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单位里效益不好人心涣散我们应该多做些思想工作团结起来渡过这个难关才对不能只是袖手旁观

B.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

C.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期间,搜寻工作可谓周而复始,此起彼伏。

D. 由于经营亏损原因停业的兰州古籍书店引经据典,遍稽群籍,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又开门营业了。

2、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 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

B. 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C. 此乃一座山门,原来我们已亲眼目睹了被称“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

D. 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全校学生、领导和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B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习,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都充满了信心。

C一个人如果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就很难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施展聪明才智的机会。

D这些复习资料,我们正在进行打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

B.看到同志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

C.全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这部小说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

2写出“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3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_______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采桑子》)

(5)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

(6)吾与汝毕力平险,____________,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7)杜甫在《春望》中,运用移情于景手法,通过花与鸟这两种具有特征性的春天的景物表明对时事和离别的感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奇异的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傳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儿子深厚的爱,既有为人处世的教导,又有艺术修养方面的指点。以下是摘自《傅雷家书》的。哪一句最能引起你的共鸣?请你以你的生活体验或审美体验为例,来印证这一句话。

①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②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

③一个人太容易满足固然不行,太不知足而引起许多不现实的幻想也不是健全的!

④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⑤自己没有强烈的感情,如何教看的人被你的作品引起强烈的感情?自己胸中的境界倘若不美,人家看了你作品怎么会觉得美?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   “嫦娥”奔月的“烦恼”

①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蕴藏着许多未知的奥秘,它仿佛拥有着巨大的魔力,吸引着人类不断探索。月球,是人类太空探险的第一步。但由于潮汐锁定现象,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周期与其自转周期相同,导致人类在地球上始终只能观测到月球的“正面”。因此,多年以来,人类对月球背面的了解非常有限。直到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并传回第一张月球背面的近距离影像。

②但“嫦娥”的奔月之旅其实并不轻松,甚至可谓是困难重重。其中,太空中材料的腐蚀就是令科学家们比较头疼的问题。

③说到腐蚀,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生活中,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例如:厨房铁锅的生锈,碳酸饮料对牙齿的腐蚀,街道护栏的风化开裂等等。但有人可能会问,太空既然是高真空环境、没有水的存在,航天器应该不会像地球上那样腐蚀吧?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与“温顺”的地球环境相比,真实的太空对航天器的“外衣”甚至威胁更大。“和平号”空间站作为美俄国际空间站合作计划的一部分,是苏联建造的第一个轨道空间站。据统计,它实际在轨工作的十多年时间里,共发生近2000处故障,其中70%的外体遭到腐蚀。

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太空中航天材料的腐蚀失效呢?“嫦娥”奔月途中,到底会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呢?

⑤我们首先从太空中的环境说起。其实,太空的真实环境远没有科幻电影中描述的那般美好,到处都存在着人类肉眼所看不见的宇宙辐射。它既包括宇宙大爆炸后所残留的热辐射,也包括其他天体向外释放的电磁波、高能粒子甚至是宇宙射线。它们对人体的危害可以说是致命的。但由于地球磁场与大气层对宇宙辐射的偏折和吸收作用,才能保证人类在地球上的正常生活。可是,一旦脱离两者的保护,完全暴露在这种强辐射环境中,即便是穿着厚重的宇航服,也不能完全避免宇宙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当然,面对太空中如此高强度的辐射,航天器也会“深受其害”。

⑥其中,太阳所释放的紫外线辐射是引起航天器腐蚀失效的原因之一。尽管紫外线只占太阳光的5%左右,但是能量却很大。太空中,由于缺少地球磁场及大气层的“保护屏障”,航天器表面的高分子材料在吸收紫外线后会引发聚合物的自我氧化、降解。另外,紫外线中的单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足以破坏聚合物间的化学键,使其断裂、交联,从而导致聚合物材料性能的急剧下降。

⑦此外,当航天器刚刚脱离地球表面大气层的保护,首先接触的便是低地球轨道环境,该区域所处的残余大气中,氧含量约占总组分的80%。而在太阳短波辐射的光致分解作用下,氧分子转变为高活性的原子氧,当高速运行的航天器与原子氧发生剧烈的摩擦、碰撞时,航天器表面的聚合物材料会发生高温氧化反应,使其电学、光学以及机械性能等方面发生退化,甚至会引起明显的剥蚀效应,严重影响航天器的运行安全。

⑧在“嫦娥”的太空旅行中,除了要面临宇宙辐射及原子氧的威胁外,还需要接受极为“苛刻”的温度挑战。自宇宙大爆炸起,太空中的温度便开始逐渐降低,在经历了150多亿年的演变后,目前的太空正处于极寒的环境中,平均温度只有约-270.3℃。并且,真空环境中,由于缺少空气的传热和散热,航天器表面受阳光直接照射的一面,其温度将高达100℃以上,而阳光照射不到的一面,温度则可低至-200℃。这种极端的温度条件和大幅度的冷热交变会影响材料的应力,并可能造成航天器“外衣”的断裂、分层甚至脆化,缩短其安全服役寿命。

⑨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如此复杂的太空环境中,航天器的腐蚀根本无法避免。并且,有关数据显示,一架航天飞机的维修成本甚至远高于其制作成本和发射成本。因此,采用科学的手段抑制航天器在太空中的腐蚀问题势在必行。

⑩首先便是选择和发展耐热、耐极低温、耐热震、抗疲劳、抗腐蚀的高性能材料,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也正为此努力探索。此外,结合不同材料的用途及其实际服役环境,采用合适的表面处理技术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性能优异的防护涂层不仅可以提高航天材料的功能性,包括耐高温、隔热、抗腐蚀、抗氧化、抗辐射等,同时也可以延长航天器的使用寿命,节省维修成本。

镁合金,作为地球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拥有比强度高、导电性强、电磁屏蔽性好等优点,在航天领域的使用上具有先天的优势。为了实现减重的目的,我们熟知的神州、天宫、嫦娥等系列航天器中,均大量使用镁合金。但镁合金化学性质活泼,耐蚀性差,甚至在地面存放期间便会出现严重的腐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提高其耐腐蚀能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镁合金镀层具有防腐、导电、电磁屏蔽等多功能性,在天宫、嫦娥等多个型号的航天器上使用。

“嫦娥”的奔月成功只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阶段性胜利,宇宙中仍有无数未知的奥秘等待着人类去揭晓。让我们携手并进,砥砺前行,一步一步追寻属于我们的“太空梦”。

1概括说明“嫦娥”奔月的“烦恼”有哪些?

2为解决“嫦娥”奔月的“烦恼”,科学家取得了哪些成果?

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主要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医护人员是特殊的耕耘者,始终奋战在第一线;在成长过程中,家长,老师也是耕耘者,帮助我们走向成熟;在学习之路上,你也是勤奋的耕耘者,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断努力……

请以“美在耕耘”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认真,卷面整洁;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