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有关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毛泽东是具有典型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任先青抓住这两个特点,在《诗人 领袖》中巧妙地刻画了领袖形象,赞颂了毛泽东的丰功伟绩。

B.《始终眷恋着祖国》以时间的先后顺序及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两条线索贯穿全文,深刻地表现了钱学森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C.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写的《背影》一文别开生面地描写了依依惜别的父子之情。

D.《过零丁洋》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述说了朝廷和个人的命运,诗歌前六句高亢振奋,后两句悲苦欲绝,表达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精神。

2、下面黑体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dì   利(xī ǎo) 悴(jiāo)

B.(diàn)   谷(yáng) 首(jī   责(jié

C.(jǐ   户(qǐ 名(nì   (yì

D.赋诗(shāng)   (lún)   吟(shēng)   屏障(píng)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我校“驰目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

B.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C.即将举行的校运会,不仅是厦外的体育盛会,也是厦外思明校区的体育盛会。

D.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区和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嘲笑       皎洁          惊心动魂            人情世故

B.踊跃       殆慢          目空一切            草长鹰飞

C.辐射       蓦然          消声匿迹            张灯结采

D.抗奋       恬静          周而覆始            海枯石烂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你所在的小组负责制作班级本周的黑板报,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1】小彬同学抄写下面这首词的上阕时,忘记加标点,请你帮助添加,并且把上阕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小华同学需要选取其他作品与上面这首词组成一个版块,你认为以下哪首最合适(     

A.《泊秦淮》(杜牧)

B.《游山西村》(陆游)

C.《夜雨寄北》(李商隐)

D.《使至塞上》(王维)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选文内容依次默写。

蒹葭(节选)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节选自《昆虫记》的片段,写出其中表现出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

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将它放在门外的梧桐树下。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

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

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发生影响。

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智能机器会超越人类吗?

①智能机器真的有可能超越人类吗?2016年3月15日,围棋“人机大战”第五场,“阿尔法围棋”以四比一的比分击败世界顶尖围棋高手九段李世石,这更激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②的确,如果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预算,人脑的确赶不上人工智能。无论是国际象棋还是国棋,都是可以完全程序化的一种运动,如果我们问“阿尔法”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赢了比赛开心吗?”它就不能像人一样笑着回答,因为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不能解答任何程序设计范围之外的问题。

③现有机器和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人有智能,而现有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严格地讲,智能机器人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显然,执行指令与处理信息有着本质的不同。

④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研究智能机器的专家也要懂得神经科学,以便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构造来建造仿生智能机器。当然,要制造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人脑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复杂,最神奇的“自动化机器”。人脑拥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而每一个神经细胞都有数个个突触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神经细胞通过这些突触相互交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大约有1000万亿个突触,到了成年大概稳定在100万亿个。

也就是说,仿生机器人需要拥有1000万亿个可以独立运算的处理器,并具有100万亿个信息中转器。无论是制造原件还是整合这些元件,都是一个似乎难以完成的任务。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处理器及信息中转机要制成不同的类型。要完成仿生机器人的制造,需要最先进的纳米技术,才能把每个处理器做的像神经细胞那么小,它还需要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对仿生机器人各个器件排列顺序的编程。

⑥因为世界上并不缺人,缺的是比人类某些性能更先进的机器。因此,科学家认为,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样仅仅需要模仿某个脑区就可以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并可以强化某些功能,制造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电脑。

【1】阅读全文,说说智能机器人与人有哪些区别。

【2】“人脑是世界上已知的复杂,神奇的‘自动化机器’”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题目一:渴望得到

题目二:那是一个好地方

要求:(1)若选题目一,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前面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3)要有真情实感,卷面干净整洁,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