述。

2“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请分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来,然后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

4“村民习惯了关门”。你赞同村民的这种做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生活实在有太多的美好,不要光顾着向前跑,有时还要停下来回望,会发现成长的足印里也有闪光的东西!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也是一种成长。

阅读以上这段文字,请以“ ,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