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关于新闻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一篇消息(新闻),通常包含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有的还包含背景、结语。

B. 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C. 新闻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因此写新闻只能用记叙手法,不能用议论手法。

D. 新闻除了“用事实说话”外,还有“报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扼要”的特点。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隽刻   淡)   防() 长途跋

B.不缀   针jiū)   恶(zēng) 锐不可dāng

C.教诲   琐xiè)   订(qiān) 纷纷退(kuì

D.劳禄   守()   震sǒng) 眼花乱(liáo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经济能否实现“稳中有进”,能否实现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实体经济二次振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

B.食用巧克力虽然能够激发大脑的工作速度和记忆力,而且每周至少食用一次巧克力可以改善大脑的认知能力。

C.环境保护部要求各督查组再接再厉,继续保持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和浩然的正气,加大进一步督查力度。

D.利用微信平台随时发现并记录问题,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绿(yóu)   (zhuài)     唐(tuí)

B. (dí)     踌(chú)   枝(qiú)

C. 妒(jí)     举(zhù)   跚(mǎn)

D. (jiè)     箴言(xián)   乱(wěn)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雨晴

王驾[唐]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在邻家。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到雨前初见花蕊和雨后花朵全无,可见这一场雨下得又大又久,好端端的春*,被这场雨给闹杀了。

B.第一、二句扣住象征春*的“花”字来写春景,通过对比、映衬,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C.第三、四句从侧面写出邻家院内春*一点都没有受到这场春雨的影响,引得蜂蝶都飞过墙到他们家院里采蜜去了。

D.第四句表达了诗人在特别情境下的独特感受,他由“蜂蝶过墙”产生联想,怀疑“春*在邻家”,惜春之情尤甚。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诗经》) 

(2)青山横北郭,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欲济无舟楫,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根据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战士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多个战士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1】选段真实地描述了________(填人物)________(填事件名称)的历史事件。

【2】纪实作品也具有文学性,具体说说上面选段的文学性体现在哪里。(任选一处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泡桐花开不寂寞

①好像在一夜之间,春天就来临了。以往很不在意的那株泡桐开花了,从窗口望去,开得十分张扬十分热闹。对面花园角落里的这株泡桐树,如撑开了一把白色的大伞,一嘟噜一嘟噜的泡桐花,像一串串用丝线串起的铃铛,像一只只白色的小喇叭,白色中有几许紫色,在迎春花尚未绽放的时候,在杜鹃花刚刚挂蕾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盛开了,好像是用一串串铃铛敲响春天的序曲,好像是用一只只小喇叭吹响春日的欢乐。

②在百花丛中,泡桐的花大概是很不起眼的。漫步唐诗、宋词文苑,有吟咏牡丹、樱花、郁金香的,有礼赞菊花、海棠、栀子花的,有赋诗腊梅、君子兰、水仙花的,有讴歌荷花、睡莲、茉莉花的,就连草儿也有诗人歌吟——含羞草、薰衣草、金鱼草……就是泡桐花几乎没有诗人问津。在百花家族中,泡桐花是很不令人瞩目的,她没有牡丹的贵族气,没有君子兰的优雅风,没有郁金香的姹紫嫣红,没有茉莉花的暗香涌动。泡桐花属于百花中的平民女子,不搔首弄姿,不羽扇纶巾,不摇曳多姿,不环珮叮当,她只是如伫立池塘边一块普通的石头,她只是像绽开在山野间一丛朴素的芦苇,普普通通,朴朴实实,踏青赏春者不会拜会她,花前月下者不会依恋她。

③泡桐属于繁殖易、生长快的落叶乔木,“三年成林,五年成材”,其材质好、用途多,成为许多地方扩大绿化的首选植物。泡桐花还可以入药,常被用于祛风散热,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当年焦裕禄带头在兰考栽种了一千多平方公里的泡桐树,改变了兰考的地貌和生态,也成为兰考经济作物的重要来源。如今,每年春天,兰考的泡桐花开了,紫莹莹的,绵延不绝。

④以往曾经向往这样的境界:懒懒地坐在沙发上,品一口新茶翻几页闲书……现在这种清净与闲适境界都已实现了。然而长期的足不出户,没有了与友朋的交往,没有了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内心便涌动着难以名状的寂寞感。初春的太阳升起,初春的花香飘来,便如同心湖里被投入了一块碎石,寂寞的涟漪便一圈圈一阵阵地漾开了。

⑤昨夜下了一夜的雨,从窗前望去,对面花园那株泡桐花开得更盛了。我推开门拾阶下楼,独自来到花园角落上的泡桐树前,一树泡桐花经过春雨的洗礼,更加繁茂更加清新更加滋润,在金钟般的花骨朵上,紫色就更加分明,遗留的几滴露珠在阳光下如珠似玉。高大的泡桐树下,掉落了一地的泡桐花花瓣。徘徊在泡桐树下,泡桐花的香气隐隐约约,像谁用一管羽毛撩披你的心扉,内心就痒痒的、酥酥的、柔柔的。

⑥篱笆上的几枝迎春花已经绽开了猩黄的花,池塘畔的一丛杜鹃也绽开了几朵猩红的笑靥。这株泡桐无论有没有人关注,无论有没有人欣赏,它总是悄悄地开花、静静地绽放,既不想炫耀什么,也不想获取什么,绽放成为其生命历程中的一个步骤,绽放成为其冬去春来的一种告示。

⑦望着满树的花朵,看着满地的落英,我突然想到,泡桐树年复一年就这样默默地生长:春来悄悄地绽放一树甜香,夏来默默地滋生一树阴凉;少时默默站成一道风景,壮时任人裁锯成材。或许很多人就像这不被人瞩目的泡桐花一样,默默地生长,悄悄地绽放,只有在人们特意关注时才会发现它的重要。诸多平时默默无闻的白衣天使,在人类遭遇到疫病的侵袭时挺身而出,无私无畏,兢兢业业,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赞赏,他们不就像泡桐花吗?

(文章有改动)

【1】下面对本文题目“泡桐花开不寂寞”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泡桐花开时,有篱笆上绽开的迎春花,池塘畔绽放的杜鹃花相伴,所以泡桐花开不寂寞。

B.泡桐花开不为被人欣赏,不为获取什么,开花是它要完成的一个生命步骤,开花也实现了它的生命价值,所以不会寂寞。

C.泡桐花开排遣了“我”这个赏花人长期足不出户产生的寂寞心绪,让“我”心神得到安慰。

D.“泡桐花开不寂寞”喻指生活中许多像泡桐花一样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即使不被关注也不会感到寂寞。

【2】第①②段写出了泡桐花的特点。

【3】赏析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

徘徊在泡桐树下,泡桐花的香气隐隐约约,像谁用一管羽毛撩披你的心扉,内心就痒痒的、酥酥的、柔柔的。

【4】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由泡桐花想到了白衣天使,你会想到哪些人呢?请举一例,仿照本段画线句子,加以表述。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材料,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花是有脚的,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上,有的开在胸前发梢……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上,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